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速遞:垓下之圍的真實性

司馬遷是公認的錄實史學家,他的《史記》被稱作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刻畫了許多有血有肉的人物,而項羽是我們最熟悉的。李清照詩云:“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但是我覺得,其實司馬遷的《史記》還是有許多值得推敲的地方的,比如《項羽本紀》中垓下突圍的片段。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流傳千古,使聽者悲傷。當時的項羽兵少食盡,被漢軍及諸侯兵重重包圍。在這種如此嚴峻的條件下,大難當頭,那個人會有閒情逸致將它記錄下來呢?就算記錄下來,到後來項羽戰敗,所帶士兵無一生還,就算這首歌被記錄下來,它又是怎麼流傳下來的呢?

當時的這場大戰,楚軍全軍覆沒,漢軍也受到重創。那麼這些如此精準的數據,如“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餘人”、“以五千騎追之”、“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等,是怎麼被記錄下來的呢?


文學速遞:垓下之圍的真實性


《史記》的史料來源於書籍、檔案、見聞和遊歷。大多數專家認為,司馬遷根據這些材料寫史記,所以他就是錄實史學家。那些書籍,見聞等,大多數都是經過了成千上萬張嘴才得以流傳,而受到最嚴重懷疑的事件,往往是那些記錄觀察人數最多的事件。因為事件經過流傳,會越來越變味,每一個記錄他的人都會不知不覺添加一點自己獨到的見解,包括寫書作者本人。最後記錄到書籍上或人們腦海中的,可能是完全顛覆的。

相遇是真實存在的,但他是否作了那首悲壯的歌,是否真的帶了那麼多士兵,我們無從得知。我們只能把史學著作當成是想象的產物。它們是對觀察有誤的事實所做的無根據的記述,並且混雜著一些對結果的思考與解析。當然,如果沒有這些史學著作,我們更加一無所知。我覺得,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很可能我們一句真相也沒有,但其實他們的真實生活對我們也無足輕重。打動我們的是神話中的英雄,而不是一時的真實英雄。


文學速遞:垓下之圍的真實性


在《垓下突圍》中,《垓下歌》可能是假的,帶的士兵數量可能也是虛構的。但這些虛構的事件卻為我們刻畫了一個有血有肉的項羽。在四面楚歌中,霸王別姬,垓下悲歌,這是一個男人對女人的純真纏綿的情感,英雄的兒女情長讓人心酸而又無可奈何。東城快戰,勇殺數將,言出必行,英雄的勇猛無比,精準作戰,最終卻因寡不敵眾而戰敗。嗚呼!“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英雄也很努力,但老天卻為他關上了窗戶。烏江邊上,愧見江東父老而自刎,寧死不屈讓我們看到了英雄內心知恥重義的一面,同時也讓我們對這個走投無路的末路英雄更加地尊重。

儘管司馬遷與項羽相距數百年,儘管司馬遷筆下的項羽有很多令人懷疑的不真實成分,但他筆下的項羽,卻是一個最立體的人物。他重情重義,有血有肉;他驚天地,泣鬼神。司馬遷留給了我們後世無限的精神財富,他筆下的英雄必將感動讀者千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