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給孩子金山銀山,不如讓他養成從小負責任的4個好習慣!

負責任的好習慣

隨著社會的更迭,很多父母越發的認識到,如果未來只給孩子只留下一些消耗性的物質財富,時間久了,這些消耗性的財富便會煙消雲散,消耗殆盡;但倘若給孩子留下一些生產性、創造性的財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創造性的財富便會不斷累積,對孩子未來的發展會更加有利。因而,為了更好的對孩子們負責,也為了讓孩子在未來的日子裡有更多舒適自在的資本,爸爸媽媽們要學會從小培養孩子負責任的好習慣。

留給孩子金山銀山,不如讓他養成從小負責任的4個好習慣!

那麼,什麼習慣可以讓孩子學會從小負責任呢?又該怎樣引導孩子養成這種好習慣呢?

留給孩子金山銀山,不如讓他養成從小負責任的4個好習慣!

“遵守諾言”

合理的生活安排、規律的作息可以增強孩子的秩序感,樹立時間觀念,提高做事效率,也有利於孩子養成守時,遵守諾言的習慣。但讓孩子學會遵守諾言,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父母要學會以身作則的同時,嘗試把主動權交到孩子手裡:“10分鐘後就關掉電視去做作業”、“再睡20分鐘就得起床了”,讓孩子學會說到做到,慢慢地,孩子就學會遵守諾言,不再會為了偷懶找各種藉口。

“不找藉口”

孩子在生活中做錯事,亂拿別人的東西,如何讓孩子不撒謊,不找藉口的做到下不為例,這就需要父母引導孩子,能在錯誤中反思自己,從而徹底改正過來。當孩子做錯事時,爸爸媽媽請彆著急責怪他,不妨這麼反問:“你知道自己哪裡做錯了嗎?”等孩子回答後,認真和孩子約定:“那下次我們不要找藉口,實事求是記住這個教訓,不要再犯了好嗎?”

“為自己負責”

幫孩子建立物權意識,區分自我和他人的界限。告訴孩子:“自己的東西可以自由支配,可是別人的東西不能拿。如果想要拿別人的東西,一定要徵求別人的同意,不能偷偷拿,也不能爭搶,要學會為自己負責。”有的孩子會偷偷拿大人的錢去買東西,看到其他同學的玩具,孩子可能會“順手”拿回家。這時,爸爸媽媽們要幫助孩子區別自我和他人的界限,並幫助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當孩子喜歡拿別人的東西時,不要輕易界定孩子是小偷,要先幫助他分清楚物品是私人還是公共的。對私人物品,不能亂碰;對公共物品,從哪裡拿的要放回哪裡。如果誤拿了公共或者別人的私人物品,要教會孩子對自己的行為道歉和負責。

留給孩子金山銀山,不如讓他養成從小負責任的4個好習慣!

“學會獨立”

很多家長怕把事情交給孩子做的話,孩子會搞砸,可是誰第一次做事不是迷迷糊糊的呢?多給他一些嘗試的機會,慢慢地,你會發現孩子的能力超乎你的想象!請讓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在孩子慢慢學會自理之前,父母要做的是慢慢放手。

特別在孩子進入幼兒園後,穿衣服,疊被子,收拾書包等這些事情就不要再為孩子完全包辦了,讓孩子參與進來或者自己去做。爸爸媽媽可以為孩子舉辦“小儀式”慶祝孩子的長大,然後提醒孩子:“你現在已經開始上幼兒園,是小大人了,以後自己的事情要學會自己做,爸爸媽媽相信你能做好。”

牢記

作為家長,我們必須銘記:與其為孩子留下萬貫家財,不如幫助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多一種好習慣,孩子就會多一份自信心;多一種好習慣,孩子就會多一份成功的機會;多一種好習慣,孩子就多一種享受美好人生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