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過樂山嗎,在你眼中,樂山大佛怎麼樣

你去過樂山嗎,在你眼中,樂山大佛怎麼樣

樂山大佛與凌雲寺

羅允琪

樂山大佛為中國第一大佛,位於岷江與大渡河、青衣江交匯處的左岸凌雲山的山崖上,依山傍勢面江而鑿,氣勢雄渾,中外遊人以爭相一睹為快。

你去過樂山嗎,在你眼中,樂山大佛怎麼樣

進入景區大門外廣場,臨江一邊山崖上有唐代雕刻的“凌雲山千佛巖摩崖造像”,長70米,高10米,分佈佛龕72個,造像生動、題材豐富,以彌勒造像居多,凸顯與樂山大佛的關係和對彌勒的信仰。進入“樂山大佛”景區北大門,面對古木蔥蘢茂密的凌雲山,沿左側石板道路可去後面烏尤山。沿右側拾級而上,遊人摩肩接踵,左側紅砂山崖上不少石龕因年代久遠,風化或人為破壞,已少佛像,見有“兜率宮”、“龍湫”、“虎穴”等景點,右側臨江可俯瞰岷江及江對面樂山市區。經“載酒亭”,進“樂山大佛”門樓,遂到得山頂“凌雲寺” 前一大平壩。樹廕庇日,石欄圍護,靠山的一方是“凌雲寺”,寺左側即為“樂山大佛”,略高於頸部的高度,可從大佛頭兩旁的平臺上平視觀看大佛頭部,再俯瞰全身。

你去過樂山嗎,在你眼中,樂山大佛怎麼樣

“樂山大佛”是中國境內第一大佛,背依凌雲山崖建鑿於唐代,淨高71米,造像莊嚴、比例合度。面對三江匯合處,其足底與江面落差看似不高,據說歷史以來再大的洪水也沒淹到過足底,這就是大佛鎮江的神奇了。“凌雲寺”前大壩臨江的懸崖邊是一帶長廊古建,是觀覽三江匯合的最佳處。只見從左岸至右岸,依次排列著岷江、大渡河,最後才是青衣江,匯合處有江中沙洲。江面上不少大中型遊艇,滿載遊客從江上緩緩前行,讓船上游人正面瞻仰大佛,非常壯觀,因而成為一項人均收費較高的旅遊項目。大壩裡有不少遊人排隊,為了下到大佛腳前平臺正面仰視大佛,要從大佛右側沿一棧道下去,觀後再從沿左側江邊棧道回到原址,據說單排隊就要花上三個半小時。不到9歲的么孫偉宇戴上4D眼鏡,看了“乘汽球飛越樂山大佛”的小電影,居然記住了大佛高為71米,比後來看到的51米藥師佛還高20米。我已多次看過,此行主要是滿足第一次來參觀的么孫偉宇一開眼界。在參觀了“樂山大佛”後隨即進入“凌雲寺”參觀。

你去過樂山嗎,在你眼中,樂山大佛怎麼樣

“凌雲寺”廟匾三字,是康熙的御筆,廟門聯為:“何人匯三江清源將一己塵心盡洗;此處開千秋淨域渡眾生覺岸同登”, 還有一副柱聯為:“一寺鎮三江但看潮興潮衰;九峰朝萬佛任隨雲捲雲舒”。“凌雲寺” 是一處數百年曆史的古寺,寺院金碧輝煌,三大殿巍峨,佛像莊嚴,香火十分旺盛,是善男信女求佛保佑平安發財以遂心願的地方。走出寺門,寺周山上名木古樹密集,有多處古建築群(原來早有“東坡讀書樓”等)分佈。寺右側崖壁有一數米深的“海師洞”,洞前立有漢白玉海師站像一尊,據說是此山寺院的開山祖師。沿“凌雲寺”前大路向左側後山前行不遠,有一座用漢白玉石欄打造一新的廟宇“毗盧殿”,殿前山下有石板山路通後面“烏尤山”和山上的“烏尤寺”,為“樂山大佛”景區的必遊景點。可是沒走多遠即來到了“東方佛都”景區的西門前了,“東方佛都”是一處打造不到三十年的新景點,遂放棄去“烏尤山”景點參觀而改為進“東方佛都”一遊了。

你去過樂山嗎,在你眼中,樂山大佛怎麼樣

附詩:“樂山大佛”贊

背靠凌雲閱三江,

滄桑千年視如常。

芸芸眾生祈我佑,

閉目靜聽濤聲響。

2019.10.6.寫於雁城知足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