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焦記憶|平遙民兵團首戰石會村

太焦鐵路沿線共有51座車站,其中許多屬於“一閃而過”的四等小站。經過榆社縣境內的石會村,設有石會火車站,當年為建站,曾經有多支民兵團角逐石會村。平遙縣民兵團首戰石會,後來陸續有壽陽民兵團、臨縣民兵團、和順民兵團等參戰。

石會村周邊多山,蒼老的山體上少有植被,顯得瘦骨嶙峋。

四周山上大石如牛似駝,有的臥似長龍,有的坐若頑猴,有的立如巨猿。這裡路是石板鋪的,牆是石條砌的,梯田的堰都是石塊壘的,就連不少村民家的屋頂,也鋪著薄薄的石片。

這是一個石頭構成的世界,但村名卻另有一番來歷。

石會,源於後趙開國皇帝石勒,當年石勒帶領八賦嶺的寨主張背督歸安朝廷,全寨之人免受兵戈之苦,張背督為感念石勒再造之恩,特改名石會,石會村由此得名。古時為“潞州北走晉陽之要道”,幾百年來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昔日,這裡關隘林立,城垣高懸,常見兩軍對壘,廝殺征戰。經過一千多年城市道路的遷徙演變,歲月之手早把這一切封在了地方誌的記載裡,曾經顯赫的古戰場,退化成了信息閉塞、交通不便的貧困村落。


太焦記憶|平遙民兵團首戰石會村


鐵三局職工劉元生憶起當時修築“3202”工程在石會村駐紮的情景時,這樣描述到:

“石會村建在山坡上,村裡沒有筆直的道路,也沒有一排排的房屋,一家一戶,星羅棋佈,點緩分散在上下不同的幾層山坡上。這裡只有一條山路可以進出大山,有的村民一輩子也沒出過山,離這裡最近的村子也有二十里遠,交通十分不便。村裡有個小賣部,也沒有多少貨。”

要想富,先修路,修路就要修鐵路,修建石會場站首當其衝。

平遙民兵團完成陽樂區段的施工任務後,立即轉戰石會區段,配合修建石會站場。原平遙民兵團政治處宣傳幹事冀有貴,回憶年輕時在石會場站參與施工的那段經歷,顯出了少有的激動:

“石會車站當時是太焦線上的一個重點工程,也是全線地勢最高的一個車站。站場佔用場地大,全長1130多米,需拓展較大區域。站場周邊橫跨7個山頭,6條深溝。上級交給我們的任務是:組織一次一百噸以上的大爆破,把周圍的7個山頭削掉,填到深溝險鱉裡。”

要把七個山頭的石頭、渣土填進深溝,必須進行定向爆破。

完成百噸以上大爆破,對於平遙民兵團來說可謂困難重重。一是大部分民兵對定向爆破的技術知之甚少;二是對大噸位的定向爆破從來沒有嘗試過,屬初步接觸;三是炸藥供應不及,百噸炸藥要靠民兵團自己炒制;四是對施工區段的地質、水文情況瞭解不多,這對開鑿炮位、安裝炸藥都是全新的考驗。

使命在肩,任務艱鉅。平遙民兵團立即進行全面部署,召開專題會議,分析存在“短板”,細化施工方案,提出行之有效的補強措施

簡陋的工棚裡,燈火通明。民兵們相圍而坐,情緒激昂的談打算、表決心。

有的對施工方案提出自己的見解,有的對人員組織、機具調配補充了意見。方案在一點一滴地完善,措施在一項一項地落地。

雨水已過,驚蟄臨近,報春的布穀鳥在山間叫了起來。

平遙民兵精心設計炮眼分佈,一改以往只在橫面開鑿炮眼的格局,每座山頭從橫到豎,多層面開挖八排炮眼。

艱苦的施工開始了。

“各排按照分工區域,開始戰鬥!”

