一名新聞記者赴湖北黃岡後,集中隔離的真實記錄

我的集中居住生活

【前情回顧】

2月17號上午八點半,文登支援湖北黃岡市團風縣217.1萬元的物資啟程運輸。我有幸成為支援運輸隊隊員之一,跟隨支援車隊48小時往返2800公里,跑了趟湖北黃岡市團風縣。19號清晨三點半,我在結束採訪後,又跟著車隊馬不停蹄地回到了文登。我們一行10個人一刻也沒耽擱,馬上主動跑到提前聯繫好的湯泊溫泉集中居住觀察點,接受集中隔離。

【集中居住生活】

今天是2月25號,接受集中居住觀察已經7天了。這幾天並沒有出現發燒,身體指標自我感覺一切正常,該吃吃、該睡睡,昨天,我們們一行10人接受了咽拭子檢測,今天早晨醫生通知,結果全部為陰性。請領導、家人、朋友們放心。

沒有集中居住以前,我也和好多人一樣,認為集中居住“權當住酒店了!”。因為區委、區政府設置的兩處集中居住點設施和條件都不錯,一處是溫泉大酒店,另外一處也就是我所在的湯泊溫泉。住進來以後,確實有些觀感心得,是沒住進來的時候完全想不到的。集中居住到底是一種什麼感受呢?我來告訴大家……


一名新聞記者赴湖北黃岡後,集中隔離的真實記錄


一名新聞記者赴湖北黃岡後,集中隔離的真實記錄


這裡是一個由酒店改造而成的集中集中居住點,裡面充斥著消毒水的味道。一日三餐會有醫護人員送到房間外面的一個小桌子上,然後敲門提醒。這個時候我並不馬上起身開門拿飯,一般我都是稍等一會兒,聽到醫護人員走遠了,我再開門取。只所以要這樣做,是因為我覺得她們都很辛苦,自己儘量減少和她們近距離接觸的次數,別給醫護人員添麻煩。(注:每天房間裡產生的垃圾也是同樣方法處理。)

先說說我們的一日三餐,這可能大家都很關心的。在集中居住點的伙食不錯。有葷有素有湯有水果,到現在已經是3天了,我沒有吃過重樣的飯菜。


房間內陳設齊全,有電視、有書桌、有床、有獨立衛生間,24小時熱水,還有速度不錯的無線網絡。有些室內物品顯然經過了特殊處理,比如房間內的毛巾、浴巾、一次性紙杯等。

知道我集中居住的消息後,儘管我在這裡衣食無憂,但單位和朋友們還是給我送來了不少的物資。幸虧我的房間裡有兩張床,其中一張沒有床墊,我就把它當成了我的倉庫。礦泉水、生活物資、水果等等都放在上面。每天睡覺,我就直接睡在倉庫邊上,感覺自己像個倉庫保管員。

再來說說集中居住點的醫護人員。雖然我不能面對面和她們接觸。但從門外每天嘈雜的忙碌聲中,我深切感受到她們的辛苦。住進來後不久,就有醫護人員打電話到房間,詢問姓名、年齡、戶籍地、居住地、離開湖北的時間等詳細信息,然後告知我每天上午八點、下午兩點要兩次自測體溫,測完後打電話報給醫護人員,有任何身體不適都要及時上報。最難能可貴的是,醫護人員不但保障了我們的健康,還是我們集中居住者的“搬運工”。每當有人來送物資的時候,卻因為我們不能離開房間,醫護人員就不厭其煩的為我們搬運。大家都很感激醫護人員為我們的付出。隔離的僅是疫情,傳遞的卻是真情。


最後和大家說說我在集中居住期間的日常。每天早晨六點鐘起床,之後用消毒液收拾房間衛生。早飯後,開始發揮自己目前僅有的一點價值。因為我在單位主要從事外宣工作,集中居住期間,我利用筆記本電腦改寫、調整前一天的本臺播發的新聞,然後根據稿件的內容上傳到山東電視臺和山東人民廣播電臺的不同的新聞欄目中,爭取在上級臺多發稿,把我們文登的各項亮點工作宣傳出去。處理完這些大半上午也就過去了,之後我會做半小時的室內運動,來增強自己的抵抗力。下午的時間,還要做一次運動,之後會看一會兒電視或上網,瞭解當天的疫情形勢,和一起集中居住的志願隊員們聊聊天,相互安慰。:)

集中居住,其實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個人的心態調整,我個人覺得關鍵是要接受自己身份的轉變。在集中居住之前,大家都是健康人。現在被隔離了,身邊的一切都顯示,我必須把自身當做潛在的病毒攜帶者看待。疑病從有,這樣對自己好,對整個疫情防控也有利。

【集中居住感受】

作為一名記者,我常常在出現新聞事件的現場,是文登很多重大事件的見證者和記錄者。而這一次疫情,我是一名親歷者,經歷著,也感動著。

通過集中居住的這幾天,快節奏高強度的工作突然被無盡的安靜替代,在經歷過心態的自我調整之後,我深深感受到了疫情防控中的文登溫暖和中國力量。

從大年初三開始,我和同事們便結束了春節假期,全員上崗投入到疫情防控的宣傳報道中。我們的記者大部分是剛踏上工作崗位不久的90後,95後,為了讓公眾更及及時準確瞭解我區的疫情防控情況,他們每人每天都是兩三個採訪任務以上的超負荷工作,採訪環境往往是疫情防控的高危地帶,但他們毫無畏懼,沒有一個人請過一天假。這些在他們父母眼中還是孩子的年輕人,在大疫面前,展現出了新一代新聞人的責任與擔當。

一線記者採訪了大量的疫情防控素材,節目後期製作、新媒體編輯、電臺、報紙等部門的同事們也加班加點把區委、區政府的安排部署以及疫情防控中湧現出的感人事蹟通過電視、報紙和電波及時對外播發。我們每一個媒體人都在中心黨委的領導下,堅守各自的崗位,盡全力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心無旁騖、準確發聲,為打贏這場阻擊戰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輿論支持和思想保證。

不但是我們媒體人,疫情襲來,在區委、區政府統一指揮下,我區各級各部門數不清的黨員和機關幹部都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築起了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這其中,有毫無畏懼毅然逆行的白衣天使,有挺立風雪一絲不苟的卡點人員,有一腔熱血充滿愛心的志願者們,有保障供應不惜勞苦的商超員工,更有服從指揮減少外出的基層群眾……

忘不了電視鏡頭中主要領導那佈滿血絲的雙眼,忘不了風雪嚴寒中卡點執勤人員堅強的背影,更忘不了全區企業和市民捐款捐物的拳拳愛心……我想,這就是困難面前展現出來的文登溫度,千百個這種溫度匯聚起來就組成了我們疫情防控的中國力量。

冬天來了,春天就不會遠。每天聞著窗外越來越濃烈的春的氣息。我深信有各級黨委、政府強有力的領導指揮,有醫護人員忘我奉獻,有卡點人員堅守崗位,有廣大群眾科學應對,咱們文登乃至全省全國勢必會贏得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最終勝利。

集中居住期間,隨心寫了一首七言律詩,望與大家共勉。


七律·庚子年戰瘟赴鄂隔離有懷

寒風妖浪壓江城,楚水巴山瘟自生。

天使丹心扶疾去,藍天勇士起三更。

馳援父老傾全力,救助同胞不作聲。

重任擔當雷火散,神州春暖始鵬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