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几条泥鳅煮挂面

#新作者扶植计划开启#

捉几条泥鳅煮挂面

“池塘的水满了,雨也停了,田边的稀泥里,到处是泥鳅……大哥哥好不好,咱们去捉泥鳅……”超市门口的摇摇车,传来欢快的儿歌声,摇摇车上的小朋友随着音乐上下左右的摇摆,他的妈妈在一旁微笑地看着他。他还太小,不懂什么是捉泥鳅。

泥鳅素有“水中之参”的美称,主要因为它有滋阴祛湿,补肾壮阳,强健筋骨的功效。泥鳅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含量也较高,它还是高铁食物,所以吃泥鳅可以改善贫血、保护肝脏,增强免疫力,最最重要的是,它低脂肪,低胆固醇……

因为有这么多的优点,所以它适合所有人群食用。

在我们乡下,每年插秧过后一个半月左右,是捉泥鳅的最佳季节,这时候,麦子收上来,秧苗插下去,农忙的人们可以喘口气。

秧苗也从刚栽下去七歪八扭的样子,经过一段时间的扎根后,棵棵挺直了腰杆。秧田里的水也清澈了,有个鱼虾田螺,泥鳅黄鳝什么的,一下子就看的清清楚楚。

这时候,大家都各显神通捉泥鳅,捉泥鳅的方法也各式各样。

捉几条泥鳅煮挂面

我们小孩子也自有一套捉泥鳅的本领。最是在那大河涨水小河满的暴雨后,哥哥姐姐带着弟弟妹妹,提篮挎篓,大呼小叫冲到田野里捉泥鳅。

有一年夏天,雨后,我拿着柳条篮子,弟弟带着自己用铁丝和旧蚊帐做成的网兜,一起出门捉泥鳅。

田野里空气异常清新,南边几公里外的大河埂清晰如在眼前,牛在低头吃草,有蜻蜓停在牛背上,青蛙不知道躲在什么地方呱呱呱地唱歌,歌声此起彼伏……满田遍野都是稀哩哩,哗啦啦的流水声,给人一种到处都有鱼虾泥鳅的错觉。

我们光着脚,踩着软软的泥巴,脚底痒痒的,凉凉的,很舒服。走到洼地或有水的小坑,就下去用手摸,有时候是一条小鲫鱼,有时候是一条白丝,有时候又是两条汪丫鱼,还有时候是一两个田螺,反正有水的坑里总不会让我们失望,我们也不嫌弃是鱼是虾是田螺,统统都会带回家,田螺用砖头砸碎了喂鸭,小鱼放锅里蒸蒸喂猫,都有用,都不会浪费。

泥鳅们只在落差大而水流细的地方才好捉,在水里很难捉得住它们,它们的身体又短又滑,很容易就从我们的小手里溜走。

捉几条泥鳅煮挂面

那次,我们在水田和小河交接处,发现一处又长又细的水流,从上到下排满了泥鳅,它们一条接着一条,张着嘴,昂着头,随着自上而下的水轻快地摆动着尾巴。那么多泥鳅仿佛是被水流串起来,稳稳地挂在那里。

我们又惊又喜,弟弟拿着他自制的小网兜,轻手轻脚地绕到水流的最下端,连鼻涕流出来都不敢吸一下,等他放好网兜,轻舒一口气,泥鳅们就被惊散了,一条接一条地摔进网兜里。

那天,我们收获很大,很轻松地捉到二三十条泥鳅。晚上,我在锅底下烧柴火,和奶奶一起给家人做了一大锅泥鳅面。

先将泥鳅除去内脏洗净,锅烧热后,放一半菜籽油一半猪油,泥鳅下锅翻炒,同时放葱、姜、以及自制的黄豆酱一起爆香。等泥鳅颜色微微发白时加水煮开后,放手工挂面,烧开后煮三分钟焖两分钟,起锅前撒上葱花即可。因为手工面条是咸的,黄豆酱也是咸的,所以不用再放盐了。

做好的泥鳅面十分美味,面条和泥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融为一体,面条的鲜香味甚至都超过了泥鳅。因此,我们孩子们只吃面条,不吃泥鳅,吃泥鳅要吐刺。我们的嘴巴已经被美味诱惑的只想进不想出了。

