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放的非洲“牛王國”——博茨瓦納

文/張東亮

豪放的非洲“牛王國”——博茨瓦納

記得來博茨瓦納之前,從博出差回國的同事拿出一大包牛肉乾在辦公室分享,並開玩笑說是博茨瓦納的特產。薄薄的黑紅色的極有韌性的肉片,爆發出濃郁的純正的牛肉香味,溢滿唇齒——這是和國內的牛肉截然不同的味道,彷彿可以感覺到這頭牛“生前”一定是飲食健康鍛鍊充分!同事不失時機恰到好處的“推介”:“博茨瓦納擁有世界上最棒的牛肉,那裡牛肉是可以放心生吃的。而且,博茨瓦納出產的牛肉有60%出口歐盟,是牛肉出口歐洲最多的國家。”接著,同事揚揚手中的牛肉乾:“這就是用生牛肉醃製風乾的……”自己居然在不知不覺中心甘情願地吃了生肉!眼前突然出現了叢林、茅草屋、篝火、穿著皮裙的男女,還有血淋淋的肉——餘味繞齒的博茨瓦納生牛肉乾把我帶進了原生態的純粹。這大概算是自己對博茨瓦納的最初印象。

豪放的非洲“牛王國”——博茨瓦納

看你富不富,數牛就知道

進入位於非洲南部的博茨瓦納,很快就會發現這個國家的風俗習慣是與牛聯繫在一起的。原來,總面積58萬平方公里的博茨瓦納,大部分屬熱帶草原性氣候,這裡雖然耕地不多,但擁有廣闊的草原,這為養牛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環境和條件。博茨瓦納的人口近170萬,約有80%的人直接或間接從事養牛業。該國約有240萬頭牛,最多的時候曾超過500萬頭。在非洲,博茨瓦納人均佔有牛的數量遠超其他國家,高居榜首。

在這個國家,一個人的財富同飼養的牛數是成正比的:牛越多,顯得越富有,其社會地位就越高。人們將自己的財富以牛的形式“儲存”起來,手中有了錢,往往不會存銀行,而是積攢起來買牛。缺錢花就賣幾頭牛。所以,上至部落大酋長及軍政高官,下至平民百姓,少者擁有幾頭或十幾頭牛,多者數百頭乃至上千頭牛。商行老闆、大企業主和那些高級官員擁有數千頭牛,在當地並不是一件令人奇怪的事情。飼養萬餘頭牛的農場主在這個國家為數不少。有人開玩笑說,在博茨瓦納,牛的“普及率”比手機更高。

住在城市的人基本都在農村有農場,在那裡養著牛。平時在城市工作,由親屬或僱人看管農場的牛。一到週末和節假日,便驅車到農場,放牧耕種,享受田園生活。返城時,常常會帶回滿滿一車農產品,自產自銷、自給自足,其樂無窮。在首都哈博羅內市,每到週末之際,一輛一輛的小汽車從機關大院或居民住宅區駛出來,經過市區,奔向郊外。車內或是一家人,或是單身漢,他們都是利用週末去牧場探視自己的牛群,其中不乏各級官員,甚至包括政府部長。

豪放的非洲“牛王國”——博茨瓦納

撞死牛比撞死人的懲罰更重

博茨瓦納人將週末同牛在一起度過視為人生最大樂趣和享受。來到牧場,天廣地闊,空氣清新,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全部財產一一牛,浮動眼前,使人產生一種異乎尋常的滿足感。說來非常有趣,博茨瓦納的牛似乎都性情溫順,放起牧來極其省心。只要有草有水,它們吃飽喝足後就在原地休息,一般不會走散,幾乎從未見到過這些散養的牛群后面跟著牧牛人。當地人說,這裡一般也不會有人偷牛或搶牛,而且,牛角上都掛著寫有主人姓名、地址、電話的小木牌,如果走失了也會有好心人打電話通知主人或者將牛送到主人的牧場。

但,博茨瓦納的牛也有“霸道”的一面。有時,在公路旁覓食的牛,也會“心血來潮”想到公路上當一回機動車。於是,就會出現嚴重的佔道和堵塞情況。當然,司機們反應都很迅速,而且禮讓。但牛脾氣上來,司機們使出渾身解數也無濟於事。於是,有某些喜歡睡在黑暗無燈的公路上的牛就在夢中喪了命。路邊的死牛通常不會有人清理或隨便撿走,直到牛主人出現進行處理。據說,在博茨瓦納撞死一頭牛比撞死一個人的懲罰還要嚴重。這大概與該國的法律體系有關吧。

在博茨瓦納,外來之人會切身感受到自己處在一個牛的世界裡。在哈博羅內的大街小巷,許多人的著裝上印著牛的圖案,商店裡許多商品以牛作商標,流通的貨幣上鑄有一頭公牛……總統府和議會大廈上方掛著的巨大國徽中央是醒目的牛頭像;駕車在馬路上行進時不時會被一群群膘肥體壯的牛擋住。

博茨瓦納的全國性節日很多,但最熱鬧的要數每年七月舉行的牛的展覽和評比活動的博覽會,屆時人山人海,牛山牛海,規格隆重。慶祝節日或者舉辦某項傳統儀式,博茨瓦納人要宰牛,擺“牛肉宴”。遇有盛大隆重的慶典,總要宰殺百多頭,號稱“百牛宴”。

