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槍手》:驚天作弊案主謀的迷途知返,背後是無條件的父愛

最近,隨著苟晶、陳秀春等高考頂替案的陸續曝光,考試公平性再次引發輿論熱潮。幾年前,也有一部有關考試公平性的泰國電影《天才槍手》。


《天才槍手》:驚天作弊案主謀的迷途知返,背後是無條件的父愛

搜索器裡談到最多的是“公平”二字


《天才槍手》講述的是兩位天才學生小琳和班克,憑藉驚人的智力為一群富二代利用時差跨國作弊牟取暴利的故事,最後小琳幡然醒悟,選擇自首,而同為天才的班克卻掉進人性貪婪的無底洞。

該片改編於真實事件,其眼花繚亂卻有條不紊的蒙太奇,效果震撼的音效剪輯,險象環生的追逐戲碼,堪稱諜戰片與青春校園片的完美結合。飾演女主小琳的茱蒂蒙·瓊查容蘇因憑藉本片摘下第2屆“亞洲璀璨之星”最佳女演員獎,第12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新演員獎,第58屆亞太影展最佳新人獎,該片也獲得第58屆亞太影展最佳剪輯獎。影片2017年在中國上映,光中國票房就超過1.5億,成為首部過億元的泰國電影。

《天才槍手》:驚天作弊案主謀的迷途知返,背後是無條件的父愛


對於這部影片,很多人把焦點放在天才男女主角和考試背後的社會階層問題上,而最能戳中我淚點的卻是女主的爸爸對女主小琳無條件的愛。無疑,小琳的行為已經嚴重妨礙了考試的公平性,但是她的迷途知返,向當局坦白一切的勇氣同樣讓人震撼,這離不開小琳爸爸對她無條件的愛。

《忙碌爸爸也能做好爸爸》中提到父親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會形成孩子內心的能量,孩子才能夠在這個社會上走得更遠。本文就從小琳爸爸對小琳的愛的教育為切入點解析這部影片。


01 小琳爸爸自身的剛正和智慧是傳承給女兒小琳最好的資產,也為日後小琳的悔悟埋下伏筆。

小琳爸爸是一名清貧的中學教師,剛正卻不迂腐,他的言傳身教一直正面影響著小琳, 這也是小琳能在最後良知迴歸的基石。

1、小琳11年級時幫同學作弊事發,小琳爸爸請小琳把賺取的錢退回,以此教育她不義之財不可取,體現了爸爸的剛正和大智慧。

事發時,校方只是發現小琳幫學渣小東一個人做考卷,並不知道還牽涉到其他同學,更不知道小琳從一年前就開始以鋼琴課為名教同學作弊暗號,收取鉅額報酬。

我們可以估算一下,在“鋼琴課”剛“開班”時只有6名學生,每人每科收3,000泰銖,一共13科,一次考試可以給小琳帶來23.4萬泰銖(約合4.7萬人民幣)的收入,經過1年“客戶群的壯大”和考試次數的積累,小琳賺取的收入總合至少超過100萬泰銖(約合20萬人民幣)。

根據資料,2018年泰國中學教師的平均年收入為11,850美元,相當於41.5萬泰銖(約合人民幣8.3萬元),也就是說小琳這一年來靠作弊賺的錢是爸爸年收入的2倍還不止。然而對於這筆被隱瞞下來的鉅額收入,小琳爸爸堅決請她退回去,可見其品性的高潔。

《天才槍手》:驚天作弊案主謀的迷途知返,背後是無條件的父愛

小琳開“鋼琴課”賺取的收入存摺


《資本論》提到:如果有20%的利潤,資本就會蠢蠢欲動;如果有50%的利潤,資本就會冒險;如果有100%的利潤,資本就敢於冒絞首的危險;如果有300%的利潤,資本就敢於踐踏人間一切法律。

對小琳爸爸來說,這100萬泰銖已經遠不是蠅頭小利了,而他卻能不為所動,憑藉對正義的堅守和不當利益的摒棄為女兒做了一個完美的道德示範。

反思苟晶、陳秀春等高考頂替案,都是頂替者的家長用自己的權勢為子女前途走捷徑,同樣是父母之愛卻是妨害社會公平性的。有這樣父母的孩子能把人生之路走的更穩更長久嗎?輿論和事實已經給出了答案。

