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季降溫,預防秋燥需要注意什麼?

秋高氣爽,涼風習習,氣候宜人的季節,天氣轉涼的同時也帶走了空氣中的大量水分,這種乾燥的氣候特點,就叫做“秋燥”。很多人常常會出現鼻腔乾燥、唇齒口感、經常咳嗽、喉嚨多痰、甚至是皮膚瘙癢、大便乾結等症狀,這很可能是著了“秋燥”的道。

傳統中醫講究順應時節,人類的作息要保持和自然的統一,才能強身健體;同時,中醫還提倡“治末病”,對付“秋燥”更應當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根據天氣的變化和自身的抵抗力情況,及時做好預防工作,遵循“燥則潤之”的原則來養生。


換季降溫,預防秋燥需要注意什麼?


一、秋季重在養肺

中醫認為“肺為嬌髒”,是說相對於其他臟器而言,肺更容易受到外界氣候因素的影響。

秋天氣候的主要特點是乾燥,空氣中缺少水分,而呼吸道由於受其影響也出現水分的缺失,據測算,人體皮膚每天蒸發的水分約在600毫升以上,從鼻腔呼出的水分也不下300毫升,為了及時補足這些損失,秋天每日至少要比其他季節多喝水500毫升以上,以保持肺臟與呼吸道的正常溼潤度。

此外,秋季氣溫下降,日曬大幅減少,很多病毒細菌也開始大量滋生,呼吸道“防禦”功能降低,外界細菌病毒乘虛而入,從而出現“秋燥”的呼吸道症狀。因此除了多飲水之外,人們更要注重日常衛生,及時去除積水、清潔衣物,每週用消毒水清洗一下地面,防止細菌蟎蟲大量繁殖,對呼吸道和肺部形成損傷。

換季降溫,預防秋燥需要注意什麼?


二、換季飲食原則:輕宣滋潤、生津止渴

秋天飲食調養應以輕宣滋潤、生津止渴為重。飲食以清淡為主,少吃過於油膩、辛辣之品,多吃粗糧和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的食物。

更具體地說,秋季應當多飲水、淡茶、豆漿以及牛奶等飲料外,溫燥可多吃銀耳、百合、葡萄、梨、荸薺、蘿蔔、人參、沙參、西洋參、百合、杏仁、川貝等宣肺化痰的食物;涼燥吃黑木耳、金橘、胡蘿蔔、蘋果、蓮藕、石榴、紅棗等。此外,羹、粥品也是秋令潤燥的常用方法。也可以選擇麥冬、百合、沙參等養陰潤肺之品,可適當加入陳皮、砂仁、太子參、白朮等補氣健脾之品,做成藥膳服用,或者直接衝飲服用。

換季降溫,預防秋燥需要注意什麼?


————————————杞裡香,為年輕人做新滋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