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有良木

花瓣雨圖志原創文字圖片

1。

看某本書的題目(有些女孩,吟了不該吟的詩),女子在小的時候,詠題詩詞時,大人看出了長大後的心性。“薔薇似玫瑰而小,會攀爬”。小女孩應“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父曰;必失行婦也,後竟如其言。因好女孩怎麼可以告訴別人自己內心的失序和不寧。女子內斂確實是內涵的氣質和韌性。心態失衡的時候,脆弱是不易讓旁人知道的。包裹起來的情緒像柔和的珠粒,年輕而蘊澤。最好就是感覺,說不上來的感覺,沁在身心裡的感覺。自己讀時,卻覺得是很好的女孩和詩。花的生長沒有在時間的生長裡規規矩矩,而有自己的性格、模樣和外型。依著自身的樣子自由生長,爛漫而美麗,縱橫卻是最好的。


2.

“初,裁衣之始也。”文字學的書上如此解釋,出自(爾雅)第一句。初,為何用裁衣來寓示,人類的第一件衣服是有心的開始,是文明的開始,是人之成為人的開始。我想來,也是想法、心靈和手扶應共用的開始。


3.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中的一句,嫌隙雖深,對方仍會想及我,必然因為我極為精彩的緣故。也因初生的桐葉那麼好,好的足以有氣度去欣賞仇敵。琢磨起來,嫌隙不過是些成見。道不同無法並同的兩個人,在唸舊的場景卻是可以用氣度化之。而真正無法化之的,即便站在陽光和溫暖面前,也依然會陳訴嫌隙而舍卻初引。


書中有良木

4.

“玉想---只是美麗起來的石頭”。玉美麗起來,是它變得有了色彩和光潤。最美麗的玉應是她的故事讓人有了遙遠的遐想,她的深邃承載起了略有神話的典故。我想,就是雕琢的石頭,若是玉石,放在手裡放在眼目也是斷然的不同,不同於普通。我總覺得,玉是歲月一樣的悠深,歲月是玉一樣的懷真。


“玉是得道的石頭”,物件沾了人的靈性和自然的靈氣,就有了某種玄想的生命和感知。物件的生命很長遠,長遠到可以凝聚許多的山川歷史和山河歲月,人世變換和人情冷暖,這便是玉的修行。也源於溫靜和內斂是玉的本質,才會得道。


“木石世界的深情大義是我們凡人的世界所不能盡知的”。深情大義是自然的情懷,人的身體尚會變壞和變質,而玉石便會庇佑和她靈犀相同的人。深情大義也是玉的品格和正氣,不受外邪侵擾。我想,它的深情大義也盡在自然之中,自然的自然生長之中,生於自然,歸於自然。


“道家以目為銀海,以肩為玉樓,想來仙家玉樓連雲也不及人間一肩可擔道義的肩胛骨為貴吧?愛玉之及,恐怕也是返身自重吧?”愛玉之人數不勝數,玉一樣的品格卻是稀世之人。其實,自重如詞,若能體會,已經是難得,那便是有一顆度量自己的心。一個人可以度量自己,已經是善良的人。再貴重的心,再貴重的身份,而道義卻是很重很重。


5.

“替古人擔憂--千古文人,際遇多苦,但我獨憐蔡姬”。擔憂,來自了解了對歷史的遺憾和不公帶來的強意識的共鳴感受。因為歷史本身是很深厚的。對於現代人的想法來說,也就是無事生愁。倘若是思維裡有著和自己某種關聯的,哪怕是遙遠的遐想,也會泛起一絲的擔憂。而被懷念的古人,往往有著深刻的意義或深切的回憶。“古人”這個詞,在我的感覺裡,許多時候,不是作古的意思像一種象徵或是流傳。


書中有良木

“獨憐菜姬”其實我並不喜歡這個詞,顯得蒼白又無力,遠不如兩句正直的語言去闡述黑白,遠不如良聲,也遠不如沉默。

“在偉大之後,渺小是怎樣的難忍。在輝煌之後,暗淡是怎樣的難受。在被賞識之後,被冷落是怎樣的難耐。”這就是起落。我相信,起落對有的人來說,如消失掉的生命,如消失掉的志氣,如消失掉的自己。許多時候,都不必談寬慰,遺忘就是重生。


6.

