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給企業管理帶來的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給中國經濟民生按下暫停鍵,在全國人民全力以赴戰鬥下已告一段落,逐步恢復生產進入正常軌道,而世界其它國家又進入疫情傳播高峰期,但終將會被戰勝。


疫情結束後,部分企業倒閉,員工失業,剛經過2019年經濟低迷的企業,更是雪上加霜。


疫情給企業管理帶來的思考


那麼,從企業管理的角度,疫情給企業經營管理帶來哪些深度思考?如果不總結,若干年後這樣事還會重複發生(好比2003年非典)。


首先,潛在問題管理。


問題包括三類,救火類異常問題、發現類改善問題、預測類潛在問題。而作為企業中高層管理者,更應該聚焦第三類潛在問題的管理,防患未然,而不是作為救火隊長,哪裡有問題衝到那裡。而應思考,如何避免這些問題發生,選擇干預措施,開發干預方案,從組織、機制、流程層面予以解決。


潛在問題管理包括髮現識別潛在問題、制定應急預案計劃、建立預警指標體系、實施監控。發現識別問題的方法可通過預測經濟發展趨勢、追蹤行業發展動態、客戶調查座談會、員工離職面談、企業各項指標數據變化等多種途徑獲得。制定應急計劃包括預案制定、應急級別劃分、應急機制的運行等。建立預警指標體系包括哪些部門、項目、產品、節點等,相對應設置可觀察、可控、具體指標。


疫情給企業管理帶來的思考


記得1985年剛參加工作,在一家橡膠廠技術設備科,當時工廠水塔水泵法蘭盤壞了,導致全廠停產,自己帶著車跑到60公里以外工廠去購買,類似這樣易損件倉庫裡必須設立警戒備用品。還有1996年創辦第一家企業黑馬廣告,策劃舉辦大型商業推廣活動,約定的一家軍樂隊失約,差點影響房展會開幕式,應建立備選供應商,不至於“吊在一棵樹上”。


講課時經常包裡備小音箱、白板筆、翻頁器電池等,提前30分鐘到教室調試音響投影儀,預留足夠時間應對。出差乘飛機提前60分鐘到機場等等,諸如此類,制定備用應急方案,才能做到按部就班,應對自如。


華為公司在潛在問題應對方面做得很好,當年遭到美國政府制裁,任正非說:“知道遲早要來的,我們已經做好準備,比預計稍微提前一點而已”,如果沒有這種應對,結果可想而知。


其次,儲備。


為什麼此次疫情有部分小微企業倒閉,因為資金鍊斷裂,沒有足夠的資金儲備。


疫情給企業管理帶來的思考


作為一個家庭,在過冬以前要儲備足夠的煤、菜,才能夠安然過冬,如果沒有儲備,不可能度過漫長的冬天。


企業儲備包括資金儲備、生產資料儲備、人才儲備、技術儲備等。曾電話問一家諮詢機構老闆,公司現有資金能撐幾個月,三個月,每個月200-300萬員工工資房租各項支出。


以前常講新任主管經理管理技能訓練課程,企業每年都會提拔新的幹部,用在填補離退休、流動辭職幹部,個別幹部家有急事突然辭職,沒有相應的替補人員,造成真空斷層,業務懸崖式下滑,甚至毀滅。山東有一家大型集團,兩年沒做新任主管培訓,最後出現管理人才斷層。


疫情給企業管理帶來的思考


以前所在橡膠廠原材料炭黑曾出現零庫存,導致工廠頻臨停產,趕緊去其它同行工廠求救。


3月20日,為穩定市場預期,國家組織投放2萬噸中央儲備豬肉,增加肉類市場供應。國家現有1.5億噸到2億噸儲備糧,中國完全能夠依靠自己解決13億人的吃飯問題。


每個足球隊、籃球隊、排球隊都有替補隊員,主力隊員出現問題,替補隊員馬上補上,替補隊員是必備的。足球隊如此,企業如此,國家、家庭、個人亦如此,大同小異。


再次,互聯網技術應用。


互聯網技術改變了世界,也造就了一個時代,它改變了企業的方方面面。有的企業運用的很好,有的企業卻滯後,但此次疫情倒逼企業發生變化。


疫情給企業管理帶來的思考


互聯網技術從企業生產製造、物流信息、技術研發、網絡營銷、客戶管理,到企業網站、官方微博、微信、抖音宣傳,到視頻會議系統、在線教育、遠程辦公等,已發生巨大變化。誰先運用,誰運用得好,受益就越快越多。


疫情結束後,遠程虛擬團隊管理(居家辦公、異地人員管理)、在線教育(網絡課程、音視頻直播授課)、遠程辦公軟件應用(視頻會議、同步協同)等,將上一個臺階,可以幫助企業降低很多成本,效率增強很多。同時,推進釘釘、Zoom、飛書、華為WeLink、騰訊等在線辦公軟件發展,以及小鵝通、千聊、荔枝、網易雲課堂等互聯網教育平臺。


疫情給企業管理帶來的思考


網絡營銷,除以前官方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到現在官方抖音短視頻,開發新客戶,管理老客戶,增加與客戶粘性,擴大企業影響力,樹立企業良好形象。


最後,人文關懷。


在疫情初期1月底2月初,到底停業期間員工工資發不發,發多少,大家在持觀望態度,尤其是小微企業,儘管國家已明文規定,發出通知。員工假期在家隔離,心裡七上八下,擔心生活費和企業會不會裁員。


疫情給企業管理帶來的思考


安徽“老鄉雞”員工集體簽名寫信給董事長束從軒說停業期不要工資,與企業共度難關,束董事長把員工信件撕毀,信誓旦旦,“我即使賣房子賣地也要確保員工工資發放”,視頻在各大網站平臺流傳,束從軒頓時成為“網紅企業家”,“老鄉雞”品牌知名度大增,同時也給企業家樹立了一個榜樣。


如何與員工共度難關,是一個很老很敏感的話題,也繞不開。尤其小微企業管理不規範,可給可不給,可多可少,可裁可不裁,處理好順利過關,處理不好則影響到後期。很理解老闆困境時心情,疫情特殊時期老闆很難,業務停擺,房租人工成本居高,“盤子”越大成本越高,摸著兜裡所剩不多的“幾文錢”,如何度過危機,輾轉反側,徹夜難眠。


不缺具體解救方法,缺的是正確的理念。而這又涉及做人做事的原則,價值觀判斷,也需要考量企業老闆經營理念、胸懷氣度、視野格局、心理承受能力、危機領導能力等,諸多方面。當然,沒有絕對標準答案。什麼樣的決定,有什麼樣的結果。我們在考慮企業生存利益的時候,也考慮到員工,畢竟大家是一個利益共同體,都是相互的。


疫情給企業管理帶來的思考


此次疫情給企業管理者帶來的思考還有很多,企業戰略、產品結構、競爭策略等,唯有多思考,才會有好的策略和行動,企業才會越過越好。


轉載請註明出處:董慄序,ID:donglixuweixin


董慄序抖音:donglixu


董慄序:MTP、問題解決、績效改進


疫情給企業管理帶來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