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小鮮肉”毀掉男子漢

小鮮肉是近年來網上流行的一個新潮詞語,雖然沒有確切的定義,但綜合各種意見,主要是指哪些年輕英俊,穿著打扮時髦,且比較溫情的青年男子。這類人經常活躍在影視劇、電視臺的綜藝節目和廣告中,他們或以俊朗白嫩的面容,或以塊狀肌腱的隆起,或以時尚前衛的著裝,或以嗲聲嗲氣的言語……衝撞著人們的視聽,很多時候讓人分不清是男是女。令人驚訝的是:恰恰正是這類人卻倍受一些青年人的親睞,甚至被推崇為偶像。

別讓“小鮮肉”毀掉男子漢

男人——人類的雄性,陽剛的象徵,古今中外無論是藝術塑造的男人,還是現實生活中的男人,要麼是叱吒風雲,勇猛善戰的英雄;要麼是力大無窮,舉重若輕的壯漢;要麼是正氣凜然,陽剛威嚴的烈士;要麼是俠義肝膽,說一不二的丈夫……乍現在突然就讓“小鮮肉”獨領起風騷呢?

是我們的遺傳基因突變了,還是被什麼人給轉基因了?好象目前還沒有發現一例這樣的證據,那麼問題究竟出在哪裡?我的看法是出在了文化,形象直白地說,是我們的文化被自己變異和被外來文化“轉基因”了!

在中國悠久的歷史進程中,有著豐富的性別文化規範,對男子來講,作為父親要威嚴持重,不可婆婆媽媽;作為兒子要恭教孝順,不求溫柔體貼;作為丈夫要剛強自立,而非賢惠柔弱……

別讓“小鮮肉”毀掉男子漢

激勵男子一生的是崇文尚武,所謂“崇文”,就是要精讀先賢所著經典,修身治國平天下;所謂“尚武”,就是要習武健體,馳騁疆場,為國建功立業。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大力弘揚革命的英雄主義文化,各種藝術門類以為新中國出生入死的英雄人物,以及和平時期為國奉獻的模範人物為素材,創作了大量激勵國人自強不息,英勇奮鬥的藝術典型。崇拜英雄,學習英雄,爭做英雄,成為社會時尚。由於受這種文化氛圍的薰陶,新中國各行各業英雄輩出,勞模湧現,社會主義事業蒸蒸日上,那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激情燃燒的歲月,那個時代不僅男性雄心勃發,就是女性也充滿著陽剛。

別讓“小鮮肉”毀掉男子漢

可是當經濟好轉了,生活富裕了,子女獨生了……英雄主義文化卻被國人遺棄了!代子而起的是寶貝文化,溫情文化。

現在的孩子,特別是男孩子從出生那天起,就成了全家的寶貝。尤其是父母,只要還有一點能力,就會無私奉獻到:生活起居照應周全,成家立業大包大攬。孩子淘氣一味遷就,孩子任性盡情嬌縱,真可謂是捧在手上怕凍著,含在嘴裡怕化了。如此無微不至的關懷,導致了孩子獨立生存的能力嚴重退化,特別是男孩子,沒有經過摸爬滾打的生存鍛鍊,更沒有經過痛苦曲折的人生體驗,溫馨的生活融化了他們內心的剛強,溫情的關愛奪走了他們陽剛的潛質。加之開放社會、網絡社會的到來,曾被無情批判的小資情調,乘機而入,素有整容有術的韓國,推出大量精緻帥哥、酷哥炫耀的影視偶像……

正是這種內在的變異與外來的逆轉,致使我們的文化基因突變,溫情文化肆意氾濫,男性角色文化嚴重削弱,陽剛漢子正在走向稀缺。

早在上世界九十年代,有識之士就曾為陰盛陽衰的社會現象,發出憂心的呼籲和警示。如今,我們面對拒服兵役,甚至有研究發現,男青年追求異性的動能在衰減……

這種反常社會現象的出現,難道不值的我們警醒和反思嗎?

大量的事實和科學研究表明:性別與生俱來,而性別角色卻需要社會的教化,社會教化的主要方式則是男女有別的角色規範。因此,溫情文化只能培育出“小鮮肉”之類的怪胎,而培養不出真正充滿陽剛正氣的男子漢!

別讓“小鮮肉”毀掉男子漢

沒有充滿陽剛正氣的男子漢,國何以強,家何以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