“原來,他們舊學底子那麼好---他們自己讀了許多文言經典,卻叫我們只讀白話文?害我的文中寡寡淡淡,一點意思也沒有”。寡淡的文章清雅,也有凡塵不入心和自我清高的風格。白話文更甚,直接明瞭,內容表達的深和入心的時候,讀起來更加的容易和思想契合和了解寫者的心情。每種風格的文字·都有她的文風和味道。只是在於寫者的功底水平和邏輯思維和本身的心性。文言經典在文學的範圍裡,好像是更深更難學也更難懂一些,文本更加規範一些。其實,所有的文學釋意都是一樣的,就是表達寫者的心聲。


“小孩飽讀詩書並不是什麼難事,下筆如刀,原就是他們的絕活”。下筆如刀,這樣的詞語是第一次看到,好似犀利、不管任何文風,下筆如刀的時候,寫字和說話是一樣的道理,就是一個人是講道理的,行的正的,那這個詞語就不是逾越規範的詞語。


"多看一點老書‘,拋卻經典,老書裡有許多不同的年代,還有許多的人間舊味。老書裡有許多對人情世故的瞭解。某些時候,老的東西內涵確實多。

“你是在這麼美麗的家園中研習那些邃密舊學的人哪”,哪怕自己也是被安排,是在美麗的家園中所研習而來的,想必也是好的舊學。


書中有良木

7.

“一張紙上,如果寫的是我的文章”,沒有選過要用什麼紙,一張卡片,一本書上,一張便籤上,隨處可以落下一段。寫字是靈犀上來的那一刻,初想之時的那一句。許多句子,反覆思量的時候,就失了原本的味道。筆卻不是,選一枝心怡的,握在手裡的時候就有清秀的感覺,連思想也是輕盈的。藍色的或是黑色的,一篇文章,回讀回味的時候,有慵散,有小小的得意,已是不空白。


“曾聽人說過一句很毒很毒的話,因而半生不能忘記----其實,毒話之所以毒,多半因為他是事實”。當一句事實的話成為毒話時,通常有了生命不能承受之輕重。其實,毒的不是話,是事實。生命不能排除會有怎樣的愛恨,也不能排除會有怎樣的釋量。


“如果一雙眼睛沒有因讀過我的句子而閃爍生輝---寫作,豈不是一項多餘嗎?”寫作,更多的是一種人生態度。“閃爍生輝”裡,自己把它框範給了作家。因為作家的字許多時候是站在讀者的立場去衡量和體味合適度。其實,一個人開始寫作而至成為作家到閃爍生輝,那是怎樣一種漫長的過程。如果寫文字,不因為寫文字而寫文字的時候,寫出來的就有著生命的芬芳。


8.

“林中雜想-----萬物之中無論尊卑,不都各有其美麗的訊息要告訴別人嗎?”生命不怕微小,心中有一絲美好想要傾訴,萬物就不會枯竭,心靈也不會枯竭。


“去告訴世人,我們的眼波未枯,我們的心仍在奔馳。去告訴世人,有我在,就不準尊嚴被抹茶,生命被冷落。告訴他們,這世界仍是一個允許夢想允許希望的地方。告訴他們,這是一個可以載下樹植也可以期待請蔭的土地”。這就是字的份量,心濁沌的時候,讀清亮的字和感受美好,心中就會有陽光照進來。生命或許本身沒有那麼潔淨,因這世間的紛塵。一個人,有尊嚴才有希望,才可能有清蔭,才可能有奔馳的心。一個人有尊嚴,才會有心靈。


(讀張曉風《初心》文集,第四章(初心)感寫。文中引號部分為摘抄句)

我觀點看來,思想最重要是神識。心最重要是氣量。手最重要是藝,寫字當屬一種。身最重要是柔。我想,我會有一段俗氣的時光。----致自己


書中有良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