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繼光英雄連、運-20機組齊送生日祝福,空軍雷達兵到底有多不一樣?

空軍雷達兵成立70週年


黃繼光英雄連、運-20機組齊送生日祝福,空軍雷達兵到底有多不一樣?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向祖國高山海島、雪域荒漠中的一座座雷達陣地時,敏銳警覺的雷達兵,正時刻緊盯著祖國空天。


黃繼光英雄連、運-20機組齊送生日祝福,空軍雷達兵到底有多不一樣?

迎著朝陽正在檢修裝備的雷達兵。


4月22日(今天),是空軍雷達兵成立70週年紀念日。遙想70年前,空軍雷達兵在戰火中誕生,與人民空軍刀鋒同向、使命同在。抗美援朝、國土防空……他們衝鋒在前、屢建奇功,為撐起國家空防的預警天網上下求索,成為讓敵人無處遁形的“千里眼”。


黃繼光英雄連、運-20機組齊送生日祝福,空軍雷達兵到底有多不一樣?

駐守在鴨綠江畔的志願軍防空部隊的雷達天線晝夜轉動,時刻監視著敵軍飛機的蹤影。(資料圖)


黃繼光英雄連、運-20機組齊送生日祝福,空軍雷達兵到底有多不一樣?

第一代女雷達兵在維護雷達裝備。(資料圖)


嚴防空中威脅


1949年1月31日,古城北平宣告和平解放。3月25日,毛澤東、劉少奇等中央領導和工作人員從西柏坡乘車抵達北平。當晚,毛澤東住進了位於西郊香山的雙清別墅。在這裡,毛澤東指揮了波瀾壯闊的解放戰爭,領導了浴火重生的新中國建立。


為了嚴防敵機空襲騷擾,保衛北平和中央領率機關安全,同年4月,平津衛戍區司令部在北平市區和城郊,開始設立對空監視哨,以保障空襲預警,先後共設立了21個哨站。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設立的第一批擔負城市防空任務的對空監視哨。


接管雷達研究所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陸續接收了部分日軍雷達,並從美國獲得了一些使用過的舊雷達。1946年,國民黨在南京開始籌建雷達研究所,並於1948年6月正式成立。1949年1月,雷達研究所的主要人員和雷達裝備器材被國民黨陸續轉移到了杭州,準備南下。


黃繼光英雄連、運-20機組齊送生日祝福,空軍雷達兵到底有多不一樣?

1948年夏天雷達科研人員於南京馬標巷雷達架設場在美式SCR-545雷達車上合影。(資料圖)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19日,華東軍區教導大隊指導員劉子真以杭州市軍管會軍代表身份,帶領新參軍的6名大學生接管了雷達研究所,接收技術人員等52名,技工、士兵等48名;接收裝備,均是美軍在“二戰”中使用過的主戰雷達。此外,還有各種器材配件。

這為新中國建立雷達部隊和發展雷達事業,留下了一批寶貴的技術骨幹人才和珍貴的雷達裝備器材。


1950年4月22日,劉子真帶領從雷達研究所挑出的鄭乃森等43名技術人員,以及日製四式雷達2部、313型雷達4部,美製SCR-602雷達4部,投身到華東軍區電訊大隊的組建之中。


一個兵種的誕生


現代戰爭中,空中力量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沒有空防就沒有國防,而沒有雷達兵和雷達網也就等同於沒有空防。組建雷達營,構建新中國雷達網擺上了領袖的議事日程。1950年5月27日,中央軍委副主席劉少奇在給軍委代總長聶榮臻並報告毛澤東的信中寫到:“擔任上海地區防空作戰任務的蘇聯空軍混合航空兵集團指揮官巴基斯基及羅申大使、柯托夫武官來我處談以下問題:(一)我們第一個空軍旅,預定於6月15日—7月1日成立,飛徐州與南京,命名為第四空軍旅。‘此為我們祖國第一個空軍部隊成立,應予重視。’(二)為保衛我們的空軍並其他目的,應即組織我們的雷達網。現在上海我們有12架雷達,要我們立即組織一個雷達營,600人,內須高中畢業以上文化程度者300,由他們訓練3個月即可畢業,能夠使用。”


轉天,日理萬機的毛澤東在信上批示:“已閱。請聶辦。”時間是星期天午夜24時。按照中央決定,同年12月5日,總部專門下發電報,要求從地方招收一大批大、中學生和青年工人到雷達和對空監視部隊工作,不少人後來成為雷達兵部隊的業務技術骨幹。毛澤東、劉少奇、聶榮臻、陳毅等老一輩革命家為新中國雷達兵的組建,為新中國雷達網的建立傾注了心血。


同年6月3日,在南京整訓待命的華東軍區電訊大隊,奉命前往上海集訓,由蘇聯教官負責講授雷達原理,撤收架設,雷達操縱,目標識別,雷達情報編批、傳遞,採用方格標圖,以及維護保養等基本知識和方法。電訊大隊上上下下正愁不知如何使用雷達完成作戰任務,聞訊頓感如釋重負,同時倍感使命關天,責任如山,不容懈怠。


