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政协:三天四场“头脑风暴”,建言“十四五”规划

上海市政协建言“十四五”正火热。4月21日至23日,市政协经济委、人资环建委、港澳台侨委等分别围绕经济增长、生态环境治理、城市交通建设等议题召开四场座谈会,听取职能部门介绍情况,邀请在各领域工作的政协委员围绕主题发表见解,刮起头脑风暴,激扬政协智慧。

经济委:为市场主体“松绑”提升经济活力

4月21日,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召开“上海‘十四五’规划若干重大问题研究课题调研”经济委员会分课题调研座谈会。

市政协常委、民建界别召集人、经济委副主任、民建市委专职副主委汪胜洋认为,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可能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他建议,可以把增长目标定为一个范围,而非某一数值,这样可以增强因应外部环境变化的灵活性,注重通过改革来廓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尤其要对改革自身的模式进行改革,把‘综合配套改革’转变为‘综合授权改革’”。临港新片区是上海制订“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区域,汪胜洋表示,要把特殊综合保税区做大,更多吸引国际资本进入。

市政协委员、工商联界别副召集人、市总商会副会长、上海绿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加亮认为,要增强经济的活力就要适当对市场主体“松绑”。同时,远郊发展要注重产城融合,“按目前的政策,工业园区里要建设人才公寓、配套服务等手续非常复杂。”方加亮认为,产城融合面临“原则上支持、实际上做不成”的窘境,主要是每个区各有做法,缺乏明确、稳定的政策。

市政协常委,市总商会副会长,上海经佳文化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丽佳认为,上海应该在高端制造业的某些关键环节、关键零部件加强布局。她认为,上海有必要更深层地思考国资国企和民营企业在参与市场活动过程中的平等。此外,对人才的使用、引进、储备和培养都应更加重视。

市政协委员、易居(中国)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丁祖昱提出,当前购房主力已经是90后、00后,这些人的购房需求跟以往大相径庭:1970年前出生的人,会考虑阳光直射、明厨明卫等因素,而现在的年轻人几乎不关心。“这会对建筑规范、商业配套、教育配套等各方面产生巨大影响。”他认为,疫情会对经济前景产生很大影响,要作底线思维和最佳追求双重考虑。

市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赵旭关注第三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她认为,当前“逆全球化”的趋势已经显现,建议要重新梳理产业结构,研究产业结构的完整性。对于上海,要特别重视第三产业的升级,提升新技术的渗透率。“目前做得比较好的是电子商务。”但她认为,这还不是“数字化”,因为只能看到成交数据。而网约出租车,就依稀能看见“数字化”的影子,“交易的全过程都能实时显现和监控”。她建议,要素市场的数据要适度开放,让参与者能看到要素的流动,这对提升交易的秩序和效率会有很大好处。

人资环建委:以系统治理思维“消黑除劣”

4月21日,市政协人资环建委召开“十四五”上海生态环境治理问题课题调研座谈会。围绕水环境保护,政协委员、专家学者、职能部门负责人展开交流探讨。

会上,市水务局、太湖流域管理局、水务规划院介绍了本市水环境保护状况。“十三五”期间,本市水务海洋各项主要指标和任务实施情况良好。目前,6个约束性指标——城镇污水处理率、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用水总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都已达标。从整体上看,本市河湖水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城镇污水污泥治理不断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显著,滩涂整治和水土保持工作有序推进,海洋生态修复不断加强。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通过全力推进“消黑除劣”,全市劣五类水体占比已降至8%,河湖面积已增加至632.8平方公里。同时,全市已完成5座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和26座郊区污水处理厂的新改扩建工程,新建436.8公里污水管网,完成1.7万余个雨污混接点的改造。未来,本市治水工作将进一步向系统治理、创新治理、区域协同治理转变,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着力改善水环境质量,不断满足广大市民对水质、水生态的更高需求,不断增强广大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对于完善水环境治理,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建议,进一步推动本市河湖的系统治理,在持续推进中小河道整治和长效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小流域和骨干河道的治理,连通河湖网络水系,提高水体循环和自净能力,实现河湖水环境治理从“补短板”向“集中连片治理”的转变;要加快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的建设,结合城市更新和区域开发,推动污水厂的新建扩建,推进中心城区大型污水处理系统的互联互通,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效率;要进一步完善河长制、湖长制,完善“治水”的法规标准,动态完善全市河湖的基础数据,全面提升河湖管护的精细化、智能化、科学化水平。

