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了!原創設計+超低延遲,OPPO Enco W31 想幹掉“山寨真無線”

用一個詞來形容近幾年的隨身音頻產品市場,我想“蝴蝶效應”這個詞再適合不過了——手機產品出於內部堆疊、天線設計等因素逐漸去掉 3.5mm 耳機孔之後,傳統的有線耳機市場在普通消費者的使用環境裡就銳減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藍牙耳機的風靡。而傳統的藍牙耳機形態也在這些年進化出了“真無線”這種佩戴更方便、更“無感”的品類,一時成為消費電子市場裡最熱門的“香餑餑”。

和傳統的耳機產品所不同的是,真無線耳機這個品牌率先由手機廠商挑起,迅速培養並裹挾了整個市場,攪動整個行業震盪不安——所有人都意識到一件事情:消費型隨身音頻的市場空間主導權已經從音頻廠商的手裡轉到了手機廠商的手裡,而手機廠商還在用傳統音頻廠商們難以觸及的“產品思維”締造著新形態、新品類的持續演進。

手機廠商搶奪音頻市場話語權的方式之一,便是在手機新品發佈的同時配套發佈與其搭配的真無線耳機產品。4月13日,OPPO 在其性能向旗艦手機產品 Ace 2 的發佈會就同期公佈了一款 OPPO Enco W31 真無線耳機——如果你回溯一下 OPPO 曾經發售過的真無線耳機產品,你就能看出這樣的一條清晰的“時間線”:和 Find X 系列一起發佈講求設計感的OPPO O-Free;和 Reno 3 系列一起發佈了兼具時尚氣質和優質聆聽體驗的OPPO Enco Free。而這次跟隨 Ace 2 這樣講求性價比、強調遊戲娛樂特性的旗艦規格產品,同期登場的是這款強打 94ms 低延遲特性和299元親民價格的OPPO Enco W31。

是的,它推出的每一個產品都和同期登場的手機“氣質相符”:像是這一次的OPPO Enco W31,就與 Ace 2的用戶人群“高度匹配”——他們擁有一部遊戲性能強悍的手機,不希望在玩遊戲的時候感受到傳統真無線產品常有的“聲音延遲”、“聲畫不對位”的糟糕感受(甚至這會導致他們被罵豬隊友);而同時,Ace 2 相對“性價比”的定位又決定了這群用戶可能不會花上1、2000元購買一部高檔真無線產品。怎麼辦?做一部價格親民、核心功能絕對明確、完全服務於遊戲性能玩家的低延遲產品成為了 OPPO 這一次的“有的放矢”。

驚了!原創設計+超低延遲,OPPO Enco W31 想幹掉“山寨真無線”

驚了!原創設計+超低延遲,OPPO Enco W31 想幹掉“山寨真無線”


無線音頻的新“挑戰”——連接和延遲

和有線耳機的核心賣點在音質上所不同的是,真無線產品出現的這幾年裡,困擾用戶的一直是“連接”和“延遲”這兩個關鍵詞。“連接”很好理解,畢竟這是無線產品,比起有線耳機沒有無線收發問題的困擾,真無線耳機的誕生初期可是有大量的產品被消費者吐槽過其“卡到懷疑人生”的糟糕體驗:一到機場、火車站甚至商場這樣無線信號複雜的地區,整個耳機的聲音就開始斷斷續續,完全沒有辦法正常聆聽。這跟早年真無線耳機的藍牙技術只能做到先傳到一隻耳機、再從一隻耳機傳到另一隻耳機的“轉發式結構”有關係——本身耳機的無線功率就小,又要收又要發,還有一路無線信號要穿過你的腦袋,一有其它的WLAN或是同頻率無線信號干擾,自然就會處於一個令人崩潰的使用狀態。而這種狀態影響的局面已經不是耳機“好不好用”,而是“能不能用”。

與之產生的另一個副作用就是“延遲”:因為藍牙信號從手機先要發到一隻耳機、再從一隻耳機發送到另一隻耳機,這冗長的接力式收發的過程所耗費的時間,已經足以讓消費者產生了“聲音和畫面不對位”的感知。我相信正在看文章的大多數早年真無線耳機的用戶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看個電影吧,怎麼感覺演員的口型都說完幾個詞了我這才聽到臺詞;玩個遊戲吧,怎麼我都死掉了才聽到被KO的音效。這樣的使用體驗,實在是太糟糕了,它直接影響到了真無線耳機產品的“可用性”。

