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被你們吹爆了的《哪吒》,我只看到了滿屏的尷尬?

昨天我看了個動畫片。片子講的是一個村裡有個小孩子自出生起體內就封印了一股強大的妖力,於是村民們把他當做妖怪,畏懼他,疏遠他,避之唯恐不及。他表面上滿不在乎,在村子裡為非作歹,但內心深處卻感到巨大的孤獨,極度渴望被世人接納……

我說的不是《火影忍者》,是《哪吒》。


為什麼被你們吹爆了的《哪吒》,我只看到了滿屏的尷尬?

先說說值得肯定的地方吧:

1.畫面確實精美,可以說得上是很良心了,一些打鬥場面也很燃很帶感;

2.裡面的一些冷笑話確實可以起到防暑降溫的作用;

3.只有兩個小時,即使覺得被坑了,也不會浪費你太多時間。

好了,接下來開始吐槽。

不明所以的人設

講真,太乙真人出場的時候,我以為自己打開了央視下午五點的少兒檔。而且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為什麼這麼一個吊兒郎當腦滿腸肥的人會被委以重任。相比之下,申公豹的功利心雖然重了一些,但是業務能力和對待工作的態度還是值得認可的呀。

為什麼被你們吹爆了的《哪吒》,我只看到了滿屏的尷尬?

在看主人公哪吒的時候,時而有一萬個漩渦鳴人從我腦中奔過,時而有一萬個瀧谷源治從我腦中奔過,時而有一萬個漩渦鳴人和一萬個瀧谷源治來回從我腦中奔過。尤其當哪吒對敖丙說那句“你是我唯一的朋友的時候”,我以為他會放螺旋丸了。

為什麼被你們吹爆了的《哪吒》,我只看到了滿屏的尷尬?

說到敖丙,我更是對這個角色表示不明所以了。敖丙雖說揹負著龍族使命而必須封神,但是跟哪吒有什麼關係呢?敖丙封神的條件不是必須要滅了哪吒,也就是說靈珠和魔丸從一開始就不存在絕對的矛盾,那麼讓我們做個假設:最後哪吒平靜的接受天罰被雷劈死,是不是敖丙在山崖上看完這出戏就可以買高鐵站票連夜趕回了。

毫無新意的劇情和牽強的主題

當看到混元珠被分成兩部分交給太乙真人,申公豹露出怨恨的眼神時,我就已經猜到了接下來的劇情:善與惡的力量被分給了兩人,但是惡人被親人和朋友的愛感化,而善人被周圍的壓力擊潰,最後善人做了最大的惡,而惡人拯救了世界並且感化了善人,兩人一起攜手大喊:愛才是永恆啊。

我猜到了過程,但是沒猜到結局。

最後的臺詞竟然是:“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說了算”。

為什麼被你們吹爆了的《哪吒》,我只看到了滿屏的尷尬?

很燃,但有點空泛。

既然全篇都在著力表現李靖夫婦對哪吒的愛,還有哪吒結識敖丙之後的喜悅。當殷夫人說出那句“媽媽好想看你長大”,還有李靖為了哪吒甘願犧牲自己的時候,我都感覺眼眶溼潤了,那為什麼不繼續打感情牌偏偏要用力過猛來一個急轉彎呢?

如果說“我命由我不由天”,而天為你註定的命運是生來不同,遭受世人的冷眼,最後被雷劈死。

那麼你改變命運了嗎?

很遺憾,沒有。世人冷落你,你就為非作歹,一言不合就以拳相向。

你只是在最後改變了自己,讓自己坦然赴死而已。

這算是一種成長,但主人公的成長,只是一部影視作品的最基本要求而已。

有人說,最後村民們都感激的給哪吒跪了。

說白了,是哪吒招來了天雷,又引來了敖丙,最後兩個神仙在村裡打架,這幫村民能活下來,完全是因為導演組盒飯不夠。

尷尬的風格

如果你想拍一部喜劇片,你就好好下功夫研究下怎麼抖包袱,如果你想拍一部故事片你就好好安排你的起承轉合,埋伏進你的線索。如果你想兩者得兼,那你得有空知英秋的本事。

本來,以我國優秀的神話傳說為背景,再配合上現代的動畫製作水平,只要肯用些匠心,一定能琢磨出相當出色的作品。遺憾的是,在《哪吒》身上,我並沒有看到這樣琢磨的痕跡。

我只看到了濫用周星馳式的無厘頭搞笑,再加上不倫不類的臺詞。實在讓人笑不出來。

為什麼被你們吹爆了的《哪吒》,我只看到了滿屏的尷尬?


