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上戰場攜帶大量彈匣,為啥老兵看見卻笑了?

武經總要


說說個人觀點:戰場上子彈確實是一個讓士兵都很重視的問題,沒有子彈的槍支就是一個燒火棍。但有一點必須要明白,戰場上也是有規矩的,子彈攜帶多少並不是任由士兵自己決定的,這一點上過戰場的士兵都懂,這是紀律。另外,打仗也不是去混戰,也是有計劃有目的的,每次作戰前都有一個作戰決心圖,也就是作戰計劃,其中彈藥消耗量、給養補給量、人員損失量是要提前預估好的,你以為瞎打呀。做好計劃後要由後勤部門發放彈藥,配置武器裝備,準備病床,配屬醫務人員,藥品等等等等。

參與作戰的士兵都是集體行動,通常規模作戰以連為基本作戰單位,集體行動、生活、補給。一個作戰班多攜帶多少子彈是有要求的,根據作戰性質合理攜帶,通常模式是根據彈藥標準攜帶工具,也就是子彈袋最大攜帶量攜帶,步槍上彈匣滿彈。除了子彈,還有手榴彈,單兵火箭筒(通常是不佔編制的,由規定的人員攜帶,並不是誰想帶誰就帶,也不是想帶多少就帶多少,要有規矩)。另外,根據作戰情況還要攜帶口糧,急救包(急救包、防疫感染、止痛針劑(兩隻)、止血帶每人都要攜帶),同時根據情況還要攜帶集體用的物資,備用彈藥等等。

其實,戰場上士兵子彈攜帶量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有計劃的攜帶,我們舉一個例子,偵察兵深入敵後,雖然儘量不和敵人正面衝突,但誰也無法保證,畢竟是在人家的地盤,而且作戰對象不同武器裝備也不一定相同,子彈未必就能用,你又不能隨便拋棄武器裝備,子彈是不是越多越好,真不是這樣。士兵要攜帶的東西有很多,人的體能是有限的,你只能選擇一個平衡,沒有子彈確實要命,但是子彈有卻沒有吃的,你也活不了。

通常情況下子彈攜帶量都是裝具攜帶,很少攜帶零散彈藥的,集體作戰會攜帶彈藥箱,但也不是隨便攜帶,數量是有預案的,這也是規矩。後勤部門,指揮機構都需要知道你這個連隊彈藥數量,會安排補給的,帶多了轉移陣地也是一個麻煩。彈盡糧絕的基本都是守勢一方,進攻一方很少會有這種情況發生,所以,進攻作戰不需要你過多攜帶彈藥,會影響行動,進攻作戰需要快速,輕裝才能快速機動。至於題目所說的情況並不會出現,新兵更要聽話,你以為過家家玩嗎?部隊是有規矩的,特別是武器彈藥更是要求嚴格,可不是誰想帶多了就帶多少,讓你抗上一整箱彈藥你最好老老實實的去做,戰場上脾氣都不好哦。


兔哥哨位


新兵也不會傻到攜帶大量彈匣參戰,除非是非常時期那些沒有經過基本訓練的新兵。

很多人都以為,戰爭中士兵的子彈要全部自己攜帶,這其實是錯誤的認知,建議去看看德國大片《我們的父輩》,影片裡多少展示了步兵排的作戰過程,士兵們發起進攻前除了進行作戰動員、任務部署外,最重要的就是補充分配彈藥,為此有專門的軍需官負責運輸和管理彈藥。

即便是到火線上作戰的士兵也不會攜帶太多彈藥,因為太多彈藥會影響機動性,這對士兵來講非常要命。以AK-47的彈匣為例,它裝滿30發子彈後重0.45公斤,如果攜帶10個這樣的彈匣就有4.5公斤的負重,接近槍械本身4.79千克(不含彈匣)的重量,像某些題主說的那樣攜帶幾十個彈匣,簡直可笑,古代的盔甲一般也才二三十斤,現代士兵的體能負擔不起幾十個彈匣。

二戰時期士兵攜帶的都是彈夾,現代意義上的彈匣出現的很晚,蘇聯在1941年就裝備了使用彈匣供彈的SVT-40半自動步槍,步槍在出廠時只配備3個彈匣,因此士兵作戰時手裡也只有3個彈匣。

那麼士兵願意攜帶大量彈匣參戰嗎?蘇聯士兵討厭SVT-40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彈匣不夠用,除了那三個彈匣以外還要攜帶大量子彈,在緊張的戰鬥中自己裝填彈藥,這樣一來裝彈速度反倒不如拴動步槍了。