其實廠商早就注意到了這件事情:在上次 OPPO Enco Free 的媒體溝通會上,OPPO 自己公佈了一份關於真無線耳機的用戶調研數據,消費者最在意的特性位列第一的就是“延遲”——因為這已經關心到能不能用的問題;音質則區居其次,頂多只是“好不好聽”。而長久以來,受限於真無線產品的成本限制,300元以下的真無線產品更多強調的是“有沒有的問題”而不是“好不好”——不少手機廠商也推出針對於低價入門用戶的真無線耳機,但更多的只是“有真無線功能”而已,頂多再利用自己的在無線領域的優勢,把連接的穩定性做得比音頻廠商或是某些山寨品牌好一些,至少不會一直“跳針”。

但你要說低延遲這樣的特性,大部分的產品還是隻能做到600元以上的產品裡——畢竟從芯片的選擇、連接方式的選取以及無線設計的難度,這都要成本。而這也成為了普通用戶選擇真無線耳機產品最大的“攔路虎”:與其買一部讓我聽著“難受”的低價入門真無線產品,不如讓我做個“等等黨”,等等這些體驗良好的產品降價。

驚了!原創設計+超低延遲,OPPO Enco W31 想幹掉“山寨真無線”

OPPO Enco W31 就是這樣的一款讓“等等黨”們終於等到了的平價真無線耳機。重點是……我真的沒有想到,OPPO 居然給它定了299的價格。一款支持藍牙5.0、雙路傳輸、最低94ms延遲、外觀設計一點也不像 AirPods、做工看齊600檔產品的真無線耳機,還是OPPO的品牌,只要299,只要299。


驚了!原創設計+超低延遲,OPPO Enco W31 想幹掉“山寨真無線”

驚了!原創設計+超低延遲,OPPO Enco W31 想幹掉“山寨真無線”

擺脫低價真無線的“山寨”宿命,從原創設計和技術家底開始

如果你把它和市面上300元檔位的真無線產品放在一起比對一下的話,你就能立刻發掘它的“與眾不同”:和一大堆不知道是 AirPods 哪個遠房親戚的產品們比起來,這個獨特的“粉餅盒”設計獨樹一幟,而且完美的表示了自己來自 OPPO 這個曾經的高端影音品牌的身份——我不需要“借鑑”人家,因為我自己本就家底殷實。從電池盒到耳機本體的上乘做工,你說他賣500塊錢我也信。近年玩“花式營銷”成癮的OPPO給這款耳機的三個配色起了特別後現代的名字:被表「白」、敢自「黑」和真愛「粉」,亦是從傳播上就試圖親近很多可能是第一次接觸真無線耳機的年輕用戶群體。

驚了!原創設計+超低延遲,OPPO Enco W31 想幹掉“山寨真無線”

低延遲是 OPPO Enco W31 最強調的部分,這一次它做到了配合 OPPO Ace 2可以達到 94ms的全鏈路延遲。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在非常考驗感知體驗的影視劇集和遊戲場景裡,可以做到基本同步的聲音表現,已經可以非常接近於電視播出時的技術標準——想當年,我在電視臺做直播時有個重要的準備工作,就是利用延時器將音頻和視頻調節至口型同步的狀態,以免造成“播出事故”,而 W31 的這一指標已經非常接近高標準的電視播出指標。

為了實現這一低延遲的達成,OPPO 一貫採樣的方式是“軟硬兼施”——一面是在耳機端使用支持和手機同步雙路連接、無需再“轉一道”的雙ARM內核架構藍牙芯片(來自於BES恆玄,和OPPO Enco Free同款)。另一方面在手機端做優化:利用手機廠商先天優勢,直接針對部分頭部手機遊戲(如:和平精英、穿越火線、王者榮耀)做手機端的優化,大幅優化了之前延時場景的“重災區”遊戲的體驗。

而且有一點需要提醒的是這個“94ms”的標準是全鏈路延遲。市面上某些低價真無線耳機標註延遲非常短,只有60-70ms,但買回來之後聽起來卻又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聲畫不對位的狀況和延遲非常明顯。那是因為這些產品的標註做了“偷換概念”的動作,它標註的是耳機端的延遲。OPPO Enco W31 的耳機端延遲只有 47ms,但在宣傳上還是主推94ms 的全程延遲,“本分”品牌的傳播原則,可見一斑。

OPPO 在宣傳中也強調 94ms的低延遲特性是和 Ace 2 搭配的結果,但在我實際的使用中卻發現,不僅和 OPPO 的手機搭配有非常不錯的延遲表現。和其它部分品牌的手機搭配,也能有基本同步的音畫指標,它對手機端的配套的“挑剔程度”並不高——也就是說,如果你手上沒有OPPO的手機,它也能實現非常不錯的低延遲聆聽效果。這就讓它299元的價格又“超值”了一檔——畢竟很多耳機只能在自家品牌的手機上實現低延遲效果,而在我們的測試中,不少支持藍牙5.0的手機產品都能用不錯的低延遲體驗。這其實算是變相搶了別的第三方品牌真無線耳機產品的市場吧?

