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线玩转赤水!网友:“五一”安排上

赤水市

赤水市大瀑布景区—赤水河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张家湾露营基地—赤水丙安古镇—天鹅堡国家森林公园

01

赤水大瀑布景区

赤水大瀑布景区位于贵州省赤水市南部,是“赤水丹霞”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一条线玩转赤水!网友:“五一”安排上

赤水大瀑布高76米,宽80米,是我国丹霞地貌上最大的瀑布,也是我国长江流域上最大的瀑布。瀑水从悬崖绝壁上倾泻而下,似万马奔腾,气势磅礴,几里之外声如雷鸣,数百米内水雾弥漫,瀑布周围树木繁茂,四季葱茏。

一条线玩转赤水!网友:“五一”安排上

附近还有中洞瀑布,蟠龙瀑布群,两河口瀑布,鸡飞崖瀑布,香溪湖,石笋峰,灵芝石,百亩茶花林和大片的杜鹃林,桫椤林等景,景区内道路曲折回环,浓荫蔽日,还有观瀑台、浪琴湾、飞虹桥、疑无路、三圣殿、仙舞台、暗瀑石等景点构成一个天然的瀑布公园。

一条线玩转赤水!网友:“五一”安排上

02

赤水河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再到赤水河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赤水河谷旅游公路是当中最大的亮点,无论是骑行还是自驾,都能欣赏到公路沿线让人心旷神怡的风景。

一条线玩转赤水!网友:“五一”安排上

度假区另一大亮点,是通过公路将遵义的很多景区串联起来,这条旅游公路给游客提供了一条最直观、便捷的遵义旅游攻略,从茅台镇出发,一路骑行一路游玩,体验红色文化,观赏世界自然遗产,感受中国酒文化、民族文化等。

一条线玩转赤水!网友:“五一”安排上

赤水河谷旅游公路沿线有12个驿站,包括茅台驿站、二合驿站、合马驿站、沙滩驿站、红军露营地、福禄台驿站、淋滩驿站、九龙屯驿站、元厚驿站、蔺州驿站、风溪驿站、复兴驿站。2个露营地为土城房车露营地、张家湾露营地。

一条线玩转赤水!网友:“五一”安排上

03

张家湾汽车露营基地

重点推荐张家湾汽车露营基地,这里景色宜人、空气清新,最吸引人的是户外烧烤和房车露营。

一条线玩转赤水!网友:“五一”安排上

在大自然的包围下体验烧烤乐趣,放松心情、同享快乐,体验春日气息。

一条线玩转赤水!网友:“五一”安排上

04

丙安古镇

丙安古镇位于赤水市中南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贵州省历史文化名镇,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地之一。

一条线玩转赤水!网友:“五一”安排上

丙安古镇自古以来为川盐入黔著名驿站和商品集散地,被专家学者誉为“明清建筑与历史的活化石”,具有“千年军商古城堡”之美誉。

一条线玩转赤水!网友:“五一”安排上

丙安古镇不仅风景别致,且历史文化内涵丰富。“一年一度开酒日,又是船家亡渡时”,是赤水河两岸旧时酒文化流传至今的佳话。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专寻而来,为丙安古镇撰文赋诗,丰富了古镇的文化内涵。清代仁怀厅同知陈熙晋夜宿丙安写下了“树杪炊烟夕照收,无端风雨落床头。客心摇曳青灯里,一夜滩声撼小楼”的诗句流传至今。

一条线玩转赤水!网友:“五一”安排上

丙安古镇历来是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地,当红军在遵义休整期间,四川省主席兼“剿匪”总司令刘湘,在四川泸县设立川南“剿总”,加紧部署长江防务。调整川军一十二个旅三十六个团的兵力、堵截红军入川。1月中旬,川军第一旅章平安部、第十三旅达凤岗部进入赤水县城河对岸的四川合江县九支镇和邻近的先市镇一带,修筑工事、警戒赤水河下游一带。

一条线玩转赤水!网友:“五一”安排上

1935年1月25日至29日这段时间里,红一军团在赤水境内转战元厚、旺隆、复兴等乡镇的地境,发生了黄陂洞战斗,复兴场战斗,风溪口搭浮桥渡赤水河,红一军团军团部进驻古镇丙安等革命事件。

一条线玩转赤水!网友:“五一”安排上

在这里,可以感受红色历史文化,品尝当地豆腐干、豆腐乳、萝卜干、腊肉等特色美食,体验入住当地民宿。

05

天鹅堡森林公园

最后是天鹅堡森林公园,位于贵州省赤水市二郎坝,项目总占地约4500亩,总建筑面积约70万方,森林覆盖率99%,群林成山,满目苍翠。

建筑与自然、生态与养生、旅游与生活融为一体,是集生态旅游、避暑度假、养生养老、森林运动等功能为一体的创AAAA级大型复合旅游居住景区。

一条线玩转赤水!网友:“五一”安排上

天鹅堡森林公园崖湖双拥,由梦幻之门、游客接待中心、疗养医院、旅游乐园、异国风情商业街、天鹅湖、悬崖线景观大道、三大观景酒店,六大主题公园,以及“格桑花海”聚合而成。

这里四季特征明显:春天万紫千红,夏季山青水碧,秋天漫山彩蝶,冬天银装素裹。海拔1200-1450米,负氧离子含量比是城市的210倍。

推荐美食:全猪汤、豆腐干、黑冰粉、豆腐乳、豆花饭、竹笋炒肉、凉拌折耳根等。

一条线玩转赤水!网友:“五一”安排上

一条线就可以玩转赤水

“五一”一定要安排上!

一条线玩转赤水!网友:“五一”安排上

(来源:遵义发布、众望app)

主 办:赤水市融媒体中心

总 监 制:翁永学

监 审:喻德江

责 任 编 辑:钟国金

编辑:秦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