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晒應急管理成績單:揪出1.3萬項問題隱患 實現全國應急系統“四個率先”

四川在線消息(陳向前 記者 魏馮)4月24日,記者從瀘州市應急管理局獲悉,該局發佈一份2019年成績單:瀘州市全市應急系統執法隊伍實施計劃監督檢查2793次,目標任務完成率141%,發現問題和隱患1.31萬項。

其中,瀘州市應急管理局提請瀘州市、區縣安辦督辦和市、區縣長交辦重大隱患1051項,辦理一般違法案件620件,罰沒款總量2875萬元,安全生產重大隱患發現率8%、現場處置率20%、立案查處率43%,案件數量和罰沒款總量均位居全省前列。

全年無涉及執法的投訴舉報,無行政複議案件,1起行政應訴案件得到維持;市、縣兩級執法隊伍依法牽頭調查、辦理事故處罰案件109件,處罰生產經營單位72家、責任人37人,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29人,移送紀委監委追究黨紀政務處分21人。監督檢查中移送其他部門管轄的行政違法問題線索47條;行政處罰案件中移送中共黨員違紀線索10人;生產安全事故調查中移送黨風廉政線索3條、涉黑線索1條。

創新:實現全國應急系統“四個率先”,全省“四個前列”和“三個首創”

據四川省應急管理廳總工程師張勁介紹,瀘州市在應急管理系統實現全國“四個率先”。即在全國率先建立黨政領導幹部安全生產責任精準落實體系;在全國率先建立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三委會”工作機制(即建立安委會+應急委+減災委”);在全國率先推行政府安全文化建設;在全國率先實現“三項制度”(《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崗位操作規程》 )改革試點。

不僅如此,也在全省應急管理系統實現“四個前列”。即安全生產清單制管理試點走在全省前列,安全隱患排查整治走在全省前列,深入開展安全生產 “行政執法清零行動”“執法量提升行動”,處罰額度再創新高、居全省前列;在“2019年保安全”執法行動罰款和重大隱患排查數名列全省第一;並且瀘州執法數量再創新高,辦案件數和罰沒款總量走在全省前列。

同時,瀘州實現了全省應急管理“三個首創”。瀘州安全監管執法隊伍“四標準八統一”建設全省首創——即瀘州市出臺《安全生產監察執法隊伍“四標準八統一”建設實施方案》,規定了100項建設標準細則,包括組織建設、隊伍管理、執法標準等;2015年,瀘州市非屬行政執法強制案為全省行政執法第一例;在全省將自主研發的安全生產行政執法管理系統和“雙隨機”抽查系統正式併入安全生產預警信息平臺運行。

展望:年底完成鄉鎮片區執法標準化建設 制定”企業根源性問題查糾清單“倒查倒逼

瀘州市應急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李華桂也介紹了2020年瀘州安全生產監察中還需優化的地方。

李華桂介紹,瀘州市安全監管涵蓋所有高危行業領域,是全省安全監管任務最重的市州之一,大量新興行業和傳統產業並存,危化、礦山、水陸交通、消防、工貿等行業領域安全監管形勢複雜嚴峻,產業園區、城市建設、農業農村安全風險很高,安全生產違法違規行為導致的生產安全事故總量依然較大,安全監管監察執法形勢依然嚴峻。

2020年,瀘州市應急管理局將增加具備專業知識的執法人員數量、提高後勤保障、提升執法人員整體能力水平,同時規範部分執法人員執法不文明,執法後不持續跟進,工作不閉環,不善於用法治思維解決安全執法中產生的矛盾和問題。

同時,瀘州市應急管理局將及時更新“兩庫一清單”,按計劃完成年度監督檢查執法計劃。結合實際完善危化、非煤礦山、工貿行業《重點企業重點關注問題清單》,摸清底數,緊盯重大隱患精準執法;制定《企業根源性問題查糾清單》,倒查倒逼,抓住根本性問題精準執法。制定實施安全生產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清單,進一步規範全過程記錄、法制審核和信息公示。

瀘州市應急管理局還將推進執法體系和執法能力現代化建設,確保年底全面完成鄉鎮片區執法中隊標準化建設。

省應急管理廳總工程師張勁表示,2020年瀘州市要深化重點行業領域安全風險防控和隱患排查整治,緊盯化工、煤礦、地下礦山、煙花爆竹等重點行業領域,全面排查治理安全隱患,嚴厲打擊各類安全生產違法非法行為。要加大暗訪督查力度,對前期排查出來的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和隱患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回頭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