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焦记忆|平遥民兵团首战石会村

太焦铁路沿线共有51座车站,其中许多属于“一闪而过”的四等小站。经过榆社县境内的石会村,设有石会火车站,当年为建站,曾经有多支民兵团角逐石会村。平遥县民兵团首战石会,后来陆续有寿阳民兵团、临县民兵团、和顺民兵团等参战。

石会村周边多山,苍老的山体上少有植被,显得瘦骨嶙峋。

四周山上大石如牛似驼,有的卧似长龙,有的坐若顽猴,有的立如巨猿。这里路是石板铺的,墙是石条砌的,梯田的堰都是石块垒的,就连不少村民家的屋顶,也铺着薄薄的石片。

这是一个石头构成的世界,但村名却另有一番来历。

石会,源于后赵开国皇帝石勒,当年石勒带领八赋岭的寨主张背督归安朝廷,全寨之人免受兵戈之苦,张背督为感念石勒再造之恩,特改名石会,石会村由此得名。古时为“潞州北走晋阳之要道”,几百年来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昔日,这里关隘林立,城垣高悬,常见两军对垒,厮杀征战。经过一千多年城市道路的迁徙演变,岁月之手早把这一切封在了地方志的记载里,曾经显赫的古战场,退化成了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的贫困村落。


太焦记忆|平遥民兵团首战石会村


铁三局职工刘元生忆起当时修筑“3202”工程在石会村驻扎的情景时,这样描述到:

“石会村建在山坡上,村里没有笔直的道路,也没有一排排的房屋,一家一户,星罗棋布,点缓分散在上下不同的几层山坡上。这里只有一条山路可以进出大山,有的村民一辈子也没出过山,离这里最近的村子也有二十里远,交通十分不便。村里有个小卖部,也没有多少货。”

要想富,先修路,修路就要修铁路,修建石会场站首当其冲。

平遥民兵团完成阳乐区段的施工任务后,立即转战石会区段,配合修建石会站场。原平遥民兵团政治处宣传干事冀有贵,回忆年轻时在石会场站参与施工的那段经历,显出了少有的激动:

“石会车站当时是太焦线上的一个重点工程,也是全线地势最高的一个车站。站场占用场地大,全长1130多米,需拓展较大区域。站场周边横跨7个山头,6条深沟。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是:组织一次一百吨以上的大爆破,把周围的7个山头削掉,填到深沟险鳖里。”

要把七个山头的石头、渣土填进深沟,必须进行定向爆破。

完成百吨以上大爆破,对于平遥民兵团来说可谓困难重重。一是大部分民兵对定向爆破的技术知之甚少;二是对大吨位的定向爆破从来没有尝试过,属初步接触;三是炸药供应不及,百吨炸药要靠民兵团自己炒制;四是对施工区段的地质、水文情况了解不多,这对开凿炮位、安装炸药都是全新的考验。

使命在肩,任务艰巨。平遥民兵团立即进行全面部署,召开专题会议,分析存在“短板”,细化施工方案,提出行之有效的补强措施

简陋的工棚里,灯火通明。民兵们相围而坐,情绪激昂的谈打算、表决心。

有的对施工方案提出自己的见解,有的对人员组织、机具调配补充了意见。方案在一点一滴地完善,措施在一项一项地落地。

雨水已过,惊蛰临近,报春的布谷鸟在山间叫了起来。

平遥民兵精心设计炮眼分布,一改以往只在横面开凿炮眼的格局,每座山头从横到竖,多层面开挖八排炮眼。

艰苦的施工开始了。

“各排按照分工区域,开始战斗!”

