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環衛中心垃圾清運車駕駛員王照中:從凌晨五點忙到下午三點多

凌晨5點,朝陽區環衛中心一清場車隊停車場內,王照中早已忙活開了。面前這輛外形與半掛式運輸車相似卻不帶車廂的“大傢伙”,是他的“老搭檔”。作為一名垃圾清運車駕駛員,王照中每一個出車的早晨,都從檢查車況開始。

朝陽環衛中心垃圾清運車駕駛員王照中:從凌晨五點忙到下午三點多

給車做好消殺再出場作業

繞車一週觀察車輛外觀是否正常、輪胎虧不虧氣,鑽進駕駛室檢查車子能否正常發動引擎、車燈照明系統能否正常開啟……完成了這一系列基礎操作,王照中拿出一隻噴壺,裡面裝著稀釋好的消毒液,圍著清運車裡裡外外噴起來,這是疫情發生後新增加的規定,車輛必須做好消殺,才能出場作業。

今天的第一站,是位於工大橋東南角的紫南家園密閉式清潔站。行駛至距目的地六七百米時,王照中開始減速,“進入住宅區了,車速慢點兒,噪音小點兒,儘量不吵大家休息。”到了密閉式清潔站門口,王照中停好了車,抬手一看錶,5點57分,“‘垃圾樓’這就開門。”他笑著說。密閉式清潔站6點開門後,垃圾陸續彙集過來,王照中也開始忙碌。

密閉式清潔站裡的垃圾箱外形酷似集裝箱,以裝其他垃圾的垃圾箱為例,其容積為8立方米,可裝5噸垃圾。這樣一個“大傢伙”要吊裝到車上可不容易。只見王照中站在清運車駕駛室旁,看著垃圾箱,手上操作著按鈕,先用機械吊臂勾住垃圾箱一端的“把手”,抬升吊臂,垃圾箱的一邊就被拉了起來,對準清運車後半部分的滑軌後,緩緩拉拽,直到垃圾箱完全進入滑軌並嚴絲合縫,再將滑軌兩側的卡扣扣緊,不到10分鐘,吊裝完畢。完成了對垃圾箱的消殺作業後,將這箱垃圾運往位於高安屯的循環經濟產業園進行焚燒處理,最後把空垃圾箱送回密閉式清潔站。

兩個“垃圾樓”一天最少清運六趟

從高安屯返回的路上,車流越來越密,王照中的車速降了下來。他心裡有點兒著急,惦記著趕快送回這個空垃圾箱,趕往下一個密閉式清潔站。

除了紫南家園這處,百子灣路上的密閉式清潔站也由王照中負責清運,兩座密閉式清潔站承載了近8000戶居民日常產生的生活垃圾。每次清運,兩座密閉式清潔站交替進行,運完一趟這個站的,就要立刻趕往另一個站,中間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我們的作業要求,垃圾必須日產日清,如果半路耽誤太多時間去晚了,可能垃圾就堆滿了,會影響周圍居民的正常生活。”王照中說,尤其是疫情期間,大家閉門不出,垃圾產生量不小,“我負責的這兩個‘垃圾樓’,每個每天最少清運三趟,要是哪天垃圾特別多,‘垃圾樓’內值守的同事還會給我打電話,就得多運一次。”

從凌晨5點上崗,通常忙到下午3點多,王照中才能稍微喘口氣。49歲的王照中是河南信陽人,在朝陽環衛幹了快六年。今年春節,他沒回老家,“五一”假期也堅守在崗位上,“逢年過節上班,我早就習慣了,咱乾的就是這個工作。而且一想到自己的辛苦,也是為疫情期間服務保障做了貢獻,還挺驕傲的!”王照中笑著說。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王天淇 吳鏑 攝

編輯:tf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