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自動駕駛亮相北京頻遭吐槽,滴滴為何還打算為它燒掉1萬億?


文|張琪

編輯|軟件課代表


在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上線的第一天,百度再一次成為了公眾和媒體的槽點。

10月11日晚9點,百度宣佈,即日起,百度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在北京全面開放,目前只在海淀、亦莊開放。乘客需前往海淀、亦莊的自動駕駛出租車站點乘車,無需預約,直接下單免費試乘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

除了開放地點的限制,呼叫方式、運營時間和服務人群也都有限制。目前,此業務只支持使用百度地圖打車呼叫或使用Apollo GO App呼叫,運營時間為週一到週日10:00-16:00,乘坐人需年滿18至60週歲,車內會有安全員隨時保障行車安全。

這是亮點,也是槽點。

原本以為無人駕駛,但還是有一個司機坐在駕駛座上,安全員還對復聯班主任表示,“無人車”變道偶有不流暢,曾出現過壓道情況。在面對並道、被插隊、後車超車、大型環衛車佔道時,“無人車”有時會急剎車或者急加速。乘客乘坐時偶有“頓挫感”,這時車中的AR也會提醒:“哎呀,剛剛剎急了。”


百度自動駕駛亮相北京頻遭吐槽,滴滴為何還打算為它燒掉1萬億?


如何信任自動駕駛?

在此前,百度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已在長沙、滄州開放運營。此次在北京開放服務,根據百度官微的內容,10月10日-11月6日期間用戶可免費預約試乘,成功乘車後還可以領取精美禮品一份。

百度宣佈北京全面開放自動駕駛出租車後,不少網友表示願意體驗一下,也有不少網友擔心安全問題。的確,近些年,自動駕駛汽車事故頻發,乘客受傷死亡比比皆是,且這些涉及到自動駕駛的案件,又更加難以判斷。

回溯2018年3月,發生在美國該州坦帕市的一起“優步自動駕駛”事故的致命車禍。後備安全員拉菲拉·瓦斯奎斯乘坐優步自動駕駛汽車,撞到一位推著自行車橫穿道路的女性,致其死亡。只是因為瓦斯奎斯低頭看手機,直到事故前半秒才抬頭髮現,但為時已晚。

因為優步公司要求安全員隨時介入,並用合同條款綁住了安全員的責任,因此此次事故,由安全員“背鍋”。事後,優步還開除了100多個安全員,以再次撇清此次事故和公司,和技術的的相關問題。

此案雖是法律問題,但自動駕駛汽車涉及到技術、科學、社會倫理等問題,很難判斷誰負主要責任,更無法準確判斷出自動駕駛背後的公司,需要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受害者只能淪為了這一難解問題的祭品。

時隔兩年,百度推出的自動駕駛出租車又有哪些關於安全方面的保障?

根據《Apollo智能交通白皮書》的內容,截至2019年底,百度自動駕駛全球專利申請超過1800項,位列中國第一。測試里程總計超過300萬公里,其中,在美國測試里程為10.33萬英里,在北京的測試里程為89.39萬公里。

況且,北京不是百度自動駕駛出租車的首次運營城市,此前就已在長沙、滄州開放運營。截至2019年12月底,長沙累計實現一萬次以上的安全載客出行。除此之外,還在中國獲得了最高級的T4牌照。

據Apollo官網介紹,Robotaxi具備應對城市各類複雜場景的自動駕駛能力,自動駕駛級別為L4,在自動駕駛過程中具備360°視野,探測距離為240米,實時控制延遲小於100ms。根據測試的內容要求,高速道路與快速路評估車輛速度限制在100km/h以下,其他道路評估車輛速度限制在 60km/h以下。評估內容包括車輛的認知與交通法規遵守能力、執行能力、應急處置與人工介入能力、綜合駕駛能力等。


人少車更少,願意付費嗎?

值得注意的是,在試乘完成後,百度會向乘客提問:“你是否接受付費?”

從人群和時間方面來說,乘坐人需年滿18至60週歲,運營時間為週一到週日10:00-16:00,法定節假日除外,這也準確避開了上班人群的空閒時間。再者,亦莊通州一帶相對北京其他地方而言,發展一般,人流量少。

除此之外,“叫車難”也是百度自動駕駛車輛目前棘手的問題。10月13日上午,復聯班主任在亦莊的6個運營點打車,都多次打車失敗,無車接單。對此,百度客服表示“可能是車輛較少”。

滴滴自動駕駛公司CTO韋峻曾談過對自動駕駛車的看法,“真正的無人駕駛在兩三年內大規模的商業應用還是有難度的”,不管是技術的突破,還是商業、政策法規的突破,都還是有難度的。小馬智行首席技術官樓天城也曾公開表示,當前自動駕駛企業還沒有跨過“無人化”和“規模化量產”的門檻,在真正的產品面世之前,自動駕駛公司一直處於“測試”階段。


百度自動駕駛亮相北京頻遭吐槽,滴滴為何還打算為它燒掉1萬億?


5年商業化,10年1萬億?

就在一個月前,9月15日的百度2020世界大會上,百度CEO李彥宏表示,"5年內無人駕駛會進入商業化階段。"

瞄準無人駕駛的,不只是百度。近幾年,隨著科技的發展,和大眾生活水平的提高,自動駕駛技術一直處於待完善的狀態,自動駕駛的技術一直在精進。自動駕駛汽車涉及科技較多,相關產業鏈上的巨頭基本上都已有佈局。除了百度,滴滴、華為等巨頭企業近兩年都在內測自動駕駛服務。不久前,華為發佈自動駕駛解決方案AND,也宣佈了華為想來此領域“分一杯羹”的計劃。

今年6月,滴滴無人駕駛車輛在上海上線,當時雖是上海的雨季,但無人駕駛車依然平穩的完成了多筆訂單,彰顯出滴滴無人駕駛車的諸多優點。對於滴滴自動駕駛駕駛是否能替代人類駕駛員的問題,滴滴自動駕駛COO孟醒表示,自動駕駛無法代替人類駕駛員的關懷與溫情,有溫度的優質司機永遠不會消失。並且,根據目前自動駕駛的技術,很多道路並不適合自動駕駛車輛行駛,也不能保障為客戶提供優質的、個性化的服務。

孟醒曾表示,會在2030年之前部署100萬輛自動駕駛網約車,到時候,滴滴的無人駕駛車輛再次上線到全國範圍。

據瞭解,目前改造一輛自動駕駛汽車,大概需要100萬的成本。2030年滴滴的目標是100萬輛汽車,也就是說,生產成本不降低的情況下,滴滴至少需要1萬億的融資,作為其自動駕駛車輛的投入。如此"燒錢"的行業,互聯網巨頭都擠破了頭要加入,這一項項氣勢磅礴的工程,滴滴和百度,誰會是"費力不討好"的那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