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性向來密不可分,無一不是幸福婚姻的必需品

不知為何,現在的人對婚姻的期待越來越高。

女人們希望自己的男人疼她、愛她、寵她、賺錢養她、事事理解她……

男人們希望自己的女人經濟獨立、貌美如花、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

在無數瑪麗蘇、傑克蘇式的幻想下,似乎每一個人都對自己的另一半列出了無數的苛刻的要求,對婚姻生活的期待也變得越來越夢幻,導致不婚族越來越多,離婚率越來越高。

愛與性向來密不可分,無一不是幸福婚姻的必需品

那麼,婚姻究竟是什麼呢?

婚姻不是實現階級躍升的跳板,不是穩賺不賠的情感投資,更不是和靈魂伴侶的真情相守,而是兩個人互相包容、相互攙扶共度一生的承諾。

我很喜歡張智霖對婚姻的譬喻,在某個綜藝節目中,他說婚姻並不是1加1等於2,而是0.5加0.5等於1,每個人都是不完美、不圓滿的,只有恰好遇到合適的另一半,才能達成圓滿。

愛與性向來密不可分,無一不是幸福婚姻的必需品

其實婚姻就像是太極,陰陽兩儀,彼此共融共生,才能實現和諧。

如果你始終覺得你自己就是個完整的圓,那麼別人就永遠無法融入你的人生。如果你選擇了婚姻,就代表你認同普世價值,決定遵守結婚契約。

就像民政局推薦的結婚誓詞所寫的那樣:

我們自願結為夫妻,從今天開始,我們將共同肩負起婚姻賦予我們的責任和義務:

上孝父母,下教子女,互敬互愛,互信互勉,互諒互讓,相濡以沫,鍾愛一生!

愛與性向來密不可分,無一不是幸福婚姻的必需品

婚禮裡離不開兩個話題,愛和性。而愛是婚姻最牢固的基石。

婚姻中的愛,不是想碰觸又收回的手,不是一見鍾情時的小鹿亂撞,更不是一時的激情四射,那些只是一時的荷爾蒙作怪。

如果你想在婚姻中一直保持著心動的感覺,最後得到的只會是一地雞毛。

婚姻中的愛,就像葉芝在詩裡寫的那樣:

多少人愛你青春歡暢的時辰,

愛慕你的美麗,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個人愛你那朝聖者的靈魂,

愛你衰老了的臉上痛苦的皺紋。

它是日久生情,是建立在彼此瞭解之上的相互包容,是無論貧窮富有都能堅定一生的無悔陪伴。

愛與性向來密不可分,無一不是幸福婚姻的必需品

有愛的婚姻,即便沒有性,也不會慘淡收場。

在前段時間大熱的電視劇《致命女人》中,劉玉玲扮演的80年代社交名媛席夢·格羅夫,前兩次婚姻都是為了財富,嫁給了自己不愛的人。唯獨第三任丈夫,是因愛結合。

本以為婚姻美滿的她卻在家庭聚會上收到愛人卡爾和年輕男人親吻的照片。

面對自己的同性戀丈夫,她毫不留情的處處針對,出軌、爭奪財產、籌劃著如何將他掃地出門。

愛與性向來密不可分,無一不是幸福婚姻的必需品

但卡爾愛她,不想離婚,所以對她百般遷就、處處忍讓,他能包容她的傲慢無禮、自以為是,甚至為她出軌打掩護,更曾為了她,割捨了他的同性戀人。

無論席夢•格羅夫在別人的眼中是多麼的討厭,但他始終覺得她是可愛的。

格羅夫雖然一心籌劃著將卡爾一腳蹬開,但當她得知卡爾患有艾滋病時,卻放棄了和小男友的國外之旅,陪卡爾走過人生的最後一程。

愛,讓原本互不相干的兩個人變成彼此最信賴的夥伴、最堅實的依靠。

可見,即便沒有性,如果有足夠的愛,兩個人也能相守一生。

愛與性向來密不可分,無一不是幸福婚姻的必需品

最悲哀的是無性也無愛,兩個人活活的埃過了一輩子。

不知在哪看到過一個故事,女人的老公在政府工作,正處在能否升遷的緊要關頭。女人懷疑老公出軌,就跑到他的單位大鬧一場,導致男人顏面盡失、升遷無望,最後落得個閒職度日。

在那以後,男人老實規矩了,兩個人成了別人眼中相敬如賓的和睦夫妻。在大家都羨慕女人時,她卻痛哭著說出實情:自從她大鬧過以後,男人再也沒有碰過他。

很大成程度上,無性,就代表沒有愛了。無愛,也就沒有性了。

愛與性密不可分,無一不是幸福婚姻的必需品。如果真的到了心灰意冷的地步,與其痛苦度日,不如干脆散場。

愛與性向來密不可分,無一不是幸福婚姻的必需品

其實,有性無愛、有愛無性、無愛無性的婚姻都是個例,都很少見。婚姻關係中,普遍存在的都是階段性的性與愛的不協調,兩個人嘰嘰咕咕,磕磕絆絆的將就度日。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夫妻雙方都沒有犯下不可原諒的大錯,多點時間相處,多體諒一下對方,兩人之間的關係就會更上一層。

我記得有一個夫妻間實驗,讓三對情感瀕臨破滅的夫妻每天都要有性生活,並要堅持一週,結果沒過三天,三對夫妻的感情就都轉好了。

愛與性向來密不可分,無一不是幸福婚姻的必需品

大多時候,我們都不善於去表達愛,明明想要一個擁抱,卻不自覺的把對方推開,明明想讓對方關心自己,嘴上卻說別理我。在這種情況下,也許簡單而又直白的性,就是增進夫妻情感的最好的催化劑。

由此可見,兩個人之間親密關係是解救婚姻問題的良藥。如實的表達,耐心的溝通,才是婚姻幸福的不二秘訣。

本文圖片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