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自由”?聽聽三位大佬怎麼說

我們的行動、發言、決策……幾乎所有事情,都離不開一個詞——“自由”。

這個抽象概念如空氣般圍繞著我們的日常生活,常常出現在哲學思辨中,也是大量文藝作品的母題。

有人說:“整個人類歷史就是追求自由的歷史。”

什麼是“自由”?聽聽三位大佬怎麼說

《自由引導人民》

的確,縱觀歷史長河,人類為爭取「自由」而鬥爭的故事從未停止。

但是,在疫情陰影輪罩下的2020年,自由主義不僅遭遇了外部挑戰,其內部也矛盾重重,自由主義者們不得不檢視自己的理論體系,重新討論“自由的邊界何在?”“在何種情況下可以限制自由”等等問題。

今天,上海譯文想帶讀者們重新回到自由主義的起源階段,看看英國曆史上的三位“大佬”是如何讓自由主義理論深入人心,從而改變了當時及往後時代的樣貌。

.

彌爾頓:總之就是非常“離經叛道”

.

約翰·彌爾頓(John Milton,1608-1674)是17世紀英國著名詩人、政論家。他所處的年代,可以說是三人中“最壞的時代”。

什麼是“自由”?聽聽三位大佬怎麼說

約翰·彌爾頓

1557年,瑪麗女皇成立皇家特許出版公司。在王國以內,除公司會員和女王特許者外,印刷一律被禁止。那時,印刷品幾乎是人們表達言論的唯一途徑,這便意味著言論自由對當時的英國國民是遙不可及的權利。

限制法令在此後的幾十年愈發苛刻。1570年,伊麗莎白一世設立“星法院”,違反出版制度的作者與出版商在這裡接受審訊,以煽動性誹謗罪(seditious libel)的罪名被處以殘忍的肉刑:1634年,威廉·普林(William Prynne)撰寫小冊子攻擊查理一世的王后,被剪掉耳垂;1637年,約翰·巴斯特維克(John Bastwick)和亨利·伯頓(Henry Burton)因撰寫小冊子攻擊教會而被戴上頸手枷,剪掉耳垂。

什麼是“自由”?聽聽三位大佬怎麼說

星法院(starchamber)

除此之外,《星法院法令》、保證金制度、檢查制度都是掌權者限制民眾的手段。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新思想動搖了掌權者的統治根基,一系列法令被廢除。彌爾頓也就在這時正式投身於資產階級革命,站在獨立派立場上向君主政體開炮。

1643年前後,彌爾頓被新婚妻子拋棄,在隨後幾年用英文連續發表了4篇論離婚的小冊子——在英國這個保守的國度裡,離婚本就是離經叛道的行為,為離經叛道而辯論便是更深層次的離經叛道。人們被他思想驚呆了,清教運動中的長老派連忙與他劃清界限,國會也要用書報檢查來限制他。面對這種情況,彌爾頓再次出版小冊子為自己辯護,那本小冊子便是大名鼎鼎的《論出版自由》

讓我憑著良知自由的認識、自由地發言、自由地討論吧。因為這種自由高踞於一切自由之上。

Giveme liberty to know, to utter, and to argue freely according toconscience,above all liberties.

讓真理和謬誤交手吧!誰又見過真理在放開交手時吃過敗仗呢?

Lether and falsehood grapple; who ever knew truth put to the worse, in afree and open encounter?

彌爾頓論點的假設是:人們運用理性就可以分辨正確與錯誤,好與壞,而要運用這種才能,人們就必須不受限制地去了解別人的思想和觀點。政府和統治者不應該介入或限制這種觀點的自由表達。

從此論點出發,西方形成了“思想自由市場”“真理自我修正過程”的觀念,這是關於自由報刊理論的基礎,也是現代新聞事業發展的根基。

.

洛克:“理性”才是唯一的指引

.

約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出生於一個清教徒家庭。他的所處的年代不像彌爾頓那時般壓抑黑暗,但卻是前所未有的動盪不安。

什麼是“自由”?聽聽三位大佬怎麼說

約翰·洛克

他自兒童時代便見證了英國清教革命的爆發(1642),經歷了內戰,目睹了查理一世被送上斷頭臺(1649),共和政府的建立,克倫威爾獨裁(1653-1658),斯圖亞特王朝復辟(1660),詹姆斯二世被推翻和光榮革命(1688),以及《權利法案》的通過(1689)和君主立憲制的確立。對這個時期形形色色的社會思潮的思考,促使洛克寫出了《政府論》。

《政府論》中,洛克主要「批判」和「建構」了兩種理念:批判保皇派代表羅伯特·菲爾默的君權神授論和王位承襲論;建構他自己的政治理念,涉及公民政府的真正源起、範圍和目的。

自由主題貫穿了洛克的思想,儘管沒有專門的著作來論述,但他仍有三點著名的相關闡述:

①人的自然權利有四項:生命權、自由權、財產權和懲罰權。

②任何人都有任意表達自己思想的權利,這是神聖不可侵犯的自由權利。

③不可期望任何人拋棄自己的觀點而服從於不可理解的權威,無論人們的理解如何錯誤,

理性是唯一的指引。要在不同見解中和平共存。

洛克的思想後來發展為“天賦人權”和“自由、平等、博愛”的資產階級口號,成為法國《人權宣言》和美國《獨立宣言》的理論依據;社會契約論主張被孟德斯鳩發展為三權分立的國家學說,成為法、美等資本主義國家的立法原則。

.