(有圖為證,士兵身上並沒有太多彈匣)

但是大量攜帶彈匣也不可取,因為彈匣帶來的重量問題同樣不能接受(連吃苦耐勞的蘇聯士兵都無法忍受彈匣的重量,可見這個問題確實嚴重),SVT-40加上一個彈匣已經有4公斤以上了,因此蘇聯軍械部門認為,這個彈匣非常累贅,它讓本就很重的步槍更重。美軍使用的M1加蘭德步槍雖然也是半自動,卻還使用漏夾共彈,動作熟練的情況下裝彈速度比SVT-40還快。

(通過鋼橋一次性壓入10發子彈)

受此啟發,蘇聯在戰後裝備的SKS使用的是固定彈倉,士兵可一次性壓入10發子彈,不僅裝彈更快,彈藥包的整體重量也因為沒有了彈匣而大幅下降。我們從SVT-40到SKS的進化可知,士兵們在戰鬥時不可能大量攜帶用鋼板衝壓而成的彈匣,儘管他們很希望手邊有打不完的彈匣。

但近代的小口徑步槍或許不同,現代化的步槍不僅材料多是塑料、鋁合金或者其他輕金屬,就連子彈也變小變輕了,這樣一來讓大量攜帶彈匣成為了可能,但也沒有達到幾十個那麼誇張。以95式為例,它在出廠時只配備5個彈匣,士兵也就只能攜帶5個,比SVT-40的3個彈匣多了僅僅2個而已。

(塑料材質的95彈匣)

這是因為小口徑步槍的彈匣容彈量更高,都能達到30發的數量,也就是SVT-40半自動的3倍了,簡單算一下就知道,使用95式的士兵比使用SVT-40的士兵多帶了整整120發子彈,考慮到步槍槍管的使用限制,一場戰鬥下來5個彈匣150發子彈根本用不完,帶多了反而用不上了(你敢一口氣打光150發子彈,班長肯定會修理你,因為你把槍弄壞了),因此說,新兵大量攜帶彈匣確實會讓老兵嘲笑。


兵器世界


以自己參與過的紅色級別(戰時最高級別任務,士兵擁有無限反擊權)任務為例,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一個彈夾壓滿子彈(25或30)發,重量在一公斤左右。當代士兵的彈夾袋能裝6個彈夾,左右各三個。

那咱們先來介紹一下,一個步兵在參與戰鬥任務時的負重是多少。防彈背心加裝前後防護鋼板(陶瓷板)重量15公斤,制式步槍加1彈夾5公斤,戰地小揹包內裝5公斤(裡面是水袋,單兵急救包,防毒面具,一盒戰地餐盒,備用電池,地圖,指北針,體恤,匕首),頭盔加行軍記錄儀(或耳麥通訊器)2公斤,加身上六個彈夾和兩顆手雷7公斤。15+5+5+2+7=34公斤。以上都是作戰必需品,唯一能減重的東西是背部護板,重5公斤。

而且以上所說是一名單兵戰士所能擁有的最輕的負重,基本上只有班長才能這樣輕鬆,班裡其他戰士根據職業不同,在以上基礎上還要增加重量,比如突擊手要帶兩顆槍榴彈,班用狙擊手的狙擊步槍可比單兵步槍要重的多,醫療兵要帶可摺疊擔架,組長要帶步話機,爆破手要攜帶單兵一次性手提火箭筒和背軍用炸藥,其他士兵則需要分擔機槍子彈。

那麼,一名步兵在參加戰鬥任務時,身上負重在30-35公斤,這已經是單兵負重的極限了,如果再多拿彈夾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沒必要。每個班出任務都是步兵戰車作為載具,行軍幾十公里只是日常訓練中存在,真正的戰場上,我還沒見過誰讓士兵腿兒著去打仗的。班用步戰車裡有很多備用彈藥,如果子彈打完了隨時去車裡拿就可以了。

那麼當代步兵作戰真實情況是怎樣的? 可以說像過去那種兩軍對壘,動則幾萬人的陣地戰已經沒有了。誰敢列陣個幾千幾萬人,那對方絕對用中遠程炮火或空中打擊洗你。當代戰爭步兵基本是遭遇戰和小規模的戰鬥,在追求0接觸戰法的今天,步兵的戰鬥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隨身攜帶過多的子彈會增加自身負重,基本上沒人這樣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