驚了!原創設計+超低延遲,OPPO Enco W31 想幹掉“山寨真無線”

影音起家的OPPO,自然不會對音頻產品的“聆聽”本質視而不見

前面提到過,OPPO Enco W31 有超出市面普遍300檔產品的原創設計和優異做工,音質聽感的部分也和之前的OPPO音頻產品一樣不必擔心——儘管它只支持到 AAC的協議,並不支持等級更高的 AptX(這和用的不是高通的解決方案有關),但配合聽感還是相當不錯的,沒有過多的高頻毛糙和數字壓縮感。整體聽感上甚至比 Enco Free 相對中正平和的聲音更“抓耳”——尤其是高頻的延展和低頻的力度。OPPO Enco W31的調音是明顯的流行向的,甚至帶一點V字形的調音感,這對大部分普通用戶來說是討喜的。

OPPO Enco W31 具有兩種聲音模式:均衡模式和動感模式,可通過長按左耳切換。而即使是均衡模式,低頻的量級也算是相對比較豐富的那種。但 OPPO Enco W31沒有一味的加重低頻削弱中高頻的表現,這點不錯。我個人會比較喜歡均衡模式的聽感。而低頻就得到了明顯加強的動感模式,應該是特別喜歡動次打次刺激聽感用戶的最愛。豐儉由人,隨你選擇。

OPPO Enco W31 的外觀和做工的確是沿襲了OPPO一貫的風格的,就是那種現在給你講這貨599你也會信的那種。圓潤的圓形外觀、嚴絲合縫的電池盒和耳機本體工藝,一點也不會讓你有山寨感的設計組合,比起之前某些品牌的產品第一印象的確更好。耳機從之前的半入耳式變成入耳式,其實佩戴的緊實程度和物理隔音的被動降噪提升了(OPPO算是比較重視佩戴的廠商,上一代 Enco Free 儘管是半入耳產品也可以更換耳塞套,形成類似於入耳式的佩戴緊實度,這點細節很不錯)——當然有人不喜歡入耳式,這就看你自己認可的佩戴舒適度了。

電池盒的結構簡單,但開合順暢做工上乘,不過沒有無線充電功能,只能通過 Type-C 有線充電。官方宣稱有3.5小時的單體聆聽時間和15小時合計使用時間,續航相對一般。電池盒的防水防塵等級支持IP54。

其快速配對快支持 ColorOS 7.0 及以上版本的 OPPO 手機(目前A系列、Reno2Z、R15除外)。之前有用戶提過是否可以支持別的手機也有連接動畫和電量顯示,聽起來跨品牌支持挺不可思議的,但OPPO卻想到了這點:OPPO將在今年6月開放一項已經開發好的“音頻互聯協議”,促進不同品牌的智能耳機和不同品牌的手機之間互聯互通,首批開放功能包括快速配對、耳機及充電盒電量等。若是有了這項功能的支持,OPPO Enco W31 就更像是一款“平價殺手級”的真無線耳機產品了。

驚了!原創設計+超低延遲,OPPO Enco W31 想幹掉“山寨真無線”

從“性能機配塞”到“入門新標杆”,OPPO Enco W31 的角色新轉變

OPPO Enco W31在發佈會後得到了非常多消費者的關注,有趣的是他們其實不把它看成是“Ace 2 配塞”——更多的其它品牌手機的用戶把它列入了300檔 TWS 的選項之一,因為這價格定得實在是太超出意料了。通常意義上大家把399元當成是真無線耳機的“低價分水嶺”,這個檔位的一線品牌產品大概是什麼樣子的,其實網絡受眾們或多或少都有基本認知的。

這時候出來了一個曾經的高端影音品牌推出的299元產品,所有人都想一睹究竟:原來299的產品外觀可以做得不那麼像蘋果山寨品的,原來299的東西做工也可以很不錯的,原來299的東西也有雙耳直連和低延遲的——這些,構成了它在發佈之後大量詢問意向的主旋律。

如此看來,與其說 OPPO 給自家的遊戲性能向手機做了個“配套產品”,不如說它已經在試探平價真無線產品的“步道之路”。一部給第一次接觸真無線耳機的入門型用戶設計的產品,是否只能是“聽個響”“公模設計”的粗陋產品?還是可以有設計、有聽感、更有解決第一可用性問題的低延遲特性?很明顯,OPPO Enco W31 給出了一個完整的答案。

驚了!原創設計+超低延遲,OPPO Enco W31 想幹掉“山寨真無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