一声令下,各连立即行动起来。三个一组,五个一伙,系好安全绳,迅即攀上山崖。“咚嗦咚嘛”,大铁锤敲击钢钎的清脆的声音,顿时在山间荡漾起来。

平遥老民兵冀有贵,回顾当时的情景,思绪如同铁锤敲击钢针一样,富有节奏:“一锤下去,钢钎弹起老高,却只落下一星点的石未细粉。打了半上午,钢钎就都磨秃了,只打进去几公分。二排长侯以荣看到民兵们有些泄气,鼓励大家,钢钎磨秃怕什么?磨秃了我们可以再把它锥尖,怕的是我们思想被磨秃。只要我们思想坚定,就没有闯不过去的难关!”

一根根钢钎,一把把大锤,再次向山崖发起了攻击。二排长侯以荣带着十几个民兵,身挂悬崖,脚踩云带,向着“虎口”狠凿猛打。一个个膀大腰圆的年轻人,抢锤锤生风,打钎钎迸火,锤锤足有百斤重。十几磅的大锤,一口气不歇就是几百下。坚硬的顽石,在民兵们的手下一块块地震裂了,屈服了。

滚烫的汗水在滴滴穿石,弯曲的炮洞在节节延伸。

民兵们每天在工地的活计,用最简单的两句话概括就是:打眼放炮、出渣进料。

风钻的突突声,回荡在沟壑纵横的太行山里。


太焦记忆|平遥民兵团首战石会村


为了少出渣,少回填,他们不打大导洞,专打小导洞。狭窄的导洞,只有一米见方,直不起腰来,民兵们就坐着、跪着继续打锤,爬着出渣。随着导洞的加深,里面黑咕隆咚,民兵们为了加快进度,纷纷拿来自己的手电筒照明,有的采来松枝点着。节骨眼上,铁三局工程段从别的工段给石会站场挤出了三台空压机和十几台风钻,更加激发了民兵们的干劲。狭窄的导洞内,大家相互配合,一人两脚紧蹬洞壁,另一人靠在背上,紧紧擦着钻把。“突突突”,风钻急不可耐地吼叫了起来。

一号洞内,平遥一排长赵秉元带着民兵连续四个班不下火线,饿了,就让其他人挡来些干粮;渴了,喝几口山根下渗下来的山泉水;困了,靠着洞壁打个盹。连续苦战四十多天,开凿炮洞21个,开挖药室51个,导洞总延长八百多米。每座山头从横到竖,被凿得千疮百孔。

装药、回填,填装炸药达162吨。

定向爆破开始。只听得惊天动地一阵轰响,爆炸的冲击波震得山崖都发了“抖”,数万方土石随着爆炸的气流“飞”到了预想的沟里。准确、无误、零事故,八连民兵以优异战果受到团党委表彰奖励。

平遥民兵团决战石会的同时,寿阳民兵团也由阳乐转场到了石会。

手起锤落,声震山谷。每次爆破结束,民兵们马上攀上山崖开凿岩石。陡峭的山崖上,民兵们系着缆绳作业,胳膊震瘦了,虎口流血了,没有人叫一声苦。凿下来的大块石头从崖上直滚崖下,“轰隆隆”的石击声不绝于耳。当时的工地上,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

寿阳连,好榜样,

越是艰难越敢上,

腰系缆绳掩石头,

心红志坚硬如钢,

为了工程早日完,

困难面前当闯将!

开山采石极为艰苦,却也时有乐趣。一天,民兵们开凿崖石时,意外发现周边石崖上,镶嵌有许多大小不一、颜色深浅不等的石蛋,这些石蛋一半嵌入石壁,露出的一半则突兀在壁外。大的溜圆如篮球,小者椭圆似鸡蛋。石“蛋”外表粗糙,呈青黄色。民兵们疑是文物,马上汇报了民兵团领导。团党委和铁三局“革委会”高度重视,立即与榆社县文物部门取得联系。经文物工作者调查,这一带山上的石蛋是一种独特的地质景观,不属文物范畴。但石蛋因何形成,却也成了个谜。

在一个施工区段,往往同时要开辟多个施工点,需要多个民兵团连队协作施工。平遥民兵团决战石会的同时,临县民兵团在完成了津水河大桥三个桥墩的挖基、灌注、养护后,于1971年元月,转战“3202”石会施工工地。

