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以耕戰興邦:創度勢之新,重整春秋戰國時期新秩序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各國招賢納士,尋求變革之法,以求力壓對手。此間,各國變法均有成效,不同的是,其發展的速度參差不齊以及最終的收效三六九等。諸子百家爭鳴,功在千秋,於歷史長河中沒落者有之,佼佼者甚之。何以商鞅變法能於亂世引領風騷?

商鞅以耕戰興邦:創度勢之新,重整春秋戰國時期新秩序

一、 經濟變革,封建生產關係的改變,文化的發展以及統治階級的需求成為變法的溫巢

春秋戰國時期,分封制崩潰,社會出現了一系列的變化。由於分封制的崩潰,各諸侯的首要需求就是以戰興邦。於是烽煙四起,征伐不斷。在曠日持久的爭雄中,各諸侯的實力差距日益明顯。戰爭帶來的是各種資源的消耗,如人力,糧草,土地等等。各種資源的急劇損耗促使各諸侯變法圖強。

與此同時,農業、商業、手工業的發展也迎來諸多變化。鐵製農具和牛耕出現並被逐步推廣,興水利以肥田,墾荒田以盈倉。部分地區,商業活躍尤甚,如當時的邯鄲,臨淄,宛陶等地。同時,其紡織,冶鑄,漆器等手工業的類目更加細緻化,技術也更上一層樓。

隨著時代脈搏的節奏,學術思想呈大盛之勢。較為鬆散的統治氛圍,改變了學在官府的固有之勢,私學興盛,學在民間勢不可擋。諸子百家爭鳴,力求迎合時代趨勢,尋求學術的發展,使各自派別成為主流文化。

井田制的瓦解,致使土地私有化逐漸出現。由此產生的新興地主階級以及自耕農,開始尋求優化自身利益的方法。這種趨勢的變化,改變了當時固有的生產關係,促使奴隸制的生產關係的消亡,從而進一步解放了生產力。

商鞅以耕戰興邦:創度勢之新,重整春秋戰國時期新秩序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農業,商業,手工業的快速發展,引發了當時社會的上層建築的變革。戰爭促使各諸侯急需統一的集權,於是廢除奴隸主貴族政治,建立封建專制統治。同時,新興地主階級不滿足於自身的經濟利益,開始尋求權力利益,原有的上層階級被迫進行了洗牌。

歷經秦穆公,秦獻公兩代君王的發展,較其周圍列國而言,地處西陲的秦國仍舊羸弱不堪。據《史記·秦本紀》記載“秦僻在雍州,不與中國諸侯之會盟,夷敵遇之。”由此可以看出,秦國弱小到連參加外交活動都會被鄙視,其實力可見一斑。於是,秦國圖強之心日盛,求賢若渴,不惜耗費大量資源,廣發求賢令。

二、 變革主要依託三大主要方向:動盪的內外環境、落後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統治階級

在“工商食官”的餘蔭下,新興地主階級與自耕農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萌發突破現有生產關係的束縛的想法。加上生產力階段性的推動力,促使社會秩序的變化——新興地主階級追求政治權利,促使上層階級關係的變動;自耕農追求良田自主化,尋求自身經濟利益最大化,二者的需求推動生產關係自下而上的變化。

商鞅以耕戰興邦:創度勢之新,重整春秋戰國時期新秩序

秦國在剛被封為諸侯國時,地處偏僻,人口,糧食都無法和周邊國家相比。其羸弱之處,由商鞅變法前的,與魏國的戰爭慘敗,痛失河西,甚至連個人能力極強的秦獻公都因此而氣死。當時秦國周圍的幾個國家,一方面因為西周時期的養精蓄銳,另一方面因為地理優勢,致使這幾個國家能夠持續穩健的發展。如此一來,秦國的劣勢就更加明顯。

秦國人尚武,因此秦國的從軍制度尤為嚴格。由雲夢秦簡《編年記》中可見“

莊王十二年,喜治獄鄢。”和“十三年,從軍。”可見,秦國崇尚武力,從軍時間久且從軍年齡較小。

“三軍:壯男為一軍,壯女為一軍,男女之老弱者為一軍,此之謂三軍也。”

——《商君書·兵守》

由此可見,秦軍中男女老弱摻雜,戰鬥力參差不齊,每參加一場戰鬥,必耗損大量兵力,財力。動盪的戰爭,落後的醫療水平以及較為低下的生產力,致使人口短缺,勞動力匱乏,最終導致經濟的入不敷出。

