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院裡那些動人的故事 看完第一個就紅了眼眶

“人間最名貴的不是金錢,而是感情,是愛。”93歲的吳錫彰老人一輩子走南闖北,這是他最大的人生感悟。自從患了腦梗之後,吳爺爺住進了上海靜安區日月星養老院。如果說在養老院可以閱盡人間冷暖,那麼,在上海靜安區日月星養老院,吳錫彰老人感受最多的便是最可貴的人間真情。

  我不睡,因為我的家人還沒回來

  晚上9:00,養老院裡其他老人已早早歇下,只有吳錫彰老人的房間的燈還亮著。平時早睡的吳爺爺雖一個哈欠接著一個哈欠,但是就是不肯就寢。原來,他的護理員陳榮雲請假回老家,在請假的這10天裡,她每天都要給吳爺爺通電話,詢問養老院裡的情況,她答應吳爺爺回養老院的當日會晚上6點會到,但是由於堵車,晚上9點還遲遲沒到。9點一刻,陳榮雲推開了房間的門。此時,吳爺爺已眼圈泛紅,他激動地說:“我的家人回來了,我可以安心睡覺了。”

養老院裡那些動人的故事  看完第一個就紅了眼眶

  吳錫彰老人在旅居美國十年後,於2000年回國。退休前他就職於上海第一醫學院,從事醫學影像學的研究工作。因患腦梗,生活不便而住進上海日月星養老院。在這裡,吳爺爺的的一日三餐都是陳榮雲一口一口喂進嘴裡的。老人在國外居住多年,生活習慣上比較西化,陳阿姨尊重他,每天按照老人喜好衝調咖啡,有時,還跟著老人學英語。悉心的照料和陪伴使得吳爺爺適應了養老院裡的生活,也感受到了人間可貴的真情。

  我陪著,因為你是我最親密的朋友

  唐奶奶和王奶奶自從住到同一個房間後,二人形影不離,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是上海靜安區日月星養老院裡一對令人羨慕的“姐妹花”。她們一起吃飯,參加相同的興趣班,無話不談。

養老院裡那些動人的故事  看完第一個就紅了眼眶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同處一室三年後,唐奶奶突患腦梗,王奶奶看在眼裡,在旁邊照顧唐奶奶,心疼得直流眼淚。由於病情危急,工作人員給唐奶奶辦理緊急轉院,需要聯繫家屬。“她妹妹、她女兒的電話我都知道”,工作人員根據王奶奶報的電話號碼打過去,果然是唐奶奶的家人。

養老院裡那些動人的故事  看完第一個就紅了眼眶

  經及時搶救,唐奶奶的病情趨於穩定又住進了上海靜安區日月星養老院。但是由於手腳不便,唐奶奶再也不能像之前那樣自如地參加院裡活動了。而王奶奶也陪著唐奶奶,鮮少下樓了。

  年幼時的夥伴,年輕時的朋友,我們互相見證成長,靜待生命的綻放。而住進養老院,我們也邂逅友情,我們一起變老,相互勉勵,走出病痛,迎接生命中一次又一次的挑戰。

  我原諒,因為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

  在上海靜安區日月星養老院裡住著一位教育界的名流,她是“愉快教育”的創始人倪谷音。她曾當選為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常委;先後榮膺上海市優秀教師、特級教師、勞動模範,全國先進兒童工作者、全國優秀少先隊輔導員、全國優秀教師等稱號。倪奶奶淵博的學識和良好素養不僅表現在教育上,也表現在日常的為人處世上。

養老院裡那些動人的故事  看完第一個就紅了眼眶

  與倪奶奶住在同一房間的陳奶奶患有、認知症,陳奶奶會經常將倪奶奶的水果、零食誤以為是自己而吃掉,有時候還會拿倪奶奶擦臉的毛巾去擦腳。這些被倪奶奶和護理員阿姨看在眼裡,倪奶奶卻總是一笑而過。她不僅自己不介意,還對身邊人說:“我知道她不是故意的。住在同一個房間我們要理解和寬容。”

  從素昧相識到彼此建立深厚的感情,在養老院的生活裡每天都會都上演著感人至深的故事。這些故事的背後,是工作人員的傾情付出,是入住長者的信賴支持,也是每個人的理解、包容和關愛。相遇是緣,在養老院裡他們有幸相遇,互相陪伴,讓平淡的歲月溫柔多情、雋永深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