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佈會 推進中醫藥融入國家傳染病防控體系

□ 本報記者 侯建斌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今天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了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中醫藥防控工作進展和成效。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仝小林介紹說,武漢疫情出現社區傳播後,中央指導組果斷決策,將中醫藥治療和干預納入“四早”內容,即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結合社區拉網排查,第一時間為集中隔離點的發熱、疑似病例,包括輕型、普通型病人及密接人群發放藥物。

仝小林說:“短期內給病人大面積發藥,用通治方來治療,取得較好效果。”

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校長王偉教授介紹說,清肺排毒湯是第一個發佈的向全社會推廣使用的處方。這個處方被納入第六版、第七版診療方案中,是目前唯一一個通治方劑,已經在全國28個省市廣泛使用,收到較好效果,成為這次防治新冠肺炎的重要手段。

王偉坦言,通過各項臨床觀察和初步的基礎研究表明,清肺排毒湯是適用於輕型、普通型、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通用方劑,具有速效、高效、安全的特點。王偉指出,清肺排毒湯是治療此次新冠肺炎的特效藥,歡迎國內外感興趣的研究學者,將這一方劑與其他治療方法做對比研究。

“在這次抗疫中,國家非常重視運用中醫藥,讓其參與重症及危重症的救治,組織專家制定三版重症、危重症的診療方案,並且推薦4個方劑和8箇中藥注射劑,在這次重症及危重症救治中均發揮了良好作用。”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黨委書記葉永安說,中醫藥的作用是減緩、阻止重症向危重症的轉化,促使危重症轉為普通症,從而提高治癒率、降低病死率。

葉永安說,中西醫聯手救治危重症大有可為。對於危重症,經過中西醫結合的綜合治療,能有效改善肺功能、糾正休克,改善患者的感染狀態,併為有些機械通氣的患者在拔管時提供了有利條件。

在此次抗擊疫情中,中醫藥科研攻關取得不少成績。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王琦介紹說,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攻關組專門成立中醫藥專班,設立包括臨床救治、機理研究、方藥篩選、體系建設4個組。

至於中醫藥的科研工作重點,王琦說,一方面,做好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臨床總結,為下一次應對突發傳染病作出規律性探索。同時,更新中西醫結合的診療方案,開展恢復期、康復期治療。

另一方面,對臨床救治有效的方案和方劑開展機理研究。在機理研究上,加快成藥性研究和臨床適應症研究。目前,藥監局已經加快對新冠肺炎有效中藥製劑的審批過程。對中藥的一些複方和中成藥進行嚴格篩選。

此外,推進中醫藥融入國家傳染病防控體系,做好一線支撐的信息化平臺建設。王琦說,中醫藥科研圍繞這些大方向不斷推進,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疾病防控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報北京4月17日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