一聲令下,各連立即行動起來。三個一組,五個一夥,繫好安全繩,迅即攀上山崖。“咚嗦咚嘛”,大鐵錘敲擊鋼釺的清脆的聲音,頓時在山間盪漾起來。

平遙老民兵冀有貴,回顧當時的情景,思緒如同鐵錘敲擊鋼針一樣,富有節奏:“一錘下去,鋼釺彈起老高,卻只落下一星點的石未細粉。打了半上午,鋼釺就都磨禿了,只打進去幾公分。二排長侯以榮看到民兵們有些洩氣,鼓勵大家,鋼釺磨禿怕什麼?磨禿了我們可以再把它錐尖,怕的是我們思想被磨禿。只要我們思想堅定,就沒有闖不過去的難關!”

一根根鋼釺,一把把大錘,再次向山崖發起了攻擊。二排長侯以榮帶著十幾個民兵,身掛懸崖,腳踩雲帶,向著“虎口”狠鑿猛打。一個個膀大腰圓的年輕人,搶錘錘生風,打釺釺迸火,錘錘足有百斤重。十幾磅的大錘,一口氣不歇就是幾百下。堅硬的頑石,在民兵們的手下一塊塊地震裂了,屈服了。

滾燙的汗水在滴滴穿石,彎曲的炮洞在節節延伸。

民兵們每天在工地的活計,用最簡單的兩句話概括就是:打眼放炮、出渣進料。

風鑽的突突聲,迴盪在溝壑縱橫的太行山裡。


太焦記憶|平遙民兵團首戰石會村


為了少出渣,少回填,他們不打大導洞,專打小導洞。狹窄的導洞,只有一米見方,直不起腰來,民兵們就坐著、跪著繼續打錘,爬著出渣。隨著導洞的加深,裡面黑咕隆咚,民兵們為了加快進度,紛紛拿來自己的手電筒照明,有的採來松枝點著。節骨眼上,鐵三局工程段從別的工段給石會站場擠出了三臺空壓機和十幾颱風鑽,更加激發了民兵們的幹勁。狹窄的導洞內,大家相互配合,一人兩腳緊蹬洞壁,另一人靠在背上,緊緊擦著鑽把。“突突突”,風鑽急不可耐地吼叫了起來。

一號洞內,平遙一排長趙秉元帶著民兵連續四個班不下火線,餓了,就讓其他人擋來些乾糧;渴了,喝幾口山根下滲下來的山泉水;困了,靠著洞壁打個盹。連續苦戰四十多天,開鑿炮洞21個,開挖藥室51個,導洞總延長八百多米。每座山頭從橫到豎,被鑿得千瘡百孔。

裝藥、回填,填裝炸藥達162噸。

定向爆破開始。只聽得驚天動地一陣轟響,爆炸的衝擊波震得山崖都發了“抖”,數萬方土石隨著爆炸的氣流“飛”到了預想的溝裡。準確、無誤、零事故,八連民兵以優異戰果受到團黨委表彰獎勵。

平遙民兵團決戰石會的同時,壽陽民兵團也由陽樂轉場到了石會。

手起錘落,聲震山谷。每次爆破結束,民兵們馬上攀上山崖開鑿巖石。陡峭的山崖上,民兵們繫著纜繩作業,胳膊震瘦了,虎口流血了,沒有人叫一聲苦。鑿下來的大塊石頭從崖上直滾崖下,“轟隆隆”的石擊聲不絕於耳。當時的工地上,流傳著這樣一段順口溜:

壽陽連,好榜樣,

越是艱難越敢上,

腰繫纜繩掩石頭,

心紅志堅硬如鋼,

為了工程早日完,

困難面前當闖將!

開山採石極為艱苦,卻也時有樂趣。一天,民兵們開鑿崖石時,意外發現周邊石崖上,鑲嵌有許多大小不一、顏色深淺不等的石蛋,這些石蛋一半嵌入石壁,露出的一半則突兀在壁外。大的溜圓如籃球,小者橢圓似雞蛋。石“蛋”外表粗糙,呈青黃色。民兵們疑是文物,馬上彙報了民兵團領導。團黨委和鐵三局“革委會”高度重視,立即與榆社縣文物部門取得聯繫。經文物工作者調查,這一帶山上的石蛋是一種獨特的地質景觀,不屬文物範疇。但石蛋因何形成,卻也成了個謎。

