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版《上甘嶺》:二號坑道里的12天

澎湃新聞記者 潘妤

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之際,集結了國內戲劇界一流主創,由表演藝術家黃宏擔任藝術總監、編劇、主演,並邀請了電影《金剛川》、《八佰》特效團隊參與的原創話劇《上甘嶺》將於12月18日-20日在上海大劇院演出。

話劇《上甘嶺》以70年前抗美援朝戰場上最為慘烈的勝利之戰——上甘嶺戰役為背景,以普通志願軍人在戰場上的真實事件為基礎改編而成。此次回到上海演出前一個月,劇組主創團隊悉數出現在上海大劇院,分享創作前後故事。據介紹,《上甘嶺》此前已在全國多個城市巡演,被認為是一部真正具有“大片質感”的紅色題材舞臺劇作品。

話劇版《上甘嶺》:二號坑道里的12天

《上甘嶺》

話劇《上甘嶺》的創作始於2020年1月,期間經歷了疫情等很多困難,劇組經過數十次創作會、軍訓、排練、合成,最終在10月完成了首演。製作人李東介紹說,這個戲的由來是“一個戲、一個夢、一個人”:此前,《永不消逝的電波》如此受到市場觀眾喜愛,是否能做一部戲劇作品,同樣能夠連接當代審美的紅色題材作品,激起了李東的熱情;而此後,“上甘嶺”這個題材入夢而來,直到黃宏的出現,這個飄在空中概念變成了一部可以落地完成的一部戲,也成為這個戲的由來。

話劇版《上甘嶺》:二號坑道里的12天

劇照

現場,幾乎在國內家喻戶曉的春晚“小品王”黃宏,如今以另一種更多元的形象出現在大家面前。在這部劇中,黃宏既是藝術總監,也是編劇之一,還主演了劇中的重要角色,一個炊事班長。他說道,自己對上甘嶺這個題材有著極為特殊的感情,“我當兵40多年,無論是唐山地震、淮河水災、九江決口、老山前線、抗非典,每一次我們遇到困難,都是以上甘嶺的精神,以這種傳統的精神來鼓舞我們。可以說,上甘嶺精神,就是我們軍事題材創作的基因,一直在鼓舞著我們。”

黃宏表示,這部劇對自己也是一次“圓夢”:“《上甘嶺》寄託了我們很多青春的夢想,這個戲也實現了我多年的一個夢想,我曾經想在影視上表現抗美援朝題材,現在從舞臺開始實現了我的夢想。”

話劇版《上甘嶺》:二號坑道里的12天

劇照

作為藝術總監和編劇、主演,黃宏對整部劇的題材切入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全劇以上甘嶺戰役中的坑道為主場景,講述一位炊事班長老馬、一位學生氣質的女衛生員、一位被俘虜的美國傷員和一群具備鋼鐵意志的志願軍戰士,在斷糧斷水、彈藥缺乏、面對敵人強大猛烈炮火的攻擊,與組織失去通訊聯絡的狹小坑道內,頑強對抗強大的敵人,奮力堅守坑道的12天。

“我們這裡邊沒有喊口號,也沒有放空炮,都是一個個具體的人,也沒有全方位去展示上甘嶺的戰役,我們只是展示了二號坑道,通過我們在這個坑道12天度過的一時一刻,來塑造我們心中的上甘嶺的英雄。”黃宏同時介紹,主創團隊希望觀眾能在劇場中感受到戰場的氣氛,因此選擇融入影視欣賞的感受。

“大片質感”,是這部劇創作者的追求之一,也是很多觀眾看完此劇最直觀的感受,為了實現這種質感,這部劇引入了蘊含高科技多媒體技術的舞臺視聽效果和爆破特效,以及具有雕塑感的服裝造型,並加入了逼真的戰場音效等。

話劇版《上甘嶺》:二號坑道里的12天

劇照

該劇導演李任事國家話劇院導演,他介紹,全劇採取電影的表現手段,聲音可以達到杜比5.1聲場,劇組邀請到電影《金剛川》的特效團隊負責此次舞臺劇目的爆破特效,在整個的觀看過程當中,觀眾能感受到子彈從腦袋後面飛過來的這種感覺。這部劇也可能是中國第一個在舞臺上沒有用一粒火藥,就能夠完成大片質感的爆破,以及戰爭場面的氛圍營造。舞臺光影效果,有膠片在洗印後未做氧化銀還原而呈現出的粗糲而不粗糙細部層次質感。

在製作人李東看來,《上甘嶺》這部作品讓他最感興趣的探索,就是如何將將紅色經典題材進行具有當代審美的轉化,也更貼近新時代、當代人價值觀,他希望當今看慣了好萊塢大片的觀眾,也能覺得《上甘嶺》好看,也能被其震撼。

為此,本劇“跨界”邀請到曾與張藝謀數次合作的國家大劇院舞美總監高廣健擔任舞美設計,電影《荊軻刺秦王》服裝造型獲獎設計師莫小敏擔任服裝造型設計,當代藝術家豐江舟擔任多媒體設計,《紅旗飄飄》的作曲家李傑擔任音樂總監,《電影之歌》音響師賀斌擔綱全劇音效設計,話劇《戰馬》中的劉曉邑團隊擔任動作設計,可謂業內舞臺劇製作團隊的“頂配”。

責任編輯:梁佳

校對:丁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