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乾貨23——愛好者的誤區

1、上三篇文章說了證件照打光,倫勃朗光,和背景光,接下來不打算說光線了,因為我覺得棚內拍攝,也就這幾種光線單個使用或者是組合到一起來使用,當然還有側光沒說,嚴格來說倫勃朗也算是側光的一種,純粹的90度側光我覺得並不適合拍人像,他更適合拍浮雕之類的東西,因為拍人像會讓人得臉一遍黑一邊白,當然你有這個需求你就拍,當我沒說。

真正的乾貨23——愛好者的誤區

2、今天來說說攝影愛好者,或者是剛剛入行的攝影師容易陷入的誤區:

3、器材黨,剛買個相機之後,愛不釋手,恨不得抱著他睡覺,然後每天就是拍拍拍,過了幾天之後發現自己拍的東西不行,不是不清晰,就是顏色偏。然後跟同樣的幾個剛入門或者是發燒友的朋友一討論然後,得到結論,器材不行。

再然後呢,買器材,有可能剛開始買個套機,然後覺得器材不行,可能是鏡頭不行,又買個小痰盂,拍一段時間後發現,還是不行,覺得可能是相機的問題,就又買個全幅的相機。拍拍拍,拍來拍去還覺得不行,估計可能是鏡頭相機都有問題,然後繼續升級,專業級的,大三元,小三元,微距,小白大白啥的,最後又買個炮。

這一拿出去,嘿!倍兒有面兒!你身邊的朋友都羨慕的不要不要的,認為你是大神,你拍的好,可是你自己拍了一段時間來看,怎麼回事呢,還是不行呢?要我說那肯定不行啊,東西買了一大堆,他們是幹啥的你知道嗎?比如你偏好拍人像,那我覺得一個小痰盂完全夠你用了,你不管,你非得買很多鏡頭,要全面發展,那可能麼?

什麼樣的光線照射到人臉上是什麼感覺的你知道嗎?白平衡怎麼個意思你瞭解麼,構圖是幹嘛的你懂嗎,AV、TV、M、P等等都是什麼意思你明白嗎?光圈,感光度,快門他們三個有啥關係你也不知道,上去就按,整個A檔到處拍,拜託,你想拍好先把基礎掌握了好吧,這玩意也是一門學問,不會走就想參加100米短跑,這可能嗎?

真正的乾貨23——愛好者的誤區

4、理論黨,這比器材黨還可怕,理論看了很多,自認為懂了很多,跟朋友見面聊到攝影就開始滔滔不絕,從這個大師聊到那個大師,從尼康拍景到佳能拍人等等,說了一大堆,又是這個風格的又是那個風格的,這個時候你只要問他一句你有啥風格,直接就能給問蒙。理論知道一大堆,開個網課都能賺小白錢了,你讓他拍,一張正經玩意他也拍不出來。說的頭頭是道,拍的啥也不是。

5、其實我覺得正確的熱愛攝影或者學習攝影應該是什麼樣的呢,首先買個機器,然後瞭解這個機器的優缺點,然後要知道自己的機器啥樣的環境拍攝不了,比如高感不行,那就應該避免高感。然後買個定焦鏡頭,現在市面上尼康,佳能都有小痰盂也不貴,別用你那套頭變焦的,倒不是說變焦頭不能拍,用定焦是為了讓你邁開腿走起來,嘗試不同的構圖和不同的機位能,這樣你才知道你能拍出什麼樣的照片。當然這之中得穿插著理論知識的學習,你得知道光圈幾個意思,你得知道快門什麼情況,你得知道感光度什麼玩意等等等等。

真正的乾貨23——愛好者的誤區

​6、想拍好一張照片除了靈光乍現拍出一張外,剩下的就是強大的理論知識和不計其數的實踐,你得多拍。別有人指出你得問題,你就說我就這風格,你連模仿別人得風格都模仿不了,還談自己的風格,咋地你風格就是跑焦啊,你風格就是過曝啊,別扯了,先拍出正經的照片再說風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