在一個施工區段,往往同時要開闢多個施工點,需要多個民兵團連隊協作施工。平遙民兵團決戰石會的同時,臨縣民兵團在完成了津水河大橋三個橋墩的挖基、灌注、養護後,於1971年元月,轉戰“3202”石會施工工地。

毫無例外的開山、放炮。臨縣民兵早已做好了迎接困難的準備,但卡接受這樣的任務,有的民兵一時還有些不適應。二連二排民兵張金文回憶了那段難忘的經歷:

“我們一到石會,承擔的任務是開山。我的老家山多,但都是土山,石頭很少,因此民兵們都不知如何幹。學著打錘、掌釺,難免出現失誤。一天,我和另一個民兵合作打炮眼,我把著鋼針,他打甩錘,一下沒看準,錘頭砸在我的手上,當時就砸破了,兩手都是血。連領導一看,說我廢了,不能在工地繼續幹了,我便回了老家。養了半個來月傷,手還沒好利索,工地上人手緊,連幹部又讓人叫我回去。就這樣,我第二次來到石會,不再打炮眼,而是改為裝炸藥。'1972年3月9日,山西省行政區劃發生變化。經省“革委會”批准,成立呂梁地區,晉中地區所屬的孝義、汾陽、文水、交城、中陽、離石、臨縣劃歸呂梁地區,所屬民兵團撤出“3202”築路工地。政策使然,在“3202”工地上奮戰了兩年半的臨縣民兵團民兵,依依不捨地告別了“3202”戰場,懦長返鄉。

石會區段溝壑奇多,特殊的地形地貌,決定了必須以鑿洞架橋貫穿群山。1973年7月18日,由鐵三局四處四段二隊擔負的石會一號隧道正式開工。

石會隧道處在連綿起伏、溝谷縱橫的群山之間,濁漳河自東北向西南蜿蜒流過。隧道進口由和順縣民兵團負責掘進,出口由昔陽縣民兵團負責開挖。

這座隧道通過的區段,為砂頁岩地質,洞內一條斷層與另一條斷層形成交錯,岩層裂隙異常活躍,地下水量豐富,局部成泥狀。由於滲水嚴重,塌方隱患多發,

開鑿了一百多米後,四處四段只得放棄另闢蹊徑,在同一截面的另一部位重新開鑿。

如果方向錯了,停下來就是前進。

至今,與石會一號隧道並行的斜坡上,尚留有當時廢棄掉的原一號隧道的施工遺址。他們一起看著、期待著每一趟列車的身影。

而新選隧道開鑿過程中遭遇的技術難題,有過之而無不及。

一天,正在緊張施工,和順縣民兵團負責挖掘渣石的工作面突然塌方,瞬間將作業面上一位不及反應的技術員掩埋在下面。距作業面不遠處負責清渣的五十多個民兵,不待帶班員發令,馬上衝到塌方處搶險。大家不約而同地用手搬,用肩扛,快速地扒拉著石頭、渣塊。很快,那個技術員的臉從渣石堆中露了出來。只見他被壓在一塊大石頭下面,痛苦地呻吟著。由於石頭太大,民兵們搬了幾次紋絲不動。馬上找來掩棍,合力將大石頭掩起,其他人連忙小心翼翼地將技術員拉了出來。技術員的大腿被砸斷,由於失血過多,救出後已無呼吸。

突發危險不時出現。又一天,四段二隊組織人員正在緊張施工,突地,從上導坑內突然湧出大量山水,施工人員還未反應過來,巨石、碎石形成的泥石流就傾洩而下。不到十餘分鐘,上導坑就被泥石流完全淹沒,下導坑的積水也深達一米多。幸虧施工人員當機立斷,毫不猶豫撤的快,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事後,立即有現場盯控施工的技術人員上前觀察導坑湧泥情況,不料屋漏偏逢連夜雨,又突發了塌方,瞬間,洞內地層急速下陷,拱頂排架整體下沉了近一米。連續塌方造成了多處橫樑斷裂,積水區域不斷擴大,最後達到五十多米。塌方沒有嚇倒施工人員。四處四段二隊黨支部立即召集駐隊專家和技術人員分析原因,研究對策。根據洞內地質變化情況,當機立斷採取了“穩、準、快”的應對辦法。