商鞅以耕戰興邦:創度勢之新,重整春秋戰國時期新秩序

西周初期,其疆域內有800多個諸侯國。後因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被西戎所殺,秦襄公勤王有功,秦國才被正式封為諸侯國。此時,已值春秋,諸侯國縮減到170多個,秦國也得到一定的發展,但相對於其他諸侯國來說,其發展就不值一提了。甚至到了三家分晉之時,秦國幾乎毫無變化。多年的龜速發展,列國的鄙夷嘲諷,促使秦國之首尋求變革。

春秋時期,分封制,井田制逐漸瓦解,各諸侯國各自為政。但因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各諸侯為了自身的利益,展開了曠日持久的鬥爭。當時,各民族之間的矛盾也日益顯現,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社會環境的動盪。一些實力較為強大的諸侯為了取得優勢,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四處征戰,爭奪霸主的地位。簡言之,舊制未滅,新制未生;強敵環伺,難有獨尊。

受西周時期“工商食官”的影響,地主階級和統治階級為保住自身地位以及利益,萌發打壓底層的思想,也就是後來的重農抑商。加上農耕文明持續進步的發展以及其作為當時主流生產方式,促使生產關係發生了由上而下的變化。

商鞅以耕戰興邦:創度勢之新,重整春秋戰國時期新秩序

三、集先賢之智,商鞅創度勢之新,拋七尺之志,卓群萬法中,名垂千古後

由歷史的發展軌跡可以看出,商鞅變法是一次徹底的,成功的變革。不僅對秦國的發展至關重要,還推動了歷史車輪的持續前進。

時值春秋,變法盛行。作為法家人物的商鞅在吸取了李悝、吳起等人在魏、楚等國實行變法的經驗之後,對法家政策做出了進一步調整:

在田畝數上進行了相關調整,重視農業的同時抑制商業的發展,激勵一家一戶的男耕女織的生產方式,鼓勵開墾荒田,普遍施行郡縣制,並制定了相關法律,統一了度量衡制,促成中央集權制下的君主政權的建立;禁止私鬥,獎勵軍功,制定二十等爵位制度。

商鞅依據秦國當時的國情,廢井田開阡陌,承認土地私有,激發勞動大眾的生產積極性;施行並完善郡縣制,打擊並瓦解了宗法制度,為中央集權制度的建設奠定了基礎;施行軍功獎勵制度,激發準從軍者的積極性和服役者的激情,建立循環不息的軍隊補給。這不僅解決軍隊的戰鬥力問題,還解決了軍隊生源問題。

商鞅變法是一次持久性的變革,但是由於其創新之處,觸及原有貴族階級利益,致使秦國國內局勢輕微動盪。之所以說是輕微的動盪,是因為最高統治者對變法持高度支持的態度,力壓眾議。這也是商鞅變法持久的原因。但是,也正是這種所謂的動盪,致使商鞅最後慘遭車裂而死。慶幸的是,商鞅死後,秦國統治者仍持續推行變法,為秦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商鞅以耕戰興邦:創度勢之新,重整春秋戰國時期新秩序

秦國在國力強盛之後,開始了連年征伐,最終統一六國。這就是商鞅變法帶給秦國統治階級的理想答卷,也是當時秦國統治者的理想答案。除此之外,當時實行的“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等 ,對後世的發展以及文化傳承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結語:

商鞅變法是封建時代一次徹底的變法改革,不僅推動了社會進步和歷史的發展,同時也為後世提供了借鑑。變法雖有其缺陷,但總的來說,此次變法,利大於弊:

商鞅的變法符合在獎勵軍工制度下產生的地主階級的利益,即新興地主階級;土地私有化和重農抑商促進農業快速發展,直接帶動秦國整體經濟的發展,對壯大秦國綜合國力,富國強兵,起到重要作用,商鞅變法為秦國帶來了大一統的機會,間接地推動了社會文明的進步——其郡縣制,為後世爭相引用,其“書同文”,為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提供了便利。

變革的根本目的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而商鞅變法只能是符合當時社會的實際情況的一種改變,換湯不換藥,依然是剝削勞苦大眾,滿足統治階級的利益需求。

如,重徭役,重賦稅,這二者哪個沒有增加底層大眾的負擔?所以總的來說,商鞅變法,功大於過,是一次較為成功的變法。

參考文獻:

《資治通鑑》

《史記》

《左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