另一方面,作為父親,選擇退錢也是一種有遠見的大智慧,這是為女兒的未來保駕護航。他深刻明白,年輕人要愛惜自己的羽毛,帶著汙點的靈魂是走不遠的,“鋼琴課”將是女兒終身的不定時炸彈。只有退回不義之財,熔解陽光下的陰影,才能讓女兒未來在陽光下坦蕩地前行。

《天才槍手》:驚天作弊案主謀的迷途知返,背後是無條件的父愛


2、小琳爸爸瞞著小琳給學校交了20萬的贊助費,是遊走於潛規則和自身原則的智慧。

校長在小琳面前承諾免去小琳的學費和午餐費,使她欣然願意轉學,卻沒想到小琳爸爸順應學校的潛規則瞞著她交了20萬泰銖(約合4萬人民幣)的贊助費,這可是小琳爸爸將近半年的收入。

有人覺得這部影片是在說“都是名校惹的禍”,如果小琳不是被爸爸籌措轉到這所名校,就不會被富二代誘惑而走入歧途。在我看來,這種觀點是因噎廢食,貧富差距的分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經之路而非道德墮落的滑坡。小琳即便上的是普通學校,在走出校園後,面臨更復雜的社會也依然會遇到同樣的課題。

再來看我們中國,鍋爐工的兒子李彥宏,農民的兒子劉強東, 這個時代依然存在著太多屌絲逆襲實現階層躍遷的故事, 教育依然是實現人生晉級最好最公平的階梯。這就是小琳爸爸花上半年的收入也要把女兒送到名校的初衷。

如果說堅決退錢是小琳爸爸剛正的智慧,那麼瞞著小琳交贊助費就是他遊走於潛規則和自身原則的智慧。

同為教師隊伍中的一員,小琳爸爸一定深諳教育行業醜陋的潛規則,但他還是對此默默接受了。他也瞭解小琳的體貼和耿直,覺得女兒還太年輕不能參透社會的灰色地帶,所以選擇了隱瞞。

這讓我想到了曾國藩的處事智慧,對於曾國藩的貪汙受賄歷史上是頗有爭議的。然而有人研究,曾國藩去世後,總共只留下了一萬八千兩銀子,這筆錢也在料理喪事後全部花光了,所以曾國藩一生的財務收支最終是一個零,他沒有靠幾十年的官宦生涯為自己攢下一分錢。

那麼他為什麼要貪汙受賄呢?因為他明白一個成熟的政治家要把官僚體制作為實現政治理想的工具,而不是時刻想著去反抗破壞這個系統。

小琳爸爸也如此,他一定如同痛恨作弊造成的不公一樣痛恨“私下收贊助費”這種潛規則,但是他更清醒地認識到,只有利用這種潛規則實現女兒階層的躍遷,才有可能正面影響整個社會,消除不公,這就是他的聰明之處。

《天才槍手》:驚天作弊案主謀的迷途知返,背後是無條件的父愛


小琳爸爸的剛正而不迂腐,給小琳打造了一座堅強的保護傘,努力給女兒創造最好的條件,又在她犯錯時能及時拉回正道,為小琳日後能徹底知錯並勇敢地自首埋下伏筆。同樣出身寒微的天才學生班克的黑化卻與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因為班克沒有一個好爸爸做後盾。


02 小琳爸爸無條件的愛給予了小琳承認錯誤的勇氣和安全感。

如果說小琳爸爸以他正確的價值觀構建了教育孩子的底層邏輯,那麼他對孩子無條件的愛就是傳遞這種底層邏輯的橋樑,他的愛所賦予的勇氣和安全感使小琳最終能做出自首的大義之舉。

1、 小琳爸爸在女兒犯下了作弊這樣的品德錯誤後並沒有在眾人面前責罵孩子,維護了孩子的自尊,體現了他對孩子無條件的愛。

“學費我都會補齊的,我們走。”

