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母羊保胎是關鍵,老養殖戶總結的這5點,實用又簡單

只要是養羊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妊娠期母羊就是懷孕母羊。母羊的妊娠期平均為150天,品種不同,略有差異。其中前3個月為妊娠前期,後2個月為妊娠後期,母羊若能安全順利度過妊娠期,飼養員再做好接羔工作,就能產下健康漂亮的“羊寶寶”。

妊娠期母羊保胎的重點工作在妊娠後期,但為了養殖戶瞭解的更全面,咱們還有有必要簡單介紹下母羊妊娠前期和妊娠後期的相關事宜。

妊娠期母羊保胎是關鍵,老養殖戶總結的這5點,實用又簡單


在母羊妊娠前期(前3個月),它肚子裡的小羊羔生長髮育比較緩慢,增長的重量僅僅佔初生羔羊體重的10%左右。這樣看來,母羊在妊娠前期需要的營養物質較少,我們只需把它當成一般的空懷母羊飼養管理即可,該放牧的放牧,該補飼的補飼,無需進行特殊照顧。這裡還有個誤區要講,有些朋友會認為母羊在妊娠前期營養越充足越好,其實還真不是這樣的,過高的營養水平不僅會影響胚胎的發育,而且很可能導致胚胎早期死亡。雖然無需特殊照顧,但是一些常識性注意事項照樣不能忽視,比如母羊肚子不能受傷,不能吃發黴變質草料,不能飲冰茬水,最好不要接種免疫疫苗,也不要驅蟲和剪毛等等。

母羊妊娠後期(後2個月)是肚裡胎兒重點發育時期,胎兒生長髮育快,母羊需要的營養也更全面充分。這階段母羊肚裡小羊羔的新增重量要佔到初生羔羊體重的90%左右,必須要加強飼養管理,才能滿足“母子”對營養物質的需求。除了加強營養之外,剩下的重點工作就是保胎。

妊娠期母羊保胎是關鍵,老養殖戶總結的這5點,實用又簡單


那麼,到底該如何做好母羊保胎措施?我總結了以下五點:

一、保證營養充足

上面說了母羊在妊娠後期需要較為全面充分的營養物質,若營養不足,很可能發生死胎、怪胎,那咱就得給它們補充營養。母羊妊娠後期需要的能量要比前期高15%以上,蛋白質增加30%,鈣磷增加1~2倍,因此必須要補飼。粗料和精料合理搭配,尤其是精飼料中的礦物質元素、微量元素、維生素等要滿足母羊的需求。如果個人不能配製出合理的精飼料,也可以直接購買羊用營養舔磚來補充微量元素,舔磚對懷孕母羊沒有任何影響。

二、最好分群飼養

羊的數量一多,圈在一起總免不了磕磕碰碰,有些還會相互“打架”。這樣就有可能造成懷孕母羊的肚子受傷,從而發生流產或死羔。

正確的做法是:我們要把懷孕母羊單獨組群飼養,每一小群的數量大概為20~30只,不要和種公羊、小羊羔、育肥羊同群飼養。特別在妊娠後期,若條件允許,最好分開。我曾見過很多農村散養戶,他們老叫嚷著羔羊成活率太低,走進他們的羊圈一看,裡面完全是混養,根本沒有采取分群分欄措施,照這個養法,母羊不流產死胎才怪。

妊娠期母羊保胎是關鍵,老養殖戶總結的這5點,實用又簡單


三、草料飲水合理

飼餵妊娠期母羊的草料要儘量保證優質,發黴變質的草料是絕對不能給它們吃的。一些豆科類鮮牧草,比如紫花苜蓿、紫雲英等也不能給它們多吃,吃多了發生瘤胃臌氣,對自身和胎兒都不利。放牧的懷孕母羊不要隨意驚嚇,避免跳溝過坎,雨露霜凍草不能採食,溝渠的不潔積水和冬天的冰茬水不能讓它們飲用。

四、適量增加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不光人如此,懷孕母羊也要適量運動。並不是不運動就可以保胎,事實恰恰相反,適量運動不僅能增加母羊的抵抗力,而且還能有效防止懷孕母羊分娩時發生難產的幾率。妊娠期母羊既不能太瘦,也不能太胖,飼養員一定要把握好這個度。

五、注意疾病預防

當懷孕母羊發了某種疾病時,很容易造成流產。我們熟知的羊普通病、羊寄生蟲病、羊傳染病這三大類疾病都可能造成母羊流產,尤其是羊傳染病中的布氏桿菌病,更是誘發懷孕母羊流產的“一級殺手”。不光如此,這個“布病”還會嚴重威脅人類健康,我們養羊人必須要做好預防措施。此外,其他的疾病也要嚴格預防,保持圈舍乾淨,母羊在懷孕期要注意防寒防暑,不能給它們飼餵黴變和有毒的草料。

妊娠期母羊保胎是關鍵,老養殖戶總結的這5點,實用又簡單


做個總結:“羊媽媽5月懷胎”不容易,咱們養殖戶在這個時期更要給予它們特殊待遇。現在的羔羊價格高,能多活1只,就能多增加1筆收入,既然選擇了吃這碗飯,那麼就要想方設法做好妊娠期母羊保胎措施、保證羔羊有較高成活率才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