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景鳳1598年 草書《前後赤壁賦》殘卷

詹景鳳,字東圖,號白嶽山人,又號大龍宮客等,安徽省休寧縣流塘村人。1567年詹景鳳鄉試中舉,1582年補湖北麻城教諭,1588年遷南京翰林院孔目,擢南吏部司務。1595年謫四川保寧教授。1598年升廣西平樂府通判。他一生愛好書畫,並留下書法作品多件傳世。

詹氏活動於明代晚期,在詩文、書畫等方面富有聲名,當時就有人把他和有明一代的書畫領軍人物祝允明、文徵明等相併稱。然,在今天看來,

詹景鳳在書畫鑑賞上的成就嘉惠後學猶多,這一方面得自家學,另一方面緣於交遊。

1576年,詹景鳳造訪秀水(今浙江嘉興)大收藏家項元汴,得觀項氏庋藏,而後又在蘇州、松江(今屬上海)、金陵(今江蘇南京)一帶廣覽諸家藏品。在南京的七年裡,他又與名士王世貞、王元貞、陳文燭、屠隆等切磋藝文;在保寧三年,周覽所至,題詠幾遍。閱歷既富,鑑賞亦善。


詹景鳳的主要著作有《東圖全集》三十卷、《詹氏小辨》六十四卷、《六緯擷華》十卷等,其中《東圖全集》末四卷《玄覽編》及所附題跋一卷和見存於《詹氏小辨》卷四十、四十一的《書畫旨》二卷,論書畫最詳。另外,傳世還見詹氏輯集王世貞《書畫苑》失收的古代書畫之書二十五種而成的《王氏書畫苑·補益》。詹景鳳的藝術創作以書法為高,其中又以草書成就最為突出。

明末朱謀堊在編撰《書史會要續編》時,就認為:"詹景鳳……深於書學,用筆不凡,如冠冕之士,端莊可敬。狂草若有神助,變化百出,不失古法,論者謂可與祝京兆(允明)狎主當代。" 這樣的評價顯然是非常高的一一已經把他看作明代草書的代表人物了。在詹景鳳的傳世草書作品中,又以《千字文》最為著名,在明代就有刊本行世。

據中國古代書畫鑑定組編、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古代書畫圖目》著錄,傳世所見詹景鳳草書《千字文》長卷凡三種:一為萬曆二十四年丙申(1596年)夏六月所書,今藏安徽省休寧縣博物館;一為萬曆二十五年丁酉(1597年)所書,今藏廣東省博物館;另一卷即為本書介紹者。傳世尚見詹氏書於萬曆二十七年己亥(1599年)的草書《臨懷素》一卷,今藏江西省博物館。


詹景鳳1598年 草書《前後赤壁賦》殘卷


釋文: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

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蹁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遊樂乎?”問其姓名,俯而不答。“嗚呼!噫嘻!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顧笑,予亦驚寤。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題識:萬曆戊戌(1598年)仲秋月,於玉林堂中戲書前後赤壁一過,新安詹景鳳。

鈐印:詹景鳳印、東圖父收藏印:疑盦、題跋:1.詹東圖先生書赤壁賦殘幅。2.詹東圖書近已不易得,此為真跡無疑,惜神龍只見其尾耳,甲戌五月記,承堯。鈐印:許芚

詹景鳳1598年 草書《前後赤壁賦》殘卷


詹景鳳1598年 草書《前後赤壁賦》殘卷


詹景鳳1598年 草書《前後赤壁賦》殘卷

詹景鳳1598年 草書《前後赤壁賦》殘卷


詹景鳳1598年 草書《前後赤壁賦》殘卷

詹景鳳1598年 草書《前後赤壁賦》殘卷


許承堯(1874-1946),曾單名芚,字際唐、芚公、婆娑翰林,室名眠琴別圃、晉魏隋唐四十卷寫經樓等,徽州府歙縣人。近現代方誌學家、詩人、書法家、文物鑑賞家。二十一歲中光緒甲午科舉人,光緒三十年(1904)中進士,入翰林。辛亥革命後,應皖督柏文蔚聘,任全省鐵路督辦等職,後隨甘肅督軍張廣建入隴,任甘肅省府秘書長、甘涼道尹、蘭州道尹、省政務廳長等職。1924年辭官回京,同年由京返歙,從此絕跡仕途,在家鄉以著述終老,著有《歙縣誌》、《歙故》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