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提出,本市在推进水环境治理的过程中,还应继续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水污染防治协作,建议根据长三角一体化规划纲要和示范区总体方案,继续实施太湖流域水环境的综合治理;要注重加强法治协同,建立统一的治水标准体系,不断完善行政执法联合工作机制;要注重加强信息共享,统筹各方力量,建设信息资源大数据库,从而提升跨界水环境治理的工作效率。

4月23日,市政协人资环建委召开“十四五”上海生态环境治理问题课题调研座谈会。市交通委、上海海事局、上海铁路集团、上港集团介绍了本市大气源头性治理状况。

未来,本市治理大气污染问题,将以推进交通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和交通领域化石能源使用转型为主线,以环境攻坚治理、汽车产业转型、城市发展转型为契机,在推进港口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货运场站布局、强化港区污染综合治理等方面努力,旨在推进更高质量绿色交通发展,为广大城市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座谈会上,对于减少地面尾气排放,改善大气污染状况,与会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建议,在各领域推广新能源车。以争取城市新增营运车辆全面电动化为主线,加速推进环卫、邮政、出租、通勤、轻型物流、公务车新能源化发展;要全面优化完善充电桩使用管理措施,用政策化推进出租车充电专用网店建设;要加大氢能、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控系统的关键领域的研究突破,完善电池回收体系,促进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回收梯次利用。此外,针对不同时段、不同区域充电费用的差距,应加紧制定相关调节政策,避免因费用给新能源车推广带来不利的影响。

与会者提出,在治理大气污染方面,上海应与长三角区域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在原有环保信息服务平台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其余3个省份加强机动车环保信息的汇总能力建设,通过在全省建立统一的机动车环保信息平台,实现平台与平台之间的信息交互;要加强长三角区域内的高污染机动车管控政策协调,争取同步实施等效的高污染机动车限行措施,提高治污效率。

港澳台侨委:着力打造高品质都市核心区

4月22日,市政协港澳台侨召开“借鉴国际城市发展先进理念,促进‘十四五’期间上海城市科学规划和高品质发展”专题座谈会。与会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就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开发等话题展开讨论。

在都市核心区规划发展中如何依托大数据技术,建设智慧交通综合系统?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市委副主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张英提出,交通规划要考虑整个城市与其他设施布局的衔接;政府各职能单位在政策制定时可以跨部门互联互通,在整个城市管理中注入数字交通概念,管理体系、管理方式也要适合智慧交通的发展态势。

针对中央活动区的公共交通规划问题,上海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分院总工程师张安峰提出,城市交通规划不仅要快速发展,还要向高品质发展,向安全、人性化的方向转变。上海市城市交通设计院有限公司副院长俞雪雷关注的是慢行系统,他提出,要注重设施保障、街道空间释放等问题。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孙健则认为,中心城区公共交通规划应更多考虑慢行、景观、文化,外围副中心则是地铁站点,远郊要注重的是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伍爱群提出“地上地下一体化开发”:市政设施与生活活动一体化,充分利用好轨道交通,布置地下人行网络和商业活动空间,创造宜人的商业环境和空间品质。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美华认为,城市更新过程中要充分应用原有的地下空间资源,应连通原有的地下空间,以公共交通为引导,结合新建的城市轨道交通,实现交通枢纽站乘一体化。

对于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开发问题,市政协委员、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会长、上海铁路局原党委书记任纪善提出,要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考虑城市高品质发展,在交通规划中注重增强基础设施的防灾抗灾能力。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规划技术部高级经理应伯宣提出,要从单一的交通规划向综合服务方向拓展,和都市核心区开发结合起来。

市政协常委、民革市委副主委、上海社科院应用经济研究所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室主任王慧敏,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副主任、上海社科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健康与养老研究室主任胡苏云等与会委员,还就都市核心区规划中的文化功能、公共服务建设问题发表见解。她们认为,规划设计中要考虑人与自然的融合,要用文化的柔性思维,潜移默化地去渗透来做上海精细化的“工笔画”,实现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再到“文化绣带”的发展。

座谈会上,市交通委、市应急局、市民防办、市商务委、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到会与委员们互动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