我知道看到這裡,有人要說我崇洋媚外。

但我必須要說:我愛國漫愛的深沉。

這兩年國漫裡確實出了幾部相當優秀的作品,但是我們必須正視自己,國漫還只是個剛出生的嬰兒,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要對它予以肯定和鼓勵,但不能矇住雙眼的大肆鼓吹,看到一部國漫作品就大呼什麼國漫之光,這樣,國漫這個嬰兒很可能還沒學會走路,就夭折在我們用甜言蜜語編織出的襁褓裡。


以上是原文,我承認語言略顯偏激,主觀臆斷大於客觀分析。

在梳理了這幾天收到的有意義的反駁之後,決定做出一些補充:

1.關於太乙和申公豹

本片改編自神話故事,又為了突出“成見”這個概念,讓太乙領受重任,在劇情裡可以說的通。但是如果扒去原著裡的人物背景(你不能要求你的觀眾都是看過原著的),太乙的一出場是什麼樣的?一個在打boss這麼緊急關鍵的時候犯二作秀,渾身散發著浮誇之氣,這樣的人,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不靠譜”。相比之下,申公豹則顯得正常的多。於是難免讓觀眾,尤其是沒看過原著的觀眾心生疑惑,雖然後面的劇情解釋了,太乙是個心地善良正直厚道的人,所以天尊委以重任。但是個人感覺完全可以在前面打鬥中就插入一個細節(比如太乙被混元珠逼入絕境,申公豹選擇袖手旁觀,申公豹被逼入絕境,太乙挺身相救),這樣兩人高下立判,後面的劇情也就自然而然。

2.哪吒和敖丙的矛盾

影片開頭並未給這兩人設置根本上的矛盾(比如傳統影片中正反兩派有明顯的利益之爭啦,或者有殺父之仇啦之類的),所以在後面的劇情裡製造了一個要讓敖丙消滅哪吒以立功的理由。但是這個理由很牽強。打個比方,現在要在山裡修條隧道,工程部老總已經安排好埋好炸藥要炸山開洞了,結果你早不早晚不晚的要在炸藥快爆炸的時候帶著工人拿著鏟子鐵鍬去自己挖山洞,這樣的“立功說”是否有些站不住腳。就算炸藥啞火了(哪吒被李靖救了),你再出場也不遲吧。

退一步說,就算一切如申公豹的劇本演好了,難道天尊不會懷疑麼?為什麼本該是靈珠轉世的哪吒死了,為什麼我派去培養靈珠的太乙也死了。再退一步說,就算申公豹把一切都糊弄過去了,以影片中天尊對申公豹表現的偏見來講,我連你都不待見,還會給你培養出來的異類記功?

3.關於主題


顯然,導演是想表現“反抗”這個主題,因為最後哪吒連珠炮似的說了很多高燃臺詞,其中一句是“若命運不公,就和它鬥到底”。只是導演為了不落傳統熱血漫的俗套,所以沒有安排“天若亡我,我就把天戳個窟窿”這種結局,也就沒有把哪吒塑造成一個“神化”的英雄形象。可能是兼顧到了觀眾中有類似我這種上了年紀被社會打磨掉熱血的觀眾吧。

我覺得導演想說的是:在命運面前,你不能慫,不能認命,你要反抗,但是反抗不一定有結果,因為命運實在太過強大(敖丙,申公豹都是例子,這點就很現實主義了),但是又但是正因為你擺出了反抗的姿態,所以你雖然無法改變命運但是能改變你在人們心中的形象,獲得別人的認可。

於是安排了一個折中的結局:毀肉身,留魂魄。

這個安排看似討巧,但是實則兩邊都沒說透,讓哪吒這個形象偏於模糊。

說他是浪漫主義的英雄人物形象吧,純粹的熱血漫觀眾可能會覺得:這主人公咋剛喊完口號就被劈死了。

說他是現實主義的悲劇人物形象吧,又覺得差了點味道,因為從之前的劇情來看,並沒有表現出哪吒想要反抗命運而不得的悲劇色彩,大部分劇情在描寫父母和師父是如何在用愛感化他,而他則總是順應大環境對他的態度(村民說他是妖他就認定自己是妖,母親騙他是靈珠轉世他就努力學習法術),並沒有去刻畫哪吒自己的內心世界,所以到影片最後幾分鐘而突然轉向“哪吒尋求自己的內心需求,既然死逃避不了,我就選擇怎麼活”,是否欠缺鋪墊而使人物形象略顯單薄?

綜合來看,導演是想刻畫一個有別於傳統英雄主義的新英雄形象,表達一個很大的主題,但是在情節和內心鋪設上還有所欠缺。

這點從之前的劇情可以得到印證,也就是我說的對周星馳式無厘頭的濫用。

一個成功的包袱應該是自然而然,對情節有推動作用或者能反映人物內心或者對現實表達諷刺的。

就拿《喜劇之王》來說吧,那一本《演員的自我修養》非常透徹的表現出一個活在底層受人歧視的小龍套內心的執著,說是全片的點睛之筆也不為過。可是你太乙掏出《神仙的自我修養》除了騙來一點笑聲之外還有什麼作用嗎?

總的來說《哪吒》本可以有更深刻的內涵更高的層次的,但是為了商業的成功而做了很多妥協。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原文說沒有看到琢磨的痕跡。

希望今後的國漫人們,沉下心來,好好打磨作品,做出配得上這樣的畫面的,有豐富層次感的作品。

評論裡有人問我知不知道劇本修改了多少次,一個特效做了多久。那我用同樣的理論反擊,我原文加補充,好歹三千餘字,不管你認同不認同,愛不愛聽,至少我思考了這部影片,寫了這麼多字。那些看完只會說“真好看,真燃,真帥”,或者說我為了博眼球的,就別來湊熱鬧了。純粹就是想噴人的,建議你們翻個牆去噴廢青們,還能為國出力。

最後,歡迎發表有思想的反駁意見,共同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