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東市三八紅旗手唐冉:用筆尖和鏡頭記錄邵東的美麗蝶變

邵東市三八紅旗手唐冉:用筆尖和鏡頭記錄邵東的美麗蝶變

唐冉,女,1996年6月出生,畢業於湖南第一師範學院,邵東市融媒體中心編輯記者,先後擔任《邵東時刻》《邵東發佈》《新湖南邵東頻道》《新邵東》編輯並協助外宣工作。入職以來,她愛崗敬業,勤奮學習,刻苦鑽研,多次評為優秀新聞工作者。青春無悔不改初心,是她對新聞最本真的情懷。

唐冉始終遵循黨對新聞工作的要求,始終堅持新聞的黨性原則,始終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恪守職業道德,注重政策和理論學習,在政治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保持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做到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

編輯工作看似簡單,卻十分考驗人的細心、耐心與責任心。除了基本的文字校對,還有內容的把握、文章的排版、圖片的選擇以及標題的選取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思考。

參加新聞工作兩年多以來,唐冉編輯稿件近3000篇,其負責編輯的微信公眾號《邵東發佈》穩居全省縣市區政務微信影響力榜單前五,編髮的《大氣!邵東市首個官方短視頻讓人激情澎湃》《人民至上請看湖南電視臺這條來自邵東的深度報道》《邵東縣長給這名中學生的回信讀了令人感奮》《寒風中與激流賽跑 邵東“最美跑哥”兩度跳入河中……》《邵東牛馬司發生的這件事昨天上了中央電視臺》等報道弘揚了社會正能量,對宣傳推介邵東起到了積極作用。

融媒體時代到來,每一位新聞工作者都要爭做全能型選手。要想真正做好編輯工作,僅僅坐在辦公室是不行的,還得俯下身子,深入到一線採訪,只有勤練筆、多實踐,不斷積累經驗,才能真正掌握新聞寫作技巧,更好地處理稿件。

工作期間,唐冉還參加了邵東五金機電博覽會、中國製造強國(邵東)高峰論壇、湖南省供銷合作總社推進垃圾分類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建設現場會、撤縣設市等重大活動的報道,採寫了稿件300餘篇,並有100多篇稿件先後在學習強國、人民網、中新網、湖南日報、邵陽日報等中央、省市級媒體平臺刊發。

新聞工作不比其他單位,強調時效性,隨時有任務隨時出發。已不記得有多少次從熟睡的夢鄉中爬起來發稿,記不得多少次下班回家已是萬家燈火,但唐冉始終無怨無悔。因為她用圖像和文字向群眾傳遞了最新的消息,用鏡頭記錄了邵東的美麗蝶變。

今年疫情突發,從大年三十開始,唐冉就投入疫情防控宣傳的編輯工作。大年初二,她放棄和家人團聚,獨自一人返回邵東繼續工作,經常工作到凌晨,在第一時間發佈全市防疫決策部署。

1月30日上午,唐冉主動要求到邵東市人民醫院採訪,她深知,機會難得,只有深入一線才能採寫出鮮活的新聞。採訪結束後,她立馬採寫出了《劉丹:等身體好轉,我還是會回傳染科繼續工作》的抗疫一線稿件,並第一時間編髮,《為抗擊疫情邵東市這對新人主動推遲婚期》《陳凱:拄著柺杖堅守在抗疫一線》《為小家為大家父女戰“疫”齊上陣》等抗疫一線的稿件也是她在編輯工作之餘通過周圍同事提供的線索採寫完成的。

同時,她還策劃製作了《順口溜|同舟共濟抗疫情》《H5請擴散!新型冠狀病毒,預防為主》等新媒體產品,深受讀者喜愛,從1月24日至今,唐冉共採編稿件150餘篇,一篇篇報道凝心聚力,唱響了眾志成城戰疫情的主旋律。

新聞永遠在路上。365個日日夜夜,哪怕大年三十也不曾中斷。無論是朝陽初升還是星光滿天,她時刻穿梭在新聞現場,匍匐於電腦屏幕前。在她身上,我們看到一個樸實的新聞工作者勤勞踏實,默默耕耘的作風,更感受到一個年輕人對新聞工作的熱愛。

【來源:邵東婦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