豪放的非洲“牛王國”——博茨瓦納

豪爽的牛羊圈“野外”大餐

初到博茨瓦納鄉下,午飯時間意外地發現,這裡家家的小屋前都是“炊煙裊裊”,卻不見一個煙囪。走近一看,原來人家做飯,既不是在家裡,也不用灶臺,而是在門前的空地上搭起瓦罐、陶罐,燃起柴火做燉肉。不久前,我們參加博茨瓦納哈博羅內大酋長舉行的一個大型集會,現場領略了這種土得掉渣卻又別具特色的大餐。

露天“廚房”設在部落集會中心旁邊的“牛羊認領處”,說白了就是個大的牛羊圈,有50米見方,四周是圍牆。走進圍牆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堆堆新鮮的牛糞。見我們好奇,一位小夥子解釋說:“我們剛殺了一頭牛,是要做‘塞斯瓦’用的。你們知道‘塞斯瓦’嗎?”經他解釋才知道,這是博茨瓦納最典型的一種燉肉,講究把牛羊當天宰殺,然後燉上半天。等熟透的時候,肉自然變成了肉末或肉絲。“你們是在這裡殺的牛?”我們好奇地問。“是啊,用槍打的,割下頭,剝下皮,很容易。”我聽了,一絲寒意傳遍全身。

“你們好!”我們走到另一側,用土語和圍坐成一圈的四五個美女打招呼。她們面前是一張桌子,上面放著一大塊牛肉,怎麼也有100斤。這些人手裡都拿著一把小水果刀,正在不緊不慢地割肉,每一塊有小孩的巴掌大。

在這幾個女子背後,是好幾大盆“堅硬的稀粥”。這種主食被當地人稱作“巴巴”,是用玉米、高粱、小米麵熬成的,吃起來很有嚼頭。也許是為了方便,“巴巴”是事先熬好放在那的,到吃的時候再熱一下。

這時,從遠處走來兩個婦女,她們各拎著一桶水倒進盛肉的塑料桶中,簡單地洗過肉後撈出放進陶罐裡。我想起國內有些廚師用未經冷凍的鮮肉做菜時也是不洗,但在牛羊圈裡看到這一幕,我們還是忍不住犯嘀咕。此時,遠處已架起七八個火堆,能盛30到50斤肉的陶罐架在上面,裡面水已經燒開,白沫從蓋子的縫隙處滲出來。

燉好了牛肉香味撲鼻,儘管只放了些簡單的非洲佐料,吃起來卻鮮香無比,別有一番風味。看著幾十個人在牛羊圈裡做幾百人的飯菜,沒有帳篷,不炸不炒,這飯菜做得真是既美味又豪爽!

豪放的非洲“牛王國”——博茨瓦納

沒有牛就娶不到媳婦

從南非剛來到博茨瓦納時,我們都覺得眼前一亮,因為按照中國人的標準,博茨瓦納的女孩漂亮多了:她們高挑、苗條,小腿修長,眉眼清秀,脖子亭亭玉立,嘴唇也不是那種厚厚的翻嘴唇。博茨瓦納雖然是個小國,可是他們的姑娘在世界選美大賽上都獲過獎。有趣的是,當地流行這樣一句話:“在博茨瓦納,青年人沒有牛是娶不到媳婦的。”這恰當地反映出牛與民眾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訂婚時,男方會向女方送一定數量的牛作為聘禮;女方的父母也要送幾頭牛作為女兒的嫁妝。到正式舉行婚禮時,男方家宰殺幾頭牛,辦一場別具一格的“全牛宴”。按照當地流行的風俗,凡是有人家舉辦婚禮,四鄰好友便牽著一頭牛前來祝賀。前來祝賀的人越多,主人家會越高興,因為這樣一來就會收到更多的賀禮。

在農村地區,“牛肉婚宴”的地點一般選擇在部落村莊的廣場上,時間選擇某個吉利日子的下午開始。席間,主人給每一位來賓送上一隻盤子,裡面盛著撕成絲狀的牛肉,上面澆有帶著辣味的佐料,還有青豆和米飯等。眾人圍成一個一個圓圈,席地而坐,左手託著盤,右手抓著食物往嘴裡送,吃得津津有味。人們邊吃著牛肉,邊談論著那些感興趣的話題,不時地向新郎新娘說幾句表示祝福的熱情話。

主人發現客人盤中的食物快要吃完時,馬上又給添加一些。只要稍加註意就會發現,來賓手中的盤子裡,男性的是牛肉,女性的是牛雜碎。原來,這也是當地的一種習俗,至於為什麼要這樣做,就連許多當地人也說不清、道不明。夜間,無數的火把將婚宴現場照得通明,人們吃飽喝足後,新郎新娘邀請來賓們唱歌跳舞,婚禮儀式達到熱潮。當一個人引吭高歌時,眾人放開嗓門相和,身體晃動、動作粗獷的舞蹈震動大地;嗓音豪放、節奏歡快的歌聲響徹夜空。直到次日清晨,人們才盡興離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