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院士的採訪視頻全程流利英文,後悔自己當初沒學好英語

前段時間,中國國際電臺對高福院士進行了採訪,事情的起因在於網上有消息稱,高福院士曾說過,此次新型冠狀病毒並未存在人傳人情況。一時之間引發了大家的熱議,畢竟當前情況感染人數已經激增,人傳人現象也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倘若高福院士真的說過這句話的話,對於他目前在學術界的身份地位一定是有不利影響的。

後來高福院士在接受電臺採訪的時候,也明確表示自己從未說過病毒不存在人傳人現象。今年一月初,高福院士就已經與我國多位專家就病毒問題展開了討論,並且當時幾位專家也達成了一致意見:此次病毒存在人傳人現象,需要額外加預防。

高福院士的採訪視頻全程流利英文,後悔自己當初沒學好英語

這次採訪比較特殊的是,高福院士全程用英文與記者交流。高福院士的英語水平肯定是不低的,早在新冠疫情剛剛出現的時候,高福院士便已經在國際知名期刊上發表過了一篇論文。整篇論文是全英文的,也間接證明了高福院士的英語水平。

看了高福院士的採訪後,很多網友表示自己由於英語水平比較低,全程只能靠看字幕來理解院士所表達的意思。目前,英語這門科目存在著很大的爭議。這個爭議最初起源於浙大一位教授公開表達了自己對英語這門科目的看法,這位教授稱終於擠佔了同學們的大部分學習時間,應當考慮把英語剔除或者是變為選修。但是,看了高福院士的採訪視頻後,小編心裡有以下幾點感觸:

高福院士的採訪視頻全程流利英文,後悔自己當初沒學好英語

一、英語還是很重要的,尤其對於將來有意向從事學術研究的人

在本科期間,大多數同學只需要學習兩年的英語,但是如果將來有讀研意向的同學,無論是保研還是考研,都需要保證自己的英語水平足夠高。很多考研學子正是因為英語這門科目拉低了總體分數。讀研之後,我們要做各種學術研究,閱讀大量的國外文獻。很多人覺得如今科技水平這麼發達,翻譯軟件眾多,讀英文文獻為何還要靠自己翻譯呢?

高福院士的採訪視頻全程流利英文,後悔自己當初沒學好英語

科技再發達,翻譯軟件再靠譜,也很難完全翻譯出最理想的效果。因此看英文文獻還需要我們自己大致的閱讀原文,並理解其中的意思。成為學者之後,難免也要出國進行學術交流。如果那個時候的我們還不能夠說一口流利的英語的話,也會造成很多不方便。並且英語學好不僅僅是對我們在學術研究方面有幫助,對於我們未來的職業發展,出國留學旅行都有有利的因素。英語能力強,意味著未來我們能從事的就業面就很廣泛,還能夠進入外企就職。外企的薪資待遇高,各方面的福利待遇都還不錯。如果自己學好英語,也能夠增加自己未來的就業選擇面,那未嘗不可呢?

高福院士的採訪視頻全程流利英文,後悔自己當初沒學好英語

二、造謠沒有成本,但我們還需謹慎

在疫情期間,我們會經常在網絡上看到很多危言聳聽的消息。這些消息中有真有假,我們需要自己加以辨別。現在的網絡很發達,各種各樣的消息都有,但並不是所有的消息都是準確的。當我們無法確定消息的真假時,千萬不要進一步對外傳播。高福院士從一井開始到現在,從未說過不存在人傳人的現象,但仍然有好事者扭曲高福院士原本的意思。

網絡是一個公開的平臺,每一個人都有在網絡上發言的權利。但是擁有權力並不意味著我們我們可以濫用這一權利,當造謠的人太多時,我們很難做到追究每一個人的責任。有些人在現實生活當中不敢發言,但是在網絡上卻像變了一個人,對別人大家指責和謾罵,絲毫不考慮他人的感受和後果。或者是在網上散播謠言。真正的謠言止於智者,每一個人也都應當遵守最基本的社會交往原則。

高福院士的採訪視頻全程流利英文,後悔自己當初沒學好英語

三、無論是英語還是漢語,都值得被推廣

前段時間李蘭娟院士全程用中文為國外專家授課,鍾南山院士以及高福院士在接受國際媒體採訪的時候可以說出一口流利的英文,其中還包含了很多專業性詞彙。語言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文化,如今國與國之間的文化交流越來越密切。因此,不管是英語還是中文,都值得被進一步向世界推廣。語言之間也不分高下,不過度推崇,不過度貶低,這才是我們對待語言最正確的態度。

你看了高福院士的採訪視頻嗎?你覺得英語這門科目需要被進一步弱化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