--小琳被發現為學渣小東做考卷,又出言頂撞校長時,小琳爸爸簡潔地說。

首先為小琳爸爸審時度勢點贊。他清醒地認識到女兒在品德上犯錯又激怒校長後的結果可能就是被惱羞成怒的校長直接開除,當前的重點已經不是能否獲得獎學金,也不是能否繼續豁免學費,更不是能否保留出國留學的資格而是能否繼續在學校讀書,所以他退而求其次,主動提出補交已經免去的學費,退出當下這位女校長與女兒的“權力之爭”。

《天才槍手》:驚天作弊案主謀的迷途知返,背後是無條件的父愛


我們經常會見到“被學校叫家長時”家長的氣急敗壞,他們可能會當著老師的面打罵孩子,在我看來,一半出於憤怒,一半出於面子,是為了在老師面前表示對“教育的重視”以維護做家長的尊嚴。

對小琳爸爸來說,女兒一直是自己的驕傲,犯了這樣膽大包天的品德錯誤,他一定比一般家長更震驚,更何況校長還劈頭蓋腦地羞辱自己:“難道您從來不重視她的品德教育嗎?”作為一名清高的知識分子,此刻也許是他這輩子最大的恥辱了,但是他仍然沒有在眾人面前責怪過女兒一句,只是在果斷做出“補齊學費”的表態後,趕緊拉著她離開了。

他明白孩子犯再大的錯誤,她的自尊還是需要無條件的保護,先保住最基本的“有受教育權”,再帶回去個別教育,這樣的智慧和胸襟,讓我肅然起敬。

《天才槍手》:驚天作弊案主謀的迷途知返,背後是無條件的父愛

惱羞成怒的校長反唇相譏

2、 小琳爸爸對小琳無條件的接納,擊中了小琳內心最柔軟的部分,喚醒了她的良知,使她幡然醒悟。

如果你未成年的女兒對你聲稱是出國參加比賽,但實際卻是和偷偷交往的男朋友出去玩,得知真相後的父親會如何感想?被欺騙的感覺,對女兒是否會受傷害的擔心,自己是否教育失敗……五味雜陳。

當小琳與班克飛去悉尼利用時差作弊時,她的“作弊同黨”對小琳爸爸的說辭是:小琳和班克偷偷在談戀愛,他們是出去玩了。信以為真的小琳爸爸是怎麼處理的呢?--兩個字:接納。在機場,他對作弊成功、卻內心倍受煎熬的小琳說:“男朋友呢?叫他一起吃晚飯,怎麼不和我一起說說他。"

如何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是很多家長被困擾的話題,龍應臺在 《親愛的安德烈》中給出了答案,面對青春期叛逆的兒子,龍應臺先是接納了他的想法,然後結合自己的人生閱歷與他進行探討,話語中蘊涵著平等、尊重,就像朋友聊天一樣。


《天才槍手》:驚天作弊案主謀的迷途知返,背後是無條件的父愛

無疑,小琳爸爸也是有著同等睿智的,面對孩子的欺騙,不做評判,先是接納孩子的戀情,進而再溝通建立鏈接。

此前小琳經歷了被考官追逐的倉皇失措和目睹班克被暴露時的無能為力,雖然自己過關了,但在她的心理天平上,金錢的誘惑還是沒能抵得過道德的譴責,“就算你不作弊,這個世界照樣欺騙你”的信念開始坍塌。彷徨之際,她最親愛的父親向她打開了接納的懷抱,雖然兩人不在一個頻道上,但是她還是能感受到父親對她的愛,於是,沉睡已久的良知迴歸了,她撲在爸爸懷裡放聲痛哭坦陳道:有件事我做錯了。


《天才槍手》:驚天作弊案主謀的迷途知返,背後是無條件的父愛

作弊成功後,小琳抱著爸爸痛哭

有句話說,最好的教育就是喚醒孩子的內在力量。正是小琳爸爸正確的溝通教育方式--無條件的接納喚醒了她呼之欲出的良知。


3、小琳父親無條件的愛使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和力量去面對未知的一切陽光或是黑暗。