“穩”,就是支撐牢固,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實施了“材料固定、工具固定、機械設備固定、人員固定、跟班幹部固定”的“五固定”措施。

“準”就是通過排除地表水和洞內積水,消除洞內漏水和流泥塌塌,準確地摸清引起地層下沉的根源和壩方規律及現狀。

“快”就是爭分奪秒搶時間。無論是補拱、砌石,還是噴錨、灌漿,都力求在短時間內完成。

隧道拱部合攏施工正在緊張進行,突然頂上又塌了五、六米,渣石不時往下掉落。待掉塊稍停,在場的四處四段技術員丁元山馬上衝上去,站到拱部落石處,用水泥急速補拱,這真是在刀尖上起舞,下面遞料的民兵都為丁元山捏著一把冷汗。所幸憑著丁元山的沉著冷靜,果敢迅速,在其他施工人員配合下,很快便完成了局部補拱。

與石會一號隧道相距不遠的石會三號隧道,也遭遇了同樣的塌方考驗。

修築三號隧道時,已經使用上在當時來說較為先進的動力機械,但尚未完全脫卻人力。採用的是“步坦協同”戰術,數臺小型剷車在3號隧道內輪番上陣,民兵們配合將石塊、渣土利用礦用罐車推出洞外,施工效率比起築路初期切實提高了許多。

小型剷車助力,上下導坑進度變快了,可安設拱頂、加固洞壁等後部工序卻開始吃力跟不上了,這樣的脫節,在一次開挖中集中體現了出來一一隧道不慎發生毋塌。

已經掘進了三、四百米,卻突遇一個斷層,洞內裂隙水不斷增多。一天,施工人員立好排架正準備清渣,現場安全員突然聽到洞頂傳來輕微的異響,現場負責人敏銳地覺察到隧道有了異響,立即招呼施工人員:“大家快往外撤!”幾十人呼啦啦剛撤出洞外,只聽得“轟隆”一聲,洞內一下子就塌了下來,塌頂激起的氣浪讓站在隧道口的人們都感覺到一陣胸悶氣憋。儘管沒有人受傷,卻把施工人員都驚出了一身冷汗。過了十多分鐘,洞內恢復了平靜,仔細傾聽,確定再無異響後,施工人員小心翼翼進入隧道察看,好傢伙!坍塌直通至山頂,塌洞直徑足有3米多,高達30多米,從洞內就能望見山頂上藍藍的天空和幾朵發灰的雲彩。開鑿隧道貫通期塌的現象非常罕見,說明了此處地質條件複雜,內部結構特殊。這種罕見的現象引起晉中施工分指揮部高度重視。恰巧,蘭州鐵道學院的學員正在“3202”工地上見習。施工分指揮部、鐵三局四處四段與蘭州鐵道學院學員通力合作,詳細觀察、分析坍塌地段的地質情況,制定出合理可行的加固方案。塌方的消息傳回駐地,四處四段二隊炊事班的師傅聽說後,馬上收拾好炊具,立即趕到洞內,投入到了緊張的戰塌方施工中。技術人員、民兵連密切配合,迅速在隧道周邊的自然溝上游築壩截水,將洞頂上方的自然溝槽以漿砌片石鋪砌;逐段清理坍塌、架立排架,加固導坑立排架;對頁岩流泥地段用插背板、釘草袋的方式進行封堵;用混凝土預製塊填堵豁口,搶立側牆臨時支撐,加固塌方處所等措施,一起罕見的貫通塌方最終被勇敢的施工人員征服了。

利刃所向,一往無前!

曾參與石會三號隧道搶險的和順縣老民兵馮懷榮,說起當時的搶險經歷,就跟剛剛發生過一樣:

“隧道貫通塌方,塌下幾百方渣石,清理渣石的工作量很大。我們民兵爭時間,搶速度,連續七、八個小時在隧道內奮戰。那天,在隧道內搬運石頭時,一時不注意,掩棍被石頭別了一下,一下子打掉了我兩顆牙齒,嘴唇腫了好多天。”

(圖文源自報告文學《太焦記憶》作者:曹俊 編輯:鄧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