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雲遊博物館?廣州數字創意企業將打造智慧文博

信息時報訊(記者 陳川)4月27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T.I.T創意產業園舉辦廣州市第90場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 “創意廣州,同心戰役”專題)。廣州市文化創意行業協會、廣州創意產業協會等多協會負責人和多個文創企業負責人參加發佈會,介紹了廣州文化創意設計行業積極應對疫情衝擊、推動行業發展的情況。

廣州數字創意企業計劃打造智慧文博

廣州凡拓數字創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王筠在會上表示,廣州市文化底蘊濃厚,數字創意行業高速發展。新冠疫情爆發後,在廣州市委市政府的積極領導下,相繼發佈文化專項資金支持、文化企業復工復產支持等一系列有效扶持行業發展的舉措,促使數字創意企業在逆境中獲得更多發展機會和可能性,行業優勢更為明顯。同時,疫情激發了線上“雲觀展”需求,為數字創意發展找到了新的發力點。 近年,凡拓創意建設落地的廣州國家檔案館、廣州粵劇藝術博物館、廣州電力展示館等展館,綜合運用了VR虛擬現實技術、全息成像、體感互動、3D可視化等前沿的多媒體技術,助力文化、文博等領域,煥發其特色魅力。在文化科技+黨建上,凡拓創意還為越秀區黨群服務中心打造的沉浸式越秀黨史學習體驗區。 王筠透露,接下來,凡拓創意將投入研發以“大數據3D可視化”為核心的數字產品,藉助“AI+大數據”, 提供更具功能性的應用解決方案,將其應用到城市文化領域,助力智慧黨建、智慧文博建設,形成實時文化管理數據庫,快速提升創新文化傳播的廣度和深度。

廣州大新工藝美術產業園將於今年下半年動工建設

“疫情期間,工美公司積極推進廣州大新工藝美術產業園建設,打造廣州首個以工藝美術與文化創意為主題,集傳統活化、文創升級、產業融合於一體的產業園。園區計劃今年下半年動工建設,明年下半年開始運營。” 廣州市工藝美術總公司副總經理王志華在發佈會上透露。

據悉,工美公司隸屬於廣州輕工集團,是一家有著65年曆史的公有企業,一直致力於廣州傳統工藝美術的和發展。近年來,工美公司不斷探索傳統工藝與文化創意融合發展的新模式,積極推動傳統活化與文創升級,線下在白雲山、永慶坊、白雲機場等城市窗口設立文創體驗店,線上通過抖音、直播、非遺VR等形式,加大對文創產品的宣傳推廣,形成持續的傳播效應。

王志華介紹,工美公司以中華老字號“第一福”品牌,分別與陳家祠、廣東粵劇院、白雲山風景區、白雲機場、永慶坊等文化單位和城市窗口開展合作,共開發文創產品超過300款,實現年均收入1000萬元。“受到疫情影響,廣州旅遊業受到嚴重衝擊”,王志華說,為應對疫情衝擊,工美公司與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翟惠玲、廣彩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譚廣輝、手工打金省級非遺傳承人王永清等合作開發了《衝鋒向前》、《抗疫英雄》、《勝利在握》等8款抗疫主題文創產品,為抗疫一線加油打氣。

王志華還透露,疫情期間,工美公司與廣州創意產業協會等單位策劃第三屆“第一福”廣府文化創意設計大賽,挖掘廣州景點、文化街區、非遺項目的文化資源,面向社會徵集具有本土特色、文化內涵與實用價值的文創作品,讓文化融入生活,讓文化活起來。

疫情期間T.I.T創意園為企業減免租金近1100萬元

本次新聞發佈會舉辦場所T.I.T創意園,集聚了互聯網+生活、互聯網+服裝、互聯網+創意文化等優質企業,創意園項目現由廣州新仕誠企業發展有限公司開發運營管理,會上,該公司黨支部副書記劉思伶介紹,現有入駐企業130家,包括屢獲國際國內設計大獎的文創企業哲品家居和樹德生活等文創企業、上市企業騰訊的微信全球總部、拼多多、香港梁志天設計集團的華南總部或研發中心等,新三板企業科技新媒體“愛範兒”等,獨角獸或未來獨角獸企業“藥師幫”、“V大夫”企業等。2019年園區帶動產值約180億元,稅收約達12億元。就業人數也由改造前的1400多人增加至4000多人,形成以軟件研發、創意設計為主的高端人才聚集地。

劉思伶表示,疫情期間,園區響應政府號召,對園區線下商業店鋪、實體經營的中小微企業等減免租金近1100萬元,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同時,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園區提供精準服務,有效助力園區企業復工。比如,與戰略合作伙伴智聯招聘共同舉辦網上退伍軍人再就業專題招聘;對接金融機構,為受疫情影響造成現金流緊張的中小微企業提供便捷快速的資金渠道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