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CAD二次開發有沒有前途和錢途?

作為上海垂楊信息科技的苦逼小編一枚,特別羨慕從事技術開發的同事,為啥呀,因為他們工資高,獎金多唄。最近一朋友問我,他大學學得C#,在學校的就業培訓課上,就業培訓老師建議他以後從事CAD二次開發,我們公司的業務之一就是CAD二次開發,就問我,做CAD二次開發有沒有前途和錢途?

我就這麼給他撒雞湯,360行,行行出狀元,你如果從事CAD二次開發這個行業,做到這個行業翹楚,那麼錢途和前途是大把的,而且CAD作為行業軟件,CAD二次開發的薪水會偏高一些,因為會得人少,需求大於供應。

同樣地職位,在不同的行業,錢途也不一樣。CAD的二次開發,如果是針對機械行業,那麼前途光明,同時收入也非常高,主要是因為機械行業的ERP,沒有成功實例。這裡說得成功是能形成系統閉環,並且包括車間作業計劃及其執行。這是MRP/MRP II的初衷,也是實施標準所要求的內容。可是到現在還沒有做到,其主要原因有兩個:基礎數據和排程排產。

先說第二個原因,排程排產不成功的原因也有兩個,一是存在原理性缺陷,一是不能提供地道的基礎數據。所謂的地道基礎數據,就是能及時提供準確的設計數據(EBOM),製造數據(MBOM,工藝路線)。由此可見,沒有地道的基礎數據,即便有做車間作業計劃(排程排產)並執行,也無法實現。反過來說正因為沒能做出地道的基礎數據,也就位ERP廠家提供了口實,將ERP不成的責任推給了企業。

再來說說基礎數據,簡單來說,基礎數據不地道就表現為不準確。學機械的都知道,在裝配圖要作一個明細表,將所有的物料列出來(包括物料編碼和圖號),將對應的數量寫出來。外行可能覺得小學生都能做這事,而實際上,這東西在所有的企業裡,幾乎從來沒有準確過。

不準確的原因是圖紙要不斷的改,零部件要不斷的借用(共用),圖紙改動後圖號可以不改,但物料編碼必須改,······。由於這些工作不是一個人完成的,也不是一天、一個月裡完成的。再加上工藝問題,MBOM和工藝路線要想做到100%準確,而且隨時提供。在這麼一個過程中,出錯誤的可能性也是100%,當整套數據包含錯誤數據超過5%到10%後,這套數據也就沒辦法用了。

而計算機管理的特點,就是事先要將所有的數據、規則等全部地、準確地交代給計算機,否則計算機將無法給出正確地結果。

前面說得這麼多和CAD二次開發有什麼聯繫呢?和CAD二次開發的前途和錢途又有什麼關係呢?

在信息化背景下,基礎數據這個問題要解決,目前階段只能靠CAD。現在,使用CAD的方法主要是以圖樣為基礎。而這種方法是無法解決前面提到的問題。出路在於,從以圖樣為基礎的方式轉換為以模型為基礎的方式。使用的工具是由參數化驅動的3D-CAD。採用的原理是成組技術和變型方法。

這樣的方式會帶來人力的減少,提供技術文件的速度加快,數據準確到100%。而要達成這個方式就需要CAD二次開發,因為這是以模型為基礎,並且從設計直到工藝,因此要求開發者必須精通機械設計的理論和工藝設計理論,以及豐富的工藝經驗。這裡要特別指出的是,以往的設計不是以模型為基礎,對尺寸關係並不過分的考究。而現在必須徹底搞清楚模型尺寸關係和變動,沒有紮實的機械功底和數學功底,根本是不可能的;工藝是十分具體的,現在要從模型到實例,要抽象稱為對象、類、實例,並且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簡化和權衡。因為這些需要用軟件來實現,而處理的數學路線和數據結構,目前還不是特別的成熟,所以需要能用現有的方法並且合理避開這些不好解決的難點。當能解決這些問題後,前途不必多說,收入也不用發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