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武漢二中 千言難盡師生誼 萬語共敘同窗情

回眸武漢二中 千言難盡師生誼 萬語共敘同窗情

每當我回到武漢市第二中學,看到那漂亮的校舍,帶有空調的數字化的教室,現代化的地下體育舘,數字化的圖書舘,歺舘式的師生食堂等等,都會勾起我對許多往事的回憶。


我是1950年9月考進武漢市二男中的,被分配在初一(乙)班。自此,我從學生到留校任青年團專職幹部,到任語文教師,語文教研組副組長,教師黨支部書記,黨總支青年委員,抽調參加“四清”工作隊,一直到1966年6月,離開二中,調任武漢市星火中學黨支部副書記,在武漢二中的時間長達16年之久。因此,這些年來,二中的每一個變化,每一次發展,都深深地牽動著我。


回眸武漢二中 千言難盡師生誼 萬語共敘同窗情

武漢二中50-80年代的老校門。


剛進二中,給我的第一印象是破敗不堪。戰爭留下的痕跡歷歷在目,較完整的建築物只有進校門的一排教師辦公室。教室則是一排被飛機炸彈炸得從三樓直穿到一樓的空架子。地面全是碎磚亂瓦,課桌破舊不說,想擺平還要找磚瓦墊起來。屋頂和窗架都被燒燬了。


為了上課,屋頂鋪了層瓦,窗戶用蘆蓆擋著,這樣雖可以遮蔽風雨,但仍是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風是擋不住的。上課時麻雀在教室裡亂飛,嘰嘰喳喳吵得人心煩,不時還有鳥屎拉在桌上、身上。


回眸武漢二中 千言難盡師生誼 萬語共敘同窗情

至於環境,那更談不得了。緊靠中山大道的禮堂,完全被炸彈炸平了。除剩下的一個外樓梯和平臺,只有一堆亂磚碎瓦,雜草叢生,滿目淒涼,成了鼠、蛇的藏身之地。靠舊京漢鐵路和現在七一中學的圍牆內,有兩排防空洞,上面長滿了雜樹野草和蓖麻,這裡比較清淨 ,成了課後學生看書和遊玩的去處。


緊靠圍牆邊的大廁所,是一條大溝式的蹲坑,蠅舞蛆拱,臭氣熏天。前面有一塊空地,是生物老師的教學園地,地方雖不大,但在生物老師王昌麒的指導下,學生們在這裡做實驗、搞嫁接,學到了不少知識。


回眸武漢二中 千言難盡師生誼 萬語共敘同窗情

作者保存的照片。


靠近教學大樓頭上,就是學校的食堂,這是一個用木頭支起來,上面鋪上瓦的大棚子。廚房也很簡陋,也是個棚子,只是用蘆蓆圍了起來。兩個大灶,一個炒菜,一個蒸飯。洗菜是在一個大池子裡,菜根本洗不乾淨,經常吃出蟲子、蚯蚓,甚至大糞。廚師根本談不上衛生體檢,一個國民黨的老兵,老得只剩下了幾顆牙齒,炒菜時鼻涕、口水直流,一次竟把一顆牙齒也掉到了鍋裡,與菜一起端上了餐桌。當時伙食是外包給私人的,他們為了賺錢,連炒菜鍋裡都不放油,而是等菜好了在上面淋一層菜油,看起來油挺多,實則是一層浮油。


為此,同學們曾進行過多次抗議,有一次還將桌子掀翻了。後來在李成文校長的干預下,伙食才有所改善。


回眸武漢二中 千言難盡師生誼 萬語共敘同窗情

當時二中只有三十個班,每個年級五個班,學生來自全市四面八方,多為貧苦子弟,都是衝著二中這所公立學校學費較便宜。加之當時交通十分不便,全市也只有幾輛公共汽車,因此遠道來的學生多是住校。但那時連教室都是漏風漏雨的,哪裡還有寢室?


於是教室便成了寢室,白天上課,晚上把地鋪平,再把自帶的被褥鋪上,一個人挨著一個人,擠在一起暖和些,早晨起來把鋪蓋一卷,堆在教室後面, 即便是這樣也住不下。學校就利用被飛機炸燬的禮堂的外樓梯,用蘆蓆一圍,把雙人架子床沿樓梯擺放,就成了一間不錯的寢室。


回眸武漢二中 千言難盡師生誼 萬語共敘同窗情


後來政府把位於長春街的首義學校撥給了二中,一部分做了教工宿舍,一棟被炸壞了的二層樓,經學校稍微修繕,作為學生宿舍,這樣學生們才從教室裡搬進這個大筒倉似的宿舍,條件大大改善。這裡有一個澡堂,每週可供學生在這裡洗個熱水澡,這在當時已經是很奢侈的了。


最值得二中學生誇耀的是,在操場的西北角有一個30米×15米的小遊泳池,夏天每個班可以輪流在這裡上游泳課。二中那時的條件雖然十分艱苦,但這不僅沒有影響到教學,還培養了學生的艱苦奮鬥、勤勞儉樸的品質。


回眸武漢二中 千言難盡師生誼 萬語共敘同窗情

五十年代的老校長李成文。


二中當時的校長是李成文(後為湖北大學校長),他是個老革命,長期從事黨的地下工作,被捕過,坐過牢,殘破的手指甲是他坐牢受刑時留下的痕跡。他愛惜人才,懂得教育,他辦教育真正體現了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理念。他網羅了一批德才兼備的老師,如語文組的朱忱、鍾少衡,數學組的汪錦雲、肖玉蘭,理化生組的汪成範、陳英、王昌麒,外語組的鄧元貞、劉景炎,史地組的陳雲祥等等,他們都各有專長,對學生要求嚴格,又循循善誘。

