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所說的“痰溼”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很多人去看醫生,會被診斷為痰溼重,那麼痰溼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痰溼重的人都會有哪些表現?

痰溼這個詞,是一個籠統的說法。

分的細一點,其實痰、溼本為兩個不同概念,

“溼”無明顯形質可見而呈“氣態”,既可以由自然界中的霧露之氣入侵人體而來,也可以由於飲食水谷瀰漫不散所化。“痰”為液態,質地稠濁,在人體內位置在一段時間內相對比較固定,然而也會隨氣機之升降而發生改變,阻塞經絡孔竅,導致種種疾病。

痰、溼兩者均為體內水液停聚所形成的病理性產物,難以截然劃分,且可相互轉化、兼併,溼聚則成痰,痰化則為溼,痰與溼常相兼而存在,因此臨床上時互相通稱,然而兩者的臨床表現又有較多區別,會導致不同的疾病產生。

溼氣

自然界中存在“風寒暑溼燥火”六種氣候,“溼”為六氣之一,正常情況下,溼氣對應五行屬性為土,有化孕萬物的作用,在人體內,溼氣也是維持人體生理健康必不可少的一個因素,但在病理情況下,人體的溼氣大量增多,就會產生種種疾病。

溼氣主要來源途徑有兩個,一個是通過外界環境侵犯皮肉,進而深入身體內部,另一個是由於飲食不慎,脾胃運化不及,水谷精微佈散不及所導致。

溼性粘滯重濁,容易阻礙人體正常的氣機,溼氣在體內過多,會導致人出現頭身及四肢困重、便溏便粘、食慾不振、胸悶脘痞、口淡無味、舌苔白膩、女子則白帶過多、男子則陰下溼癢等現象。外感溼氣由外而來,多因居處潮溼或久穿溼衣、長期水中作業有關,外感溼氣常常與其它致病因素相兼為病,如與風氣和寒氣相雜合而為病,容易導致風溼病和類風溼病等關節疼痛類疾病,中醫稱為痺症;如寒溼相合為病,則下肢往往最先受病,出現下肢畏寒、瘙癢等各種症狀,並易於損傷陽氣,導致各種陽虛症狀。

若外感之溼與熱相兼,則如油入面,膠結難解,成為溼熱病,溼熱病纏綿難愈,病情多變,根據溼熱所在位置不同,臨床上又常常分為上焦溼熱、中焦溼熱、下焦溼熱三類,清代名醫葉天士及薛雪都分別有著作專門研究治療溼熱病,很多瘟疫類疾病如都主要由溼熱所導致。

內生之溼氣,往往由於飲食不慎所致,比如過度食用甜食、水果容易生溼,飲酒過度,過食生冷、飲食過飽也是溼氣產生的重要因素。俗話說“病從口入”,飲食節制對於預防溼氣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管住嘴,可以有效避免體內溼氣過重。

溼氣還容易導致肥胖,現代人的飲食結構很容易導致溼氣過重,而嚴重的溼氣甚至會影響到女子的月經,導致閉經或者不孕。清朝的名醫傅青主在《傅青主女科》中曾說:“婦人有身體肥胖,痰涎甚多,不能受孕者,人以為氣虛之故,誰知是溼盛之故乎”,“溼盛者多肥胖,氣虛者多痰涎,外似健壯而內實虛損也”。

痰飲

痰,常常與飲並稱,兩者都屬於液態,性質相似,故合稱痰飲,唯一的不同在於,一般認為痰比飲更為稠濁。

《諸病源候論》中認為,痰飲者,由氣脈閉塞,津液不通,水飲氣停在胸府而成痰。與溼氣最大的區別在於,痰飲由於質地為液態,可以完全阻斷經絡或者臟腑氣機的流通,導致發生日久難愈的頑疾或者突然間發生急危重症。

痰飲“隨氣升降,無處不到”,其性變動不居,因而致病廣泛,其發病形式常隨部位不同而變化不定,如果痰飲居於心胸之間,會阻礙肺氣的運轉,使清氣不能上升於頭面,導致眩暈、胸脅脹滿等症狀。比如《金匱要略》中曾說:“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苓桂術甘湯主之”。

若痰飲產生於腸道之中,除了影響下焦氣機與上中焦氣機的交換,還會影響人的消化吸收功能,導致人食慾不振、消瘦乏力、腹脹便溏、腹部有震水音、口舌乾燥等症狀。現代人飲食不慎,喜食冰冷,常常導致痰飲內生。最常見的一般發生於脾胃之中,臨床上看見很多病人食後反胃反酸,或者嘔吐清水痰涎,其實都是由於體內存在痰飲的緣故,而脾胃中痰飲的產生,大多都與過度飲食寒涼或水果類有密切關係。

古人早就注意到了這個現象,比如孫思邈在《千金翼方》裡面說“凡痰飲盛,吐水無時節,其源為冷飲過度,遂令痼冷,脾胃氣羸,不能消於飲食,食飲入胃皆變成冷水......”,因此,節制飲食,以溫熱食物為主,是預防痰飲內生的重要原則。對於此種寒痰冷痰,對付他們需要以熱制寒,正如醫聖張仲景所說:“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合之”,但痰若與熱合,受熱煎熬成為熱痰、老痰,則治療就需要清熱化痰的藥物,比如浙貝、川貝、瓜蔞皮、海蛤殼、海浮石、青礞石之類。

若有寒痰堵塞心脈,導致心血堵塞,病人常會發生胸痛胸悶的情況,嚴重者甚至痛至昏迷或導致死亡,這種情況現代醫學稱為“心絞痛”和“心肌梗塞”,中醫學對於預防和治療此種疾病貢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現代我們常使用速效救心丸,蘇合香丸、冠心蘇合丸等中成藥來預防和治療此類疾病。痰飲堵塞心臟之孔竅,常常使人發生神志不清類的疾病,其人哭笑不時、胡言亂語,或喃喃自語、痴呆愚笨,老百姓所說的“痰迷心竅”便是指的此類疾病,現代醫學中的精神分裂症、抑鬱症等情志疾病,用中醫從痰論治的辦法,往往能得到很好的療效。

若痰隨肝氣猝升,堵塞經絡臟腑,常會導致病人發生中風,中醫把這種痰稱為“風痰”,風痰阻絡者,常常猝然而發、眩暈仆地、口眼歪斜、語言謇澀不利、一側肢體癱瘓,現代醫學認為這是“腦出血”或“腦梗死”造成的疾病。

名醫朱丹溪是治療痰飲病的高手,他認為,凡人身上中下有塊者多是痰,現代中醫對於各種腫瘤的治療中,多使用化痰軟堅散結的藥物,正是源自於朱丹溪的這一觀點。總之,痰溼的致病範圍非常廣泛,文中所列舉的,僅是痰溼大致的致病類型,中醫認為“怪病多痰”,很多疑難雜症,難以定名的,往往用化痰祛溼的辦法,就會出現神奇的效果。痰溼很多時候由於飲食不慎、脾胃受損所引起,因此,預防痰溼,不妨先從節制飲食做起。

黃少華,浙江中醫藥大學中醫學碩士,主治中醫師,於杭州中醫坐診從業近十年,現從業於浙江中醫藥大學中醫門診部及北京同仁堂杭州中醫門診部。診餘精心研讀《傷寒論》《金匱要略》《黃帝內經》等中醫著作,用藥力求精準,反對濫開大方貴方,主張針藥並用,按脈處方,曾於中華中醫藥學刊、浙江中醫學報發表學術論文數篇。擅長治療各種婦科、月經疾病及皮膚病,對於各種內科雜病及體質調理有獨特療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