毫无例外的开山、放炮。临县民兵早已做好了迎接困难的准备,但卡接受这样的任务,有的民兵一时还有些不适应。二连二排民兵张金文回忆了那段难忘的经历:

“我们一到石会,承担的任务是开山。我的老家山多,但都是土山,石头很少,因此民兵们都不知如何干。学着打锤、掌钎,难免出现失误。一天,我和另一个民兵合作打炮眼,我把着钢针,他打甩锤,一下没看准,锤头砸在我的手上,当时就砸破了,两手都是血。连领导一看,说我废了,不能在工地继续干了,我便回了老家。养了半个来月伤,手还没好利索,工地上人手紧,连干部又让人叫我回去。就这样,我第二次来到石会,不再打炮眼,而是改为装炸药。'1972年3月9日,山西省行政区划发生变化。经省“革委会”批准,成立吕梁地区,晋中地区所属的孝义、汾阳、文水、交城、中阳、离石、临县划归吕梁地区,所属民兵团撤出“3202”筑路工地。政策使然,在“3202”工地上奋战了两年半的临县民兵团民兵,依依不舍地告别了“3202”战场,懦长返乡。

石会区段沟壑奇多,特殊的地形地貌,决定了必须以凿洞架桥贯穿群山。1973年7月18日,由铁三局四处四段二队担负的石会一号隧道正式开工。

石会隧道处在连绵起伏、沟谷纵横的群山之间,浊漳河自东北向西南蜿蜒流过。隧道进口由和顺县民兵团负责掘进,出口由昔阳县民兵团负责开挖。

这座隧道通过的区段,为砂页岩地质,洞内一条断层与另一条断层形成交错,岩层裂隙异常活跃,地下水量丰富,局部成泥状。由于渗水严重,塌方隐患多发,

开凿了一百多米后,四处四段只得放弃另辟蹊径,在同一截面的另一部位重新开凿。

如果方向错了,停下来就是前进。

至今,与石会一号隧道并行的斜坡上,尚留有当时废弃掉的原一号隧道的施工遗址。他们一起看着、期待着每一趟列车的身影。

而新选隧道开凿过程中遭遇的技术难题,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天,正在紧张施工,和顺县民兵团负责挖掘渣石的工作面突然塌方,瞬间将作业面上一位不及反应的技术员掩埋在下面。距作业面不远处负责清渣的五十多个民兵,不待带班员发令,马上冲到塌方处抢险。大家不约而同地用手搬,用肩扛,快速地扒拉着石头、渣块。很快,那个技术员的脸从渣石堆中露了出来。只见他被压在一块大石头下面,痛苦地呻吟着。由于石头太大,民兵们搬了几次纹丝不动。马上找来掩棍,合力将大石头掩起,其他人连忙小心翼翼地将技术员拉了出来。技术员的大腿被砸断,由于失血过多,救出后已无呼吸。

突发危险不时出现。又一天,四段二队组织人员正在紧张施工,突地,从上导坑内突然涌出大量山水,施工人员还未反应过来,巨石、碎石形成的泥石流就倾泄而下。不到十余分钟,上导坑就被泥石流完全淹没,下导坑的积水也深达一米多。幸亏施工人员当机立断,毫不犹豫撤的快,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事后,立即有现场盯控施工的技术人员上前观察导坑涌泥情况,不料屋漏偏逢连夜雨,又突发了塌方,瞬间,洞内地层急速下陷,拱顶排架整体下沉了近一米。连续塌方造成了多处横梁断裂,积水区域不断扩大,最后达到五十多米。塌方没有吓倒施工人员。四处四段二队党支部立即召集驻队专家和技术人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根据洞内地质变化情况,当机立断采取了“稳、准、快”的应对办法。

