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夏周报 第八十八期:天夏科技以特色小镇服务智慧农业

天夏周报 第八十八期:天夏科技以特色小镇服务智慧农业

天夏周报 第八十八期

本周看点:

1.聚焦 | 天夏科技以特色小镇服务智慧农业

2.发布 | 《中国“智能+”社会发展指数(2019)》首次发布

3.技术 | 中国信通院发布《云计算发展白皮书(2019年)》

4.专家 | 王家耀院士:智慧城市建设绝不是一蹴而就

5.探讨 | 科学评估城市安全风险,持续推进城市安全精细化管理

天夏科技以特色小镇服务智慧农业

——纵向共性和横向个性两个方面建设特色小镇

天夏周报 第八十八期:天夏科技以特色小镇服务智慧农业

2018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通知》中提到,要从各地区实际出发,立足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积淀和地域特征,挖掘最有基础、最具潜力、最能成长的特色产业。

天夏科技基于智慧城市大数据建设经验,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创新以及5G相关产业研究和开发,从纵向共性和横向个性上助力特色小镇建设。纵向共性体现在天夏科技强化“智慧+特色小镇”模式,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小镇信息资源,建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智慧化社区,以数字经济带动特色小镇经济发展。横向个性体现在天夏科技立足地区资源禀赋挖掘特色产业,以现有的小镇文化为依托,发挥本地的人文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导入特色产业,构建科研基地、产业培训基地、教育培训园区等。

特色小镇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天夏科技构建“特色小镇+园区+农业”发展体系,重点以数字化方式建设智慧农业产业园,利用特色小镇数字化产业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中国“智能+”社会发展指数(2019)》首次发布

——天夏科技在“智能+公共治理”方面成效明显

天夏周报 第八十八期:天夏科技以特色小镇服务智慧农业

7月9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国互联网协会联合编制的《中国“智能+”社会发展指数报告2019》在2019(第十八届)中国互联网大会上正式向社会首次发布。《报告》包括“智能+生活消费”、“智能+公共治理”、“智能+生产供给”三大部分。

天夏科技在“智能+公共治理”方面有着突出的成果体现,例如智慧政务方面,天夏科技从智慧政务系统的顶层规划着手,优化智慧政务解决方案,构建涵盖行政审批系统、网上政务大厅、电子监察系统、市民服务APP、决策支持系统、国有资产管理系统等一体化智慧政务云平台,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平台,提高政府的业务办理和管理效率。而在智慧城管方面,天夏科技构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管理体系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建设。随着5G技术的逐步商用,天夏科技研发的“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一体化智能城市管理模式,将为市政基础设施、车辆停泊、环卫、水务等智能化建设和精细化管理提供实时反应、高效联动的解决方案。

中国信通院发布《云计算发展白皮书(2019年)》

——天夏科技:搭建云计算平台是建设智慧城市重要支撑

天夏周报 第八十八期:天夏科技以特色小镇服务智慧农业

近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云计算标准与开源推进委员会等支持的“2019可信云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信通院在大会上发布了《云计算发展白皮书(2019)》,内容涵盖云计算的产业特点、技术热点、开源现状、安全发展、行业应用、发展建议等方面。

天夏科技基于智慧城市建设整体思路,以构建云计算平台为重要支撑,解决智慧城市中海量数据随时更新和计算问题。

王家耀院士:智慧城市建设绝不是一蹴而就

——天夏科技创新应用为智慧城市添砖加瓦

天夏周报 第八十八期:天夏科技以特色小镇服务智慧农业

近日,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院士在接受专访时表示,未来的智慧化城市里,最大的就是惠民、利民、便民。建设中要强调以人为本,做好顶层设计,打造一个时空数据平台作为城市大脑。同时,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的战略目标,绝不是一蹴而就。

天夏科技注重智能化技术给城市“人本”方面所带来的推动作用,以群众的实际需求为导向进行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将“技术”与“人”进行关联互动,同时构建跨行业时空信息和数据共享交换的智慧城市公平云平台,实现城市建设、管理和服务的“智慧化”,为智慧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科学评估城市安全风险,持续推进城市安全精细化管理

——新时代下的城市安全管理有三方面新的要求

天夏周报 第八十八期:天夏科技以特色小镇服务智慧农业

安全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也是事关城市发展全局的重要工作。实现城市安全管理精细化,已经成为政府管理城市的一项重要任务。建立科学、规范、系统、动态的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机制,推进城市安全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城市安全风险防控水平,构建安全保障型社会成为重大而紧迫的历史使命。

新时代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安全管理思路必须由“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向“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转变。对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标准,新时代下的城市安全管理应该有三方面新的要求:

一是安全管理工作评价应由考核事故发生量,转向评价安全风险防控做得好不好。

二是要追问事件背后真相,探究事故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三是人民群众对安全风险防控提出了“精细化、全覆盖、无死角”的要求。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