集訓中,官兵們克服沒有教材,聽課要靠譯員翻譯等困難,刻苦學習,夜以繼日,鑽研本領,在不長時間內,基本完成了由一名普通戰士向高技術雷達專業兵的轉變。8月1日,經蘇聯教官培訓的第一代雷達兵,在上海接受了嚴格、正規的結業考核。有些文化程度不高的戰士,愣是靠死記硬背,闖過了考核關,令蘇聯教官刮目相看。蘇聯空軍混成師指揮官巴基斯基將軍,對考核成績很滿意,認為可以將帶來的雷達裝備整體移交給中國雷達兵,完全由他們自己操縱、維護和使用。


黃繼光英雄連、運-20機組齊送生日祝福,空軍雷達兵到底有多不一樣?

1950年4月22日,華北軍區航空處電訊大隊(後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雷達101營)成立,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立最早的營級雷達部隊。(資料圖)


1951年3月12日,華東軍區電訊大隊,被正式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雷達第一〇一營番號,由上海雷達隊擴建的電訊營,被正式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雷達第一四一營番號。這兩個雷達營的官兵中,有一半左右是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甚至還有部分大學生,其文化程度可能是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營級部隊中最高的,是一支名副其實的高技術部隊。

雷達一〇一、一四一營作為種子部隊,為新中國雷達兵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打下了基礎。


黃繼光英雄連、運-20機組齊送生日祝福,空軍雷達兵到底有多不一樣?

1952年5月6日雷達141營一中隊全體人員在上海大廈前合影。(資料圖)


根據軍委授予雷達營的番號序列,後來就將排在前面的雷達一〇一營前身——華東軍區電訊大隊在南京的組建時間——

1950年4月22日,定為空軍雷達兵成軍時間。雷達一〇一營成為空軍雷達兵史上的第一營。


70年彈指一揮間。如今,第一代雷達兵許多已離我們而去。然而,他們在艱苦創業中所展現的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特別能戰鬥的精神風貌,他們為構建與中國大國地位相稱的空天預警網,守望祖國空天安全,所做出的歷史性貢獻,永遠為後來人景仰銘記。


新時代的雷達兵


進入新時代,空軍雷達兵屹立於空軍作戰鏈條的最前端,形成三代為主體、四代為加強、空地結合的預警網,實現了從防空預警到戰略預警的轉型。


黃繼光英雄連、運-20機組齊送生日祝福,空軍雷達兵到底有多不一樣?

預警雷達方隊。王軼哲 攝


70載歲月悠悠,70載初心依舊,空軍雷達兵身系空天安全,始終初心不改、旗幟高揚。祖國哪裡需要,就在哪裡紮根,張布預警天網、時刻枕戈待旦。


黃繼光英雄連、運-20機組齊送生日祝福,空軍雷達兵到底有多不一樣?

全年200天以上處在雲霧之中的某海島雷達站。(資料圖)


在空軍雷達兵的懷抱中,一個個耳熟能詳、戰功赫赫的群體,如繁星般閃爍在祖國的空防前沿。


黃繼光英雄連、運-20機組齊送生日祝福,空軍雷達兵到底有多不一樣?


聽,天南海北的空軍雷達兵,那份榮耀與豪情早已熔鑄血脈——


“甘願吃苦、默默奉獻、恪盡職守、頑強拼搏”,是紮根雪域高原的雷達兵。


“戰風斗霧、紮根海島、常備不懈、不辱使命”,是駐守南疆海島的雷達兵。


“紮根高山、不辱使命、恪盡職守、建功立業”,是守衛北國邊疆的雷達兵。


……


雷達兵生日快樂!


今天是空軍雷達兵的生日,兄弟部隊的戰友們——空軍航空兵、地面防空兵、空降兵、電子對抗部隊、通信兵紛紛送去祝福。


黃繼光英雄連、運-20機組齊送生日祝福,空軍雷達兵到底有多不一樣?

黃繼光英雄連、運-20機組齊送生日祝福,空軍雷達兵到底有多不一樣?

黃繼光英雄連、運-20機組齊送生日祝福,空軍雷達兵到底有多不一樣?

黃繼光英雄連、運-20機組齊送生日祝福,空軍雷達兵到底有多不一樣?

黃繼光英雄連、運-20機組齊送生日祝福,空軍雷達兵到底有多不一樣?

黃繼光英雄連、運-20機組齊送生日祝福,空軍雷達兵到底有多不一樣?


同織預警天網,共守祖國空天的海軍雷達兵也送去了祝福。


黃繼光英雄連、運-20機組齊送生日祝福,空軍雷達兵到底有多不一樣?


還有來自執行抗“疫”任務運-20機組的祝福:願英雄的雷達兵戰友們看得更遠、看得更清!


黃繼光英雄連、運-20機組齊送生日祝福,空軍雷達兵到底有多不一樣?


讓我們共同祝福

英雄的空軍雷達兵

生日快樂!


來源:空軍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