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迭代之後的殲10C,僅更換國產發動機,意義卻遠超殲20

除卻經濟實力之外,軍事力量的強弱,也決定了一個國家在世界列國中佔據著什麼樣的位置。海、陸、空三大軍事體系都是評判一個國家軍事標準的重要指標之一。

更新迭代之後的殲10C,僅更換國產發動機,意義卻遠超殲20

建國初期我國的空軍體系尚不完善,在多年的努力之下,我國在空軍力量的發展上,有著質的飛越,也為我國領土上空築起了牢不可破的藍天長城。其中具有代表意義的戰鬥機型要屬殲10系列。殲10A是這個系列的早期型號,它的誕生解決了我國從無到有,可自行設計生產三代戰機的問題,然而它存在的問題也不少。

從性能上來說,殲10A雖然善於空中作戰,能夠完美完成空中截機的任務,但由於它的載彈量小,對於海、陸兩地的作戰能力相對薄弱,所以不斷改善其缺陷,也是當下的重任之一。

更新迭代之後的殲10C,僅更換國產發動機,意義卻遠超殲20

殲10系列的機型已經註定它無法走其它戰鬥機種的路線,畢竟改動機體的難度非常大,如果非要強行更改,就相當於重新設計飛機,那麼殲10系列存在的意義也當蕩然無存。在保留機體的前提下,只能從機載雷達、導彈等方面入手。

殲10c的誕生,解決了這個系列的固有問題。它沿用了殲20的全數字化操作系統,加裝有源相控陣雷達。這一先進的配件,為殲10C提供了非常完美的作戰能力。 再加上殲10c擁有發射新型對空導彈的能力,在針對中近距離的作戰時,對於海、陸、空三面的精確打擊能力都有顯著提升。

更新迭代之後的殲10C,僅更換國產發動機,意義卻遠超殲20

除此之外,殲10c最大的改動就是換裝了性能更好的國產渦扇10A發動機,整體的機動水平和可靠性也明顯增加。在一些人眼中,殲10c不過是更換了國產發動機而已,在全球空軍進入隱身化的時代,殲10c的作戰武器著實不夠先進,與殲20或其它新型戰鬥機相比,殲10系列早該淘汰。

更新迭代之後的殲10C,僅更換國產發動機,意義卻遠超殲20

殲20系列作為我國空軍的王牌部隊,擁有高隱身性、高態勢感知以及高機動性能的作戰能力,是世界最先進的第五代隱形戰機,它確實擁有殲10c不可比擬的絕對優勢。

然而每個機種存在的意義都有不同,殲20為代表的新一代隱身飛機,轟K為代表的中遠程轟炸機,殲11系列的重型制空戰鬥機,殲10c為代表的多用途戰鬥機,都在各自的位置上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位置。

更新迭代之後的殲10C,僅更換國產發動機,意義卻遠超殲20

況且一款武器是否過時,不能僅與最先進的典型案例相比,就下判定。機型的研發和投制,是根據當代國情需要,以及戰略部署下進行,而非越先進的武器,就越要大規模生產。

殲10c作為典型的美標三代半戰鬥機,它是多用途戰鬥機型的典型代表。在眾多自制的三代半戰機中,殲10c是極具威懾性的高實力派戰鬥機,也是中國空軍目前性能最優的主力戰機。

更新迭代之後的殲10C,僅更換國產發動機,意義卻遠超殲20

對於殲10c來說,它的作戰使命就是執行突擊任務,奪取制空、制海、制地權等重要任務。與其他類型戰機組建成一個信息化完善的空軍作戰體系。從這一點來說,殲10c完全稱得上完美。

我國空軍一直致力於實現"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的戰略目標。殲10c戰機的出現,能夠輕鬆應對深入敵空的突擊任務,能守能攻,實現攻防兼備的戰略目標。

更新迭代之後的殲10C,僅更換國產發動機,意義卻遠超殲20

對於中國空軍來說,它完成了我國在國際上,從一個擁有空軍部隊的國家,完美轉變為空軍大國的實質性突破。這種里程碑式的突破,也絕對是殲20無法與之相比的。

以殲10c為代表的高端裝備的列裝只是一個開始,升級裝備是提升戰機整體作戰能力的基礎,也是為將來的空軍發展打下根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