密爾:你永遠擁有“獨自美麗”的自由

.

在三人當中,約翰·密爾(John Mill,1806-1873)的自由觀念似乎最能激起當下的共鳴。他集中闡釋這一論題的著作《論自由》,被認為是為自由主義辯護最充分的經典作品,被譽為自由主義的集大成之作。

什麼是“自由”?聽聽三位大佬怎麼說

約翰·密爾

《論自由》中心論題有三個:第一,論思想自由和討論自由;第二,論個性自由;第三,論社會對個人自由的控制。

通讀該書,可以看到對個人和社會之間權利界限的劃分是全書的核心要義之所在:一是個人的行動只要不涉及自身以外人的利害,個人就不必向社會負責交代;二是個人對社會負責的唯一條件是,個人的行為危害到他人的利益。也就是說,只要一個人是在“獨自美麗”,ta便能隨心所欲地做自由的自己。

具體來說,有以下四點:

①每個人都應享有思想、意識的自由和發表意見的自由。只有涉及他人時,才可有限度地干涉這種個人自由。

②對於思想、意見的正確性判斷是不可確信的、以權威窒息一種思想和意見更是錯誤和罪惡的。

③對於不同意見,必須兼顧雙方、無所偏重,仔細辨別理由,才能獲知真理。“如果全體人當中除一人之外都持有相同的意見,僅一人持相反意見,那麼,人類要使一人沉默並不比那一人要使人類沉默更為正當。”

④迫使一種意見不能發表是對整個人類的掠奪。因為,假如那意見是對的,那麼人類被剝奪了以錯誤換取真理的機會。假如那意見是錯的,那麼人類也是失去了一個幾乎同樣大的利益,那就是從真理與錯誤衝突中產生出來的對於真理的更加清楚的認識和更加生動的印象。

因此,密爾認為,必須尊重少數人發表意見的自由。然而,這在幾百年後的現代社會,似乎仍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德國社會學家諾埃勒-諾依曼(Noelle-Neumann)曾提出一個概念“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她認為:大多數個人會力圖避免由於單獨持有某些態度和信念而產生的孤立。因為害怕孤立,ta便不太願意把自己的觀點說出來。

我們不免要問,這種對孤立的恐懼來源於何處,如果每種觀點都能保證被理性探討,又怎麼會出現極化的群氓與孤立的個人?

自由主義理論盡力拓展人類活動的可能性,力求在個人與社會、個體與集體之間實現平衡,期待社會能夠“百花齊放”的局面。這是自由主義的寶貴之處。

然而,如前所述,疫情籠罩下的2020年,自由主義理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閱讀彌爾頓、洛克和密爾的著作,既是學習,也是關於現實的一種反思。

什麼是“自由”?聽聽三位大佬怎麼說

“譯文名著精選”系列

《失樂園》

[英] 彌爾頓 著

劉捷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複製£TZnAcRILDe4$打開🍑寶APP購買

👉點擊購買紙質書(噹噹)

👉點擊購買紙質書(京東)

什麼是“自由”?聽聽三位大佬怎麼說

世界學術經典(英文版)

《政府論》

[英] 約翰·洛克 著

朱剛 張靜 導讀註釋

上海譯文出版社

👉複製£pmp0cRIpmPA$打開🍑寶APP購買

👉點擊購買紙質書(噹噹)

👉點擊購買紙質書(京東)

什麼是“自由”?聽聽三位大佬怎麼說

世界學術經典(英文版)

《論自由》

[英] 約翰·密爾 著

林驤華 導讀註釋

上海譯文出版社

👉複製£nN5ycRILM2Y$打開🍑寶APP購買

👉點擊購買紙質書(噹噹)

👉點擊購買紙質書(京東)

什麼是“自由”?聽聽三位大佬怎麼說

世界學術經典(英文版)

《代議制政府》

[英] 約翰·密爾 著

趙美娟 導讀註釋

上海譯文出版社

👉複製£OXNRcRIphx7$打開🍑寶APP購買

👉點擊購買紙質書(噹噹)

👉點擊購買紙質書(京東)

什麼是“自由”?聽聽三位大佬怎麼說

世界學術經典(英文版)

《功利主義》

[英] 約翰·密爾 著

戴家琪 導讀註釋

上海譯文出版社

👉複製£ffDZcRIpIND$打開🍑寶APP購買

👉點擊購買紙質書(京東)

.

.

.

或搜索ID“”添加關注

什麼是“自由”?聽聽三位大佬怎麼說

點分享

什麼是“自由”?聽聽三位大佬怎麼說什麼是“自由”?聽聽三位大佬怎麼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