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蘇里州起訴中國要賠償,卻不小心暴露“檢察長是法盲”

在“中國賠償論”的喧囂聲中,美國安全度最差的地區之一密蘇里州先跳出來了。

近日,該州總檢察長施密特在密蘇里東區聯邦地區法院提起訴訟,稱中國政府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可能給密蘇里州及其居民造成數百億美元的經濟損失,要求中國“現金賠償”。

施密特還聲稱,中國大量囤積口罩和衛生防護用品,令疫情加劇。

密蘇里州由此成為首個起訴中國的美國州。22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就此作出回應,稱“這種所謂的控告毫無事實和法律依據,十分荒唐”,“所謂的訴訟純屬惡意濫訴,有違基本法理。根據國際法上的主權平等原則,中國各級政府在疫情防控方面所採取的主權行為不受美國法院管轄。”

截至發稿時,密蘇里州檢測率只佔全州人口的0.94%,位居美國各州下游。這個記錄和其轄區多個城市犯罪率位居全美前十五名的記錄一樣差。

更荒唐的是,密蘇里州司法機構的行為,表明他們對於法律也是外行。


密蘇里州起訴中國要賠償,卻不小心暴露“檢察長是法盲”

CNN報道截圖。

挑戰“國家豁免”準則

一個國家及其財產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不受其他國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管轄,是現代國與國關係最核心的準則之一。這不僅是常識,也為國際社會普遍認可。

2005年在美國簽署的《聯合國國家及其財產管轄豁免公約》明確規定,“一國本身及其財產遵照本公約的規定在另一國法院享有管轄豁免”,而實行國家豁免的方式是,“一國應避免對在其法院對另一國提起的訴訟行使管轄”。

《聯合國國家及其財產管轄豁免公約》雖然還沒有在全世界完全生效,但其國家豁免的相關規定遵循的是聯合國憲章制訂的國際法準則。

國與國之間不是沒有過訴訟,但國際法院通常對違反國際豁免準則的訴訟不予支持。

顯然,密蘇里州司法機構要麼是有意忽略,要麼就是乾脆不瞭解國際法。後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否則,總檢察長也不會找完全不具備仲裁權的當地法院提起訴訟。

這也決定了,這項挑戰“國家豁免”準則的行為,終會歸於一出鬧劇。

連美國法律也不熟

密蘇里州總檢察長不只對國際法不熟,看起來似乎連美國法律也不熟。

美國《外國主權豁免法》規定,美國法院對外國主權政府及附屬機構沒有管轄權,除非外國附屬機構因從事非法商業交易而被美國起訴。

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性公共衛生危機,不是什麼商業交易活動。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用品雖然因疫情交易量大增,但屬於正常市場行為。

至於密蘇里州的防疫物資不足,該看看是不是自己沒有提前準備,或者被聯邦政府截留了。何況,中國還曾向美國援助大批物資。

中國的艱苦抗疫與國際合作,反而成了密蘇里州取消主權豁免的理由,明顯是政治原因。

其實也不奇怪。密蘇里州還真的有挑戰主權豁免權的傳統。

多年前,一對密蘇里州夫婦因購買中國生產的槍支發生傷亡事件,先後起訴了中國政府、駐美金融機構、中國軍工企業,非常能折騰。結果密蘇里州法院還很配合地作出缺席審判,要求中國政府賠償。

此後,他們又要求用中國租借給美國的大熊貓作為賠償。這一多方挑戰中國主權豁免權的奇葩案件,也曾引發了中美外交層面的反應。

近年來,為了“美國優先”美國有意在縮小外國主權豁免法的應用範圍,比如外國國有企業的子公司就不再能享受主權豁免。

加之密蘇里州現在是典型的共和黨州,總檢察長施密特也是地方參議員出身的共和黨典型政客。演這麼一出,算是本色。

警惕變花樣的求償舉動

密蘇里州起訴中國之舉,實在是漏洞百出,不夠專業,估計連自己都不信。但需要警惕的是其他顯得專業程度高一點的行動。

比如倫敦右翼智庫亨利·傑克遜學會提出利用《國際衛生條例》規則,向中國“索要賠償”。根據該條例,如果雙方應訴,WHO有權仲裁,仲裁決定有強制性。此外,還要一些人試圖通過國內法、修改國際法相關條款的方式找便宜。

這些陰謀都很荒唐,也註定無法得逞。歷史上也從未有過因公共衛生事件對一個國家索賠的先例。美國也沒有因西班牙流感、H1NI流感、次債危機引發的國際金融危機,做過什麼賠償。

但是,對於密蘇里州這種通過向中國索取賠償轉移矛盾、推卸責任、尋求政治租金的做法仍需要保持足夠警惕。因為這些陰謀還有著抹黑中國和中國人形象、動搖國家間關係的副作用。

這提醒我們,加快對中國的主權豁免釋法進程、在輿論上及時反制,也是當下防疫工作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環。

□徐立凡(專欄作家)

編輯:狄宣亞 實習生:張曉雨 校對:何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