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感嘆:“菜籃子”充足錢包“無需瘦身”

本報記者劉萌

“最近豬肉價格降了不少,疫情減輕我們也放心來逛菜市場。”北京市朝陽區某菜市場一位正在買肉的市民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外,菜市場商戶告訴記者,豬肉的價格從高峰期的每斤40元下降到最近的每斤25元左右。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菜籃子”、“米袋子”等供應是否充足,價格是否穩定,牽動著消費者的心和錢包。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整體好轉,畜牧業生產逐漸迴歸至正常運行軌道,生豬產能恢復狀況持續向好,從數據上看,能繁母豬存欄數、新生豬仔數和生豬存欄數都表現為明顯的增長。反映到終端價格上,以往的豬肉市場供求緊張問題得到大幅改善,價格自然連續回落。此外,今年以來,為保障豬肉供給、穩定豬肉價格,已經分批次投放了大規模的儲備豬肉,同樣改善了市場供給,並促使豬肉價格下降。

“隨著各行業復工復產的穩步推進,豬肉供應將繼續恢復,短期內價格重新衝高的可能性不大。不過,考慮到國人對豬肉需求的旺盛以及生豬從出生到出欄所需要的時間較長,預計二季度豬肉價格整體依然會停留在偏高水準,隨後會逐漸趨於下降。”付一夫說。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一級巡視員陳萍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近期疫情防控形勢好轉,我國農產品流通基本恢復正常,價格以穩中有跌為主,其中全國豬肉批發的周均價連續7周下跌。

商務部4月15日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4月6日至4月12日,全國食用農產品市場價格比前一週下降0.4%,連續7週迴落。

對於消費者關注的蔬菜價格,記者也進行了走訪。《證券日報》記者4月20日走訪北京幾家菜市場瞭解到,多數蔬菜價格從3月份逐漸回落,進入4月份繼續保持回落態勢。一位正在買菜的市民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之前來市場隨便買買就100多塊,現在一家五口每天葷素搭配估計六十塊錢就可以了。這家商戶的西蘭花很新鮮,而且比上週每斤便宜了1元;冬瓜0.8元一斤很划算。”在部分電商平臺,蔬菜水果等生活必需品價格也有所回落。例如,某生鮮APP顯示,近期胡蘿蔔從5.9元每斤下降到4.9元每斤;尖椒從每斤3元下降到每斤2.5元。此外,土豆、西蘭花、豆角等蔬菜都有不同程度的降價;還有部分菜品雖然沒有下調價格,但在商品明細處顯示“買一贈一”或“買二贈一”等。

“從後期走勢看,糧食庫存充足,生豬產能持續恢復,家禽生產形勢好轉,應季蔬菜上市量增加,農產品市場有望繼續保持總體穩定。”陳萍說。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劉莉華介紹,近期溫度總體偏高,氣象條件有利於蔬菜早發快長。本週蔬菜的收穫產量是875萬噸,比前一週增加了28萬噸,預計未來一個月蔬菜收穫產量是3400多萬噸,能夠滿足消費的需要。

陳萍表示,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以糧食和生豬為重點,進一步抓好農業生產,加強市場監測預警,做好產銷對接服務,切實保障農產品供應。

本文源自證券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