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安徽銅元珍稀品較多?少見的五大名版賞析

清代末年,銅價劇漲,民間毀制錢為銅現象日益嚴重,市面一度出現錢荒,為救民間錢荒,滿足市場需求。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兩廣總督李鴻章率先在廣東開鑄銅元,按幣面紀值不同分為兩大類:第一類與銀元換算有“每百枚換一圓"(十文)銅元,“每二百枚換一圓”(五文)銅元兩種;第二類與制錢換算有“每元換制錢十文"(十文)銅元一種。這兩種銅元鑄發後,商民樂用,市間暢行,各省紛紛仿鑄。(文中小程序都是安徽銅元的品相與競價參考,沒事可以戳一下了解)

為什麼安徽銅元珍稀品較多?少見的五大名版賞析

安慶造幣廠從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開鑄,至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北伐軍佔領安慶停鑄,前後二十四年斷斷續續鑄造有五文、十文、ニ十文三種面值的“安徽省造・光緒元寶”、“皖字・大清銅幣”、“中華民國(安徽銅幣)開國紀念”、“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及徐世昌、倪嗣沖等紀念章十多億枚。其中珍品、精品薈萃,在全國各鑄幣局中都首屈一指。

為什麼安徽銅元珍稀品較多?少見的五大名版賞析

1.孤品安微銅元:正面上為“中華民國”,下有“開國紀念”・中間有一實心花,珠內有“安徽銅幣”,兩側有“當十”二字。背面有“九星”圖案,實為十八星,外有九角星,內有九顆星、分別代表十八個漢人居住的省份,擁護武昌起義推翻清政府,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此幣為中華民國元年鑄造的開國紀念幣。屬中國銅元大十珍之三存世僅有一枚,為香港藏家珍藏。

為什麼安徽銅元珍稀品較多?少見的五大名版賞析

2.珍品安徽銅元:正面上為“安徽省造”,下有“每元當制錢十文”,中間有一方孔、珠圈內有“光緒元寶”四字。背面有一條水龍。此幣為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四月安徽銅元局試鑄幣,據有關資料記載,此幣存世僅二十枚左右(安徽省博物館藏有一枚),屬中國銅元小十珍之一,極為珍貴。

為什麼安徽銅元珍稀品較多?少見的五大名版賞析

3.精品安徽銅元:正面上為“安徽省造”,下有“毎元當制錢五文”,中間有滿文“寶皖”二字,珠圈內有“光緒元寶”。背面有一條坐龍圖案,此幣為安徽銅元局試鑄幣,雖有資料記載,試鑄的五文幣有7060枚,但中間為“寶皖”二字的極少見,較為珍貴。

為什麼安徽銅元珍稀品較多?少見的五大名版賞析

4.精品安徽銅元:正面上為“安徽撫提部院誠”,中間有一“獎”字,背面有一條坐龍。此幣為安徽巡撫誠勳上任後,專用作獎賞部屬而鑄造,雖近年錢幣刊物有多篇文章介紹此幣,但贗品較多,真品少見,較為珍貴。

為什麼安徽銅元珍稀品較多?少見的五大名版賞析

5.精品安徹銅元:正面上為“安徽省造”,下有“每元當制錢二十文”,中間有滿文“皖安”二字,珠圈內有“光緒元寶”,背面有一條坐龍。此幣為安徽銅元局試鑄幣,較稀少,頗珍貴。

為什麼安徽銅元珍稀品較多?少見的五大名版賞析

安徽銅元局轄屬安慶造幣廠,除鑄造有上述珍稀流通銅元外,安徽都督倪嗣沖上任後,還於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鑄造了正面為“倪嗣沖”頭像,背面為“安武軍紀念”及正面上為”中華民國九年”中有“倪嗣沖頭像(圖17-7),背面為“安慶造幣廠・徽章”的兩枚銅質紀念章,也較為珍貴。

為什麼安徽銅元珍稀品較多?少見的五大名版賞析

安武軍紀念

為什麼安徽銅元珍稀品較多?這與安慶造幣廠鑄幣歷史、鑄幣文化、鑄造工藝、技術有關。據(安慶市金融志)記載:“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年5月)四月,院省奉旨在安慶東門誠內成立安做銀元局,同時籌建安慶造幣廠,翌年三月十三日開鑄銀元”。又據(安慶金融志》引自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四月ニ十三日上海(申報)記載:“民國二年四月,皖都孫敏筠委吳藩為幣局(實為安徽銅元局)局長,並籌備重開銀元、銅元,以週轉市面”。

為什麼安徽銅元珍稀品較多?少見的五大名版賞析

再據(安慶錢幣)載:“吳到任後即派造幣廠廠長李國傑,專程赴上海購回原料銅1000噸,很快恢復了銅元生產”。這些資料都明確記載,雖然省直屬行政管理機構一安徽銀元局、安徴銅元局、安徽製造局幾次變更,但生產廠家一安慶造幣廠從1897年至1926年的二十九年間,雖然中間續停續鑄,但技術人員及局廠房屋,還有部分設備始終留存,這就為鑄造精美的安徽珍、精品銅元,奠定了歷史文化及工藝技術的基礎與技術骨幹的保障。(文章選自相關書籍圖片來源於《安慶錢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