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抗疫,家長怎麼與孩子溝通效果更好?

鄉村蠟燭


因為疫情,孩子不能開學到學校上課,在家學習,家長因為行業問題,宅在家,很多寶媽或希望趁這個難得的陪伴時間,多跟孩子溝通,但又發現溝通效果不好。

家長怎麼與孩子溝通效果更好?家長與孩子怎麼溝通,是一門值得用心學習的學問。溝通的好能改善親子關係,溝通的不好,孩子會產生逆反心理。

一、先通情,再達理。

孩子因自己養的一條小金魚死了而傷心不已不停地哭。爸爸走上來說:“別哭,不就是條金魚嗎?爸爸再給你買十條。”孩子聽後哭得更厲害了。這時,孩子哭的不僅僅是金魚的死,更是因為他的情緒不被接納和理解。如果爸爸這時候能告訴孩子:“我和你的感受是一樣的,失去一個好朋友是會很難過。”這樣,孩子或許會更好地面對現實和自己的感覺。

小結:孩子什麼感受,父母沒有權利去定義,那是孩子自己的感受,需要我們去尊重。在任何情況下,父母都應該先試著深入孩子的內心,去體驗他的情感和思維,再進行下一步的溝通。

二、接納情緒,承認願望

當我們必須拒絕孩子的某項要求時,至少我們要承認孩子內心的願望,並提出這種訴求和權利,這樣,會讓孩子更好地接受我們的建議和要求。

三、多描述,少評價

當孩子飯前用嬌嫩的小手幫我們準備好餐具時,我們誇他“太棒了”,意味著他以後不幫著做就是“不棒”。長久下去,孩子會更關注我們的誇獎,而不是自己做了什麼。如果我們只是客觀地描述事實:“桌子擦得真乾淨,碗筷擺放得真整齊”,那孩子腦子裡再現的是做過的行為,能幫他將來做好同樣的事。表揚或批評都要儘可能的具體,結論性的評價往往會讓孩子產生錯誤的自我認知。因為幼兒認知能力、思維能力有限,往往會以父母對他的評價來評價自己。

四、少禁止,多啟發

為孩子制定規則或提要求時,重要的不是去禁止或證明孩子錯了,而是告訴孩子如何做是對的,這會讓孩子覺得,父母是在明確規則和傳授知識,而不是在否定和批評自己。

五、關注反饋,注重效果

跟孩子溝通的時候,孩子想表達什麼比我們想說什麼要重要。

在和孩子的交流互動中,父母常常不忘“言傳身教”。而與此同時,父母又往往因為熱衷於“言傳”,忽略了“身教”,殊不知“身教”才是“言傳”的基礎和有力保證。你讓孩子多讀書、別老說玩手機遊戲,你自己首先要放下手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