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悲慘世界》:刻畫了冉阿讓悲慘的一生

#全民薦書人#

#閱讀的溫度#

在雨果眾多經典的作品當中,《悲慘世界》這部小說是歷時最久的一部小說,可以說足足用了20年的時間。這部作品主要描寫的是被壓迫階級的痛苦生活,深刻展現法國社會和政治生活的廣大畫面。

雨果《悲慘世界》:刻畫了冉阿讓悲慘的一生

主人公冉阿讓是一個失了業的勞動者,他為了養活姐姐和她的7個孩子,被迫偷竊了麵包,資產階級的法律殘酷的懲罰了他。他被判處他5個月苦役,幾次企圖逃跑都失敗了。後來,冉阿讓在監獄裡待了十九年。

被釋放以後,冉阿讓處處受到歧視,這讓他變得非常殘暴。經過感化之後,他改名馬德蘭,最後還當上了市長。馬德蘭關心勞動者的生活,做了不少社會改良工作。

雨果《悲慘世界》:刻畫了冉阿讓悲慘的一生

這時候有個叫芳汀的少女被流氓誘騙之後 ,又遺棄了他她。生活無依的少女就把只有三歲的私生女兒柯賽特養在鄉下一個小客店,而自己則來到馬德蘭住的廠裡當女工。

芳汀的身世被人知道以後,廠方就解僱了她。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最後只能淪為娼妓。董事長馬德蘭瞭解這一切的情況的時候,她已經生命垂危了。於是,馬德蘭答應一定照顧她的女兒珂賽特。

雨果《悲慘世界》:刻畫了冉阿讓悲慘的一生

這時候,警長沙特威懷疑市長馬德蘭就是當年的犯人冉阿讓。在各種設計之下,馬德蘭只能自首。後來,他又機智逃脫了。馬德蘭來到了客店,將受盡虐待的小珂賽特贖了出來,並把她當作自己的女兒撫養。

後來,他還是被沙威發現了,於是他便帶著珂賽特一路逃亡,躲進了一家修道院。在園丁的幫助下,他們安心的在修道院裡住了下來。後來爆發了巴黎起義,警長沙威被起義者抓住,馬德蘭並沒有趁機報復,而是原諒了他。沙威良心發現,最後慚愧的自殺了。

雨果《悲慘世界》:刻畫了冉阿讓悲慘的一生

在這次戰爭當中,冉阿讓冒著生命危險,救了一個叫馬呂斯的男爵。而這個時候,小珂賽特已經長大成人,那個男人愛上了她。但是馬呂斯在聽了冉阿讓一生的經歷之後,覺得他是一貫犯法的壞人,便離開了他們。

後來,他聽說了冉阿讓一生的苦難和善行有所悔悟,便決定回去看他。而這個時候,冉阿讓已經臥倒在床,奄奄一息了。

雨果《悲慘世界》:刻畫了冉阿讓悲慘的一生

小說通過冉阿讓的一生反映了19世紀30年代法國的社會生活,說明了在資本主義社會里不可避免的要出現貧窮和罪惡。雨果把法律的虛偽資產者的險惡,被壓迫者的苦難寫得驚心動魄,這不失為一篇偉大的佳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