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城國

歐之旅一梵蒂岡

梵蒂岡城國(拉丁語:Status Civitatis Vaticanae;意大利語:Stato della Città del Vaticano),簡稱“梵蒂岡”,位於意大利首都羅馬西北角高地的一個內陸國家,領土包括聖彼得廣場、梵蒂岡宮和梵蒂岡博物館等,國土大致呈三角形,除位於城東南的聖彼得廣場外,國界以梵蒂岡古城牆為標誌。是全球領土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國家,其國土面積只有0.44平方公里。由於四面都與意大利接壤,故稱“國中國'。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以教皇為首的教廷的所在地,也是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

梵蒂岡意為“先知之城”。1929年意大利同教皇簽約承認梵蒂岡為政教合一的主權國家。梵蒂岡為中立國,其國土神聖不可侵犯。

聖座的行政機構——羅馬教庭大部分機關均座落於梵蒂岡城內,未制定任何有關官方語言的法律,但以意大利語最為常用。

梵蒂岡城國

聖彼得廣場

梵蒂岡城國

聖彼得廣場

梵蒂岡博物館(The Vatican Museum)

梵蒂岡博物館位於意大利羅馬聖彼得教堂北面,原是教皇宮廷。所收集的稀世文物和藝術珍品,堪與倫敦大英博物館和巴黎盧浮宮相媲美。16世紀時,博物館與聖彼得大教堂同時擴建,總面積擴大到5.5公頃,有六公里的展示空間,著名的西斯汀教堂(Sistine Chapel)就在其中是歐洲排名第三或第四的藝術殿堂。

梵蒂岡城國

參觀的長龍

梵蒂岡城國

參觀的長龍

聖彼得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

全球第一大教堂——聖彼得大教堂。這座大教堂位於廣場西側,早在公元4世紀,羅馬皇帝君士坦丁為紀念在羅馬西北角殉難的耶穌門徒聖彼得,就在其墓地上建造了一座長方形大教堂,為巴西利卡式建築,稱為老聖彼得大教堂。

16世紀教皇朱理二世決定重建大教堂、並於1506年動工,在長達120年的重建過程中,布拉曼特、米開朗基羅、德拉·波爾特、卡洛·馬泰爾等意大利最優秀的建築師先後主持過設計與施工,1626年11月18日宣告落成,改建後的教堂呈文藝復興式和巴洛克式建築風格,稱為新聖彼得大教堂;自1870年以來,主要的宗教活動均在此舉行。整棟教堂建築呈現希臘十字架結構,造型傳統而神聖;教堂主體建築高45.4米、包括門廊東西長約230米,南北寬約138米、建築總面積2.3萬平方米,最多可容納6萬人,直至目前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

由於教堂設計融合了對稱美學、透視美學、比例學等原理,具有高度的科學性,外觀予人的視覺和諧而莊重,其廊簷上方有以耶穌為中心的11尊雕像,兩側各有一座顯示格林威治時間與羅馬時間的時鐘,教堂正中有一個米開朗基羅設計的距地面高達137.8米、周長71米的圓形穹頂,不僅是梵蒂岡城的制高點、也是全羅馬城的最高點,遊客可登頂眺望羅馬景色;教堂設有5個門可以入內,但其右側的“聖門”每25年的聖誕之夜才開啟一次,一般遊客很難遇上那樣的機會。

教堂門口有梵蒂岡的瑞士衛兵,不少遊客在門口與他們合影。教堂內123.4米高的穹頂與183米長的大廳四壁佈滿了以《聖經》為題材的繪畫和雕像;正廳盡頭的彩窗上有一隻翼長1.5米的聖靈信鴿,十分醒目;大廳左邊有個通往珍寶館的入口。教堂總共有百餘件藝術瑰寶,其中《聖殤》、青銅華蓋和聖彼得寶座是3件寶中之寶。

梵蒂岡城國

衛兵在檢查一個修女的隨身物品

梵蒂岡城國

教堂內景

梵蒂岡城國

教堂內景

梵蒂岡城國

與衛兵合影

紀念品

郵票、硬幣和天主教的聖物(聖母像,十字架掛墜)。梵蒂岡每年發行精緻的郵票和紀念幣。遊客通常在聖彼得大殿旁邊的梵蒂岡郵局寄出貼有梵蒂岡郵票的明信片以作紀念。

梵蒂岡城國

寄往中國的明信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