“稳”,就是支撑牢固,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实施了“材料固定、工具固定、机械设备固定、人员固定、跟班干部固定”的“五固定”措施。

“准”就是通过排除地表水和洞内积水,消除洞内漏水和流泥塌塌,准确地摸清引起地层下沉的根源和坝方规律及现状。

“快”就是争分夺秒抢时间。无论是补拱、砌石,还是喷锚、灌浆,都力求在短时间内完成。

隧道拱部合拢施工正在紧张进行,突然顶上又塌了五、六米,渣石不时往下掉落。待掉块稍停,在场的四处四段技术员丁元山马上冲上去,站到拱部落石处,用水泥急速补拱,这真是在刀尖上起舞,下面递料的民兵都为丁元山捏着一把冷汗。所幸凭着丁元山的沉着冷静,果敢迅速,在其他施工人员配合下,很快便完成了局部补拱。

与石会一号隧道相距不远的石会三号隧道,也遭遇了同样的塌方考验。

修筑三号隧道时,已经使用上在当时来说较为先进的动力机械,但尚未完全脱却人力。采用的是“步坦协同”战术,数台小型铲车在3号隧道内轮番上阵,民兵们配合将石块、渣土利用矿用罐车推出洞外,施工效率比起筑路初期切实提高了许多。

小型铲车助力,上下导坑进度变快了,可安设拱顶、加固洞壁等后部工序却开始吃力跟不上了,这样的脱节,在一次开挖中集中体现了出来一一隧道不慎发生毋塌。

已经掘进了三、四百米,却突遇一个断层,洞内裂隙水不断增多。一天,施工人员立好排架正准备清渣,现场安全员突然听到洞顶传来轻微的异响,现场负责人敏锐地觉察到隧道有了异响,立即招呼施工人员:“大家快往外撤!”几十人呼啦啦刚撤出洞外,只听得“轰隆”一声,洞内一下子就塌了下来,塌顶激起的气浪让站在隧道口的人们都感觉到一阵胸闷气憋。尽管没有人受伤,却把施工人员都惊出了一身冷汗。过了十多分钟,洞内恢复了平静,仔细倾听,确定再无异响后,施工人员小心翼翼进入隧道察看,好家伙!坍塌直通至山顶,塌洞直径足有3米多,高达30多米,从洞内就能望见山顶上蓝蓝的天空和几朵发灰的云彩。开凿隧道贯通期塌的现象非常罕见,说明了此处地质条件复杂,内部结构特殊。这种罕见的现象引起晋中施工分指挥部高度重视。恰巧,兰州铁道学院的学员正在“3202”工地上见习。施工分指挥部、铁三局四处四段与兰州铁道学院学员通力合作,详细观察、分析坍塌地段的地质情况,制定出合理可行的加固方案。塌方的消息传回驻地,四处四段二队炊事班的师傅听说后,马上收拾好炊具,立即赶到洞内,投入到了紧张的战塌方施工中。技术人员、民兵连密切配合,迅速在隧道周边的自然沟上游筑坝截水,将洞顶上方的自然沟槽以浆砌片石铺砌;逐段清理坍塌、架立排架,加固导坑立排架;对页岩流泥地段用插背板、钉草袋的方式进行封堵;用混凝土预制块填堵豁口,抢立侧墙临时支撑,加固塌方处所等措施,一起罕见的贯通塌方最终被勇敢的施工人员征服了。

利刃所向,一往无前!

曾参与石会三号隧道抢险的和顺县老民兵冯怀荣,说起当时的抢险经历,就跟刚刚发生过一样:

“隧道贯通塌方,塌下几百方渣石,清理渣石的工作量很大。我们民兵争时间,抢速度,连续七、八个小时在隧道内奋战。那天,在隧道内搬运石头时,一时不注意,掩棍被石头别了一下,一下子打掉了我两颗牙齿,嘴唇肿了好多天。”

(图文源自报告文学《太焦记忆》作者:曹俊 编辑:邓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