“不管怎樣,爸爸都會陪著你”

--這句臺詞震撼了多少人。

同樣家境寒微,同樣有著驚人天賦的班克在片尾卻黑化了,他脅迫小琳繼續作弊以賺取更鉅額的利潤,否則他會揭發這次作弊的真相。

這最終促使小琳痛下決心自首,只有讓全部的黑暗都曝光在陽光下才不會受制於惡魔。

《讓孩子遠離焦慮》提到, 我們能給孩子的就是無條件的愛,讓孩子懂得,真正的勇敢不是不害怕,是害怕我也能走。

自首後的小琳要面對的將會是什麼呢?被學校開除?終身禁考?身敗名裂?被“作弊同黨”追殺?鋃鐺入獄?小琳不知道,但是她可以確定的是這一切都應該是她必須承擔的後果,更確定的是她的父親一直會站在她這一邊陪伴她。這就是父親無條件的愛帶給她的安全感和力量使她做出正確的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這裡的色彩處理的極好,當班克要挾小琳時用的是黑色調,象徵黑暗;而小琳自首時,整個人是坐在陽光裡的,是白色調,象徵著光明。

《天才槍手》:驚天作弊案主謀的迷途知返,背後是無條件的父愛

班克在黑暗中要挾小琳就範


《天才槍手》:驚天作弊案主謀的迷途知返,背後是無條件的父愛

陽光下,小琳爸爸表示支持小琳

小琳犯的錯當然是違背道德和法律準則的,但是作為她的父親卻始終能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促使小琳能有勇氣回到正確的道路。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在小琳今後漫長的人生道路上,她的內心會一直是坦蕩的,因為她的迷途知返讓她問心無愧。


03 啟示:面對孩子犯錯,作為父母的我們將該怎麼辦?

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如何面對孩子的犯錯是每位父母親都會遇到的課題。當孩子犯錯時,作為父母的我們應該如何處理呢?

首先,我們必須意識到給孩子的愛始終應該是無條件的。

樊登的《陪孩子終身成長》提到:無條件的愛能夠帶來什麼?就是信任、尊重、安全感。

這一點,小琳爸爸為我們做了完美表率,正是他對孩子無條件的愛才能促使小琳最終選擇向當局坦陳一切,悔過自新。

反過來看,什麼不是無條件的愛,我們過去經常聽到一句話,你再不乖,媽媽就不喜歡你了。這就屬於有條件的愛,媽媽對你的愛,對你的喜歡是有條件的,就是乖。有條件的愛就會剝奪孩子對父母的信任、尊重和安全感。

其次,我們應該建立起犯錯就是孩子成長機會的意識。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而我們的成長機會就是從“改過”而來的。如此我們在面對孩子的過失時,就會多一份從容,少一份暴躁。只有我們把心溫柔地打開了,孩子的成長之門也由此會打開。

最後,用彼此尊重的學習機會替代懲罰。

風靡全球的“正面管教”教育體系就不允許懲罰,因為懲罰不是取得積極的教育效果的最有效方式 。相反,懲罰會造成傷害,讓人感覺糟糕,並且是用恐懼作為一個刺激因素。

比如,你的孩子弄灑了果汁。懲罰型父母會打罵孩子。但是你可以為自己和孩子各拿來一塊抹布,對孩子說:我們一起清理乾淨吧。前者孩子會產生恐懼等糟糕的感覺,當下一次同樣的錯誤發生時,他還是不知道怎麼避免和解決。而後者讓他明白冒失的代價是花時間清理。


總結一下:

《天才槍手》這部泰國叫好又叫座的電影通過其跌宕起伏的情節刻畫了天才少女從作弊案主謀到勇敢自首的過程。作為一名母親,我看到了背後父親對女兒無條件的愛所產生的力量。

看完電影后,我回想起我與孩子相處時的點點滴滴,我會自問當他犯錯時我有沒有用無條件的愛去引導他從中學習成長,這樣的反省讓我自己也得到成長,這就是電影帶給我們的正面影響力。

《天才槍手》:驚天作弊案主謀的迷途知返,背後是無條件的父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