對學生的教育,二中是開放式的,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那時學生的課外生活十分活躍,共青團、學生會,在學生中有很高的威信,在學生的政治生活、思想教育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那個年代社會上的政治活動很多,學生除了搞好本身的學業以外,還要參加許多社會活動,如:抗美援朝時參軍參幹,三反五反、審幹時負責看管受審查的“老虎”( 被懷疑有問題的教職工),參加五四年防汛抗洪,上堤搶險,大躍進時參加大辦鋼鐵等等。這些活動的參加,大大地提高了學生們的政治思想覺悟和組織能力,為他們以後踏上社會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回眸武漢二中 千言難盡師生誼 萬語共敘同窗情

二中的學生不讀死書,他們的許多知識,不僅僅是從書本上得來的,學生中的社團活動發揮了很好的作用。二中學生的課外活動十分活躍,學生們根據各自的興趣愛好成立了各種社團,有年級的,有全校性的,有劇團、詩社、樂隊、合唱團、各種運動隊等等。每天下午課後,操場上,教室裡,防空洞一帶,都有各類社團活動的影子。每到重大節日,社團都會舉辦各種活動。每年的元旦晚會更是熱鬧,學生們忙著砍柏樹枝,在教室門口扎牌樓,寫對聯,還互相評比,看哪個班扎得漂亮。有的在教室裡辦聯歡會,有的在操場上辦營火晚會,一直要鬧到深夜。


回眸武漢二中 千言難盡師生誼 萬語共敘同窗情

二中過去是一所男中,沒有女生,但有些活動又少不了女生,為此團委和學生會就經常組織與武漢十六女中的聯誼會。為了一些演出活動,還要“借” 十六女中的女生來參加。記得在初二年級時,我們自編、自導、自演了“青春之歌”和“黃繼光”,需要女演員,就只好求助於十六女中。在這兩個話劇中,我都扮演主角,那時的許還山演的還是配角(他後來竟成了著名演員,真沒想到)。


為了演黃繼光,我們到部隊去借槍支,借棉軍衣,得到了他們的大力支持。這兩場戲,在大禮堂(已修好)演出時,受到了師生們的熱烈歡迎和好評。直到今天我還在想,一群初中二年級的學生,能自編自演,自己組織化妝,籌措道具等一系列的組織工作,簡直不敢想象。當時的劇照被我保存了下來,交給學校,至今還掛在辦公樓二樓走廊的牆壁上,再現了當年的真實情景,顯得十分珍貴。


回眸武漢二中 千言難盡師生誼 萬語共敘同窗情

軍訓。


二中的體育運動,當時名聞全市,出了幾名運動健將,殷正德創下的百米短跑全國記錄,保存了幾年。每次全市的中學生運動會,二中都是團體總分第一,有一年的大中學生運動會,二中照樣得到團體總分第一,這可是二中最“牛”的事。這樣的記錄一直保持了多年。由於每次參加市裡的大型遊行活動和運動會,二中的學生都是穿著黑褲子、白襯衫,胸前縫了個用紅布自己做的楷書“二中”二字,這二字十分顯眼。

在一次活動中,分管宣教、文化工作的市委書記李爾重問:“這是哪個學校的?”被告知是二男中的,李書記說:“哦,是紅二中的。”從此,“紅二中”揚名全市。其實二中之所以紅,不僅僅是因為這兩個紅字,更重要的是它的教育思想、教學方法,始終貫穿著德智體全面發展,尤其是把德育放在第一位。首先教育學生學會做人。二中教學質量高,首先體現在德育上。


回眸武漢二中 千言難盡師生誼 萬語共敘同窗情

1965年歡送同學支邊赴新疆。


記得高考中,郭超人考試成績優異,但因家庭出身不好,沒被錄取。他一時想不通,出走了。李成文校長得知後,一方面派師生到處尋找,一方面到招生辦說明郭超人的情況,要求錄取。最後,李校長以一個老黨員的黨籍與校長的身份作擔保,經過反覆交涉才被同意錄取。這在那個以階級鬥爭為綱、唯成分論的年代,李校長是要擔很大風險的。


後來郭超人成了《兵臨城下》的作者,新華社的社長,中共中央委員,這些都與二中的培養,與二中教師不僅授業解惑,更重視育人、識人是分不開的。還有一些學生在後來的政治運動中受到不公正待遇,但他們堅守信念,始終堅定不移地堅持做人的原則,克服種種一切困難,最終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這都與在二中打下的堅實基礎分不開。


回眸武漢二中 千言難盡師生誼 萬語共敘同窗情


現在的二中己今非昔比,不僅學校的環境、教學設備、學習、生活條件等都發生了根本變化,為適應時代的發展,在教學理念上,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二中已是聲名遠播,歷屆高考成績都名列前矛,成了家長和學生慕名追求的名校。


但我總是在想,不管如何變,不管條件多麼優越,二中過去那種勤儉辦校、開門辦學,那種教書先育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理念是不能變的。願二中永遠是“紅二中”,為祖國送出更多德智體全面發展,德才兼備的可用人才。


回眸武漢二中 千言難盡師生誼 萬語共敘同窗情

1957屆畢業生1996年校慶返校合影,左三為巴忠人。


巴忠人,1935年生,1949年南下紅小鬼,1950年考入二中,在二中學習工作長達16年。60年代調離,後在政府部門任職,現已退休。


圖片為二中校友提供。


打撈江城記憶 鉤沉三鎮往事


回眸武漢二中 千言難盡師生誼 萬語共敘同窗情

武漢二中。姚光武攝


作者 巴忠人 人文武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