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平:從寒門學子到經學大師

廖平:從寒門學子到經學大師

廖平:從寒門學子到經學大師

高仁斌|文

清代經學十分興盛,正續《皇清經解》共收錄了一百三十五人的著作、三百九十八部書。匪夷所思的是,裡面竟然沒有一個是四川人。因為當時四川地處偏僻,文化落後,清道光咸豐以前,四川還不知道有所謂的漢學者。直到一個叫廖平的人出現,這種尷尬的局面才終於被徹底打破。

廖平,初名登廷,字旭陔;後名平,字季平,號四譯,晚年更號為六譯。清咸豐二年(1852年)生於四川井研縣鹽井灣。光緒十五年(1889年)會試中進士,朝考三等,欽點為即用知縣,但廖以高唐親老,不欲遠出省外為由,請改教職,部銓龍安府(治所在今四處平武縣)教授,歷署射洪訓導,綏定府(治所在今四處達縣)教授,任中被劾免職。後繼任尊經書院襄校,嘉定(今樂山縣)九峰書院、資州藝風書院、安嶽鳳山書院山長等職。

早在唐宋年間,井研就是蜀中鹽絲產地,還是近代深井技術先河——“卓筒井”的發祥地之一。井鹽開採是一項十分龐雜的工作,需要的工種多達幾十個,同時也會帶動很多行業的發展,因此大凡古代開採井鹽的地區,經濟一般都比較發達。而廖平出生井研縣,其家世卻十分不濟,從從明遷川以來,時代為農,四百年間都沒有一個顯達的人物。

廖平的父親名復槐,幼時極為貧困,只能為人放牛謀生,後來改做小生意,又開磨坊,生活才稍能自給。咸豐十年(1860年),李、藍農民起義軍進至縣境,一時間謠言四起,鄉人紛紛逃避。廖平的父親率領全家逃到了仁壽縣的大願砦,自己砍樹割草,搭了一個茅屋棲身。兵退之後,一家人才又回到鹽井灣,在族人和鄉鄰的接濟下,重操磨坊舊業,慢慢的家庭條件有了點好轉,廖平才勉強得以進私塾讀書。私塾設在廟裡,他便與和尚搭夥。他的母親每頓煮飯時,總要盛一勺米起來,存放在別處,等積攢到一兩升了,便給他送來食用。夜晚讀書的時候,因為無錢置備燈燭,他便站在大殿上藉著幽暗的神燈讀書,直到深夜。到了冬天,大殿上風大奇冷,不能久待,他便坐在床上,用棉被裹腿,一手拿香,一手拿書,一邊吹掉多餘的香灰,一邊藉著香火的映照讀書,一個冬天過去,被頭上全是香灰燒的小孔。

家庭的貧困使廖平養成了極其儉樸的習慣。在尊經書院讀書的時候,書院每月都要發一些膏火津貼,但他捨不得花,將錢寄回家裡,孝敬一生勤勞、操持家務並積極支持他讀書的母親。因為書院的飯是免費提供,而菜是要自己掏錢的,於是廖平便很少吃菜,只以米湯下飯,所以在尊敬書院博得“廖米湯”的稱號。即便是後來中了進士,廖平也始終保持著原來的農家本色,家人子女都是穿著自家縫製的土布衣裳,平時飯食都是蔬菜,如果有客人來訪,則磨製豆花待客。這樣的生活習慣,如果是放在今天,估計是沒人受得了。這或許是因為,現代人放不下物質生活的享受,而廖平追求的卻是精神上的富有。比如:他在買書方面是從不吝嗇的,先後購書數萬冊,但求實用,不講版本。除此之外,廖平對親友、學生中有困難的,則是慷慨相助,人不償還,也不計較。

廖平一生致力於經學研究與傳播,除經學著作外,兼及醫術、堪輿,撰有《四益館經學叢書》,後又增益為《六譯館叢書》。1932年,為聯繫出版他的著作,準備親赴成都,不料剛走到樂山,就忽發大病,隨行的兒子廖成勵等,趕緊將他抬回井研縣,未抵老家,半途卒於河咡坎場,享年八十一歲。廖平一生做出了超越前人的學術貢獻,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經學大師,在中國近代學術界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廖平的經學思想,可以概括為“六變”,即:平分古今;尊今偽古;分大小;分天人;以六經六書皆孔子所作;以醫書通《詩》、《易》皆天學。在其治學過程中,廖平從來不盲從,不故步自封,不以已經取得的成就為滿足,而是不斷進行新的探索。他不惜一再推翻自己以前的主張而另闢蹊徑,以至於流於譎奇,屢遭人們的非難和攻擊。

光緒十三年(1887年),《今古學考》初出,新任學政高慶恩就斥責廖平新說為“寢樹藩籬,操末忘本,世儒之蠱”。就連對廖平有知遇之恩的張之洞也勸誡他說“風疾馬良,去道愈遠”。但廖平在學術是非問題面前,卻十分堅持己見,正所謂“吾愛吾師,吾尤愛真哩”。

三變之後,廖平遭受了更多的非難。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學政吳鬱生以“離經叛道”為由,革去廖平教諭之職。宣統元年(1909年),學政趙啟霖見廖平“‘三傳’同出子夏”之說,又以“穿鑿附會”,通令各書院不得聘請廖平任教。以至於在光緒三十年至三十二年(1904—1906)間,為形勢和生活所迫,廖平不得不回到井研縣東林場鄉下,以私人名義先後在高洞寺和青神縣的漢陽壩聚徒講學。就連在尊經書院同讀的好友,也對他的學說極不理解,甚至提出反對和諷刺。

著名學者章太炎評價廖平經學思想時說:“君之學凡六變。……其第三變最可觀,以《周禮》、《王制》大小異治;而康受於君者,則其二變也。”康有為受廖平思想的影響,並按照廖平的理論,寫成《新學偽經考》和《孔子改制考》兩本書,為變法提供了思想基礎。這一歷史事實,是有據可考的,光緒十四年(1888年),廖平應張之洞召赴廣州,居廣雅書院。康有為從沈子豐處得到廖平所著《今古學考》,已引為知己,於是到廣雅書院拜訪廖平。廖平示其新作《知聖編》和《闢劉編》,二人相談甚歡。康有為《新學偽經考》和《孔子改制考》兩本書的思想來源,就是廖平所作的《知聖編》和《闢劉編》。關於康說之來源,其弟子梁啟超也承認:“有為早年,酷好《周禮》。……後見廖平所著書,乃盡棄其舊說。”“有為之思想受其影響,不可汙也”。後來,張之洞致書廖平稱,康有為為廖平嫡傳弟子,梁啟超為再傳弟子。

不過有點意思的是,康有為對此卻很忌諱。光緒二十年(1894年),廖平曾致書康有為,表明自己並無意以康學居功,還希望與康“通力合作”;民國二年(1913年),廖平再次致書康有為,再度表示合作的意見。對此,康有為卻並未作出回應。

廖平一生從事學術和教育,數十年如一日。光緒九年(1883年),張之洞已改任山西巡撫,廖平赴京應試,專程到太原拜見張之洞。在席上,廖平說了一段話,頗能體現廖平人生的志趣。他向張說:“治一經比治一省難。苟《榖梁》有成,不羨山西巡撫。”彼時,廖平方治《榖梁》。

2019年5月11日於龍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