小孩子捉泥鳅的乐趣,都是过程大于结果。

捉几条泥鳅煮挂面

我小姨只比我大几岁,当时算来,她也还是个孩子,可是她却有两种高明的捉泥鳅的方法,她比我们捉泥鳅的技术要高许多。

她将大头针放在火上烤热后做成鱼钩状,再用纳鞋底的棉线,一头拴在一根短棍上,一头系住鱼钩,把挖来的蚯蚓套鱼钩上,钓泥鳅的准备工作就完成了。

等到天快黑,把缠好的棍子插水沟里,第二天一早去起棍子,贪吃的泥鳅就像咬钩的鱼一样,欢蹦乱跳地被钓上来了。基本根根棍子不落空,有时候一根棍子系两条线,还会来个一箭双雕。

捉几条泥鳅煮挂面

我小姨还有另一个捉泥鳅的方法,说到这个方法,我不得不佩服我小姨的智慧。她将用过的旧牙刷背面在炉火上烤软,然后把大头针嵌在上面,再把牙刷用铁丝牢牢绑在一根长棍上,一把“掴”泥鳅的神器就做好了。

小姨真的很聪明,选用的材料都是乡下常见又易得的,“泥鳅掴”竟是变废为宝呢。

到了晚上,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拿着自制的“泥鳅掴子”,照见泥鳅直直地躺在浅浅的秧田水中睡觉,一“掴子”下去,就能“掴”到一条泥鳅。一个晚上能有七八斤的收获。

捉几条泥鳅煮挂面

从前,鸡鸭猪肉吃的少,吃泥鳅成了改善生活的主要方式。

我爸捉泥鳅的方法就更先进了。他有一副赶鱼的网,也不知道他从什么时候学会了赶鱼的手艺,看他那么熟练,大概在我还没出生的时候就学会了吧。

渔网也是爸爸自制的,月牙形的网,两端分别有两根竹竿。爸爸赶鱼时,在水塘边选一个合适的地方站稳后,用力将网撒出去,然后,用竹竿在看不见的水底,将鱼往渔网里赶,当两根竹竿碰到一起的时候,猛地将渔网提起,这时候渔网渐渐起出水面,大鱼小鱼,泥鳅黄鳝,虾子老鳖,有的沉在网底,有的跃起来拍着网,十分喜人。

每次爸爸赶鱼,都有许多小孩跟在旁边看,我背着篾片做的鱼篓跟在后面,十分自豪。

捉几条泥鳅煮挂面

赶回来的鱼虾,虾子做虾糊吃,鱼用盐腌一下晒晒做小菜,泥鳅养起来,等买来挂面煮泥鳅面吃。小时候的日子,虽然不富裕,但也并不算苦,倒是很有乐趣。

吃泥鳅最鲜美的季节是春天,人们经过轰轰烈烈的春节,吃了许多荤菜,肠胃、心理和视觉上都很腻,这时候,荤而不腻的泥鳅就很受欢迎。1998年春天,是我今生最后一次吃妈妈做的泥鳅面。

春节后,我从厦门回家,那是一个下雨的上午,天气还很冷,父亲在窗下看书,母亲坐在床上纳鞋底,屋子里很安静,只有母亲手中的针穿过鞋底时,一节一节扯线的声音,我敲门,父亲来开门,见到是我,赶忙转过头惊喜地告诉母亲“大姐回来了”,母亲也高兴的不得了。我事先并没有告诉他们我要回来,为的也是给父母亲一个惊喜,那时我们姐弟四人都已经离开家,不在他们身边,偶尔有哪个孩子打个电话回家,父母亲都开心的不得了。

现在想想,我们给父母寄钱,不如抽空回家跟他们见面,他们会更快乐!

妈妈当时身体已不大好,见我回来,精神特别的好,穿衣起床。那天中午,我妈给我做了一碗春天里,最好吃的泥鳅煮挂面……

捉几条泥鳅煮挂面

现在,想吃泥鳅面,随时可以买到,不过,泥鳅大多是养殖的,不如野生的鲜美,面条是机器做的,缺少一点劲道,嚼劲。想吃正宗的泥鳅煮挂面不太容易。

怀念妈妈做菜的味道,尤其怀念那年春天中午吃的泥鳅面,如今想吃一碗妈妈做的泥鳅面,今生已是不可能了。

我从神游状态回到现实,摇摇车上不知换了几个小朋友,也不再“捉泥鳅”,而是“我有一个好爸爸,好爸爸,好爸爸……”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