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紅女郎早看過,至今才懂“結婚狂”

粉紅女郎早看過,至今才懂“結婚狂”

前兩天,我去滄州參加了好友的婚禮。

好友是個很坦率、很真誠的女孩兒,也是我在北京的第一個朋友,。

婚禮儀式上,主持人問,“美麗的新娘,請問你是否願意......”

好友不假思索地用高出平日三四倍的聲音答,“我願意!”

剎那間,在場一片歡呼和掌聲。

在她回答的那一刻,我看到不是這個女孩兒本身的性格豪爽,而是那種遇到了對的人,決心要與對方相伴一生的堅定。

婚禮很簡單,卻一直都是熱熱鬧鬧的,直到新娘從主持人手中接過話筒發表感言,畫風才由喜樂變為“煽情”。

好友開口的第一句話,不是客套地感謝來賓,而是側身看向她的父母,大聲且認真地說,“我首先要感謝我的爸媽!感謝你們這二十多年來對我的養育之恩!今天我出嫁了,但是我想說,雖然我遠嫁了,但我一定會經常回去看你們......請你們一定放心......”

話說到一半,她淚流不止,話音也由顫抖至無法言語。

臺下的我,也瞬間飆淚了。

好友是邯鄲人,她和另一半都在北京工作,房子買在了天津。

邯鄲、滄州、天津、北京,看起來都不算遠。

但,並不是交通方便,距離的意義就不復存在了。

多數父母對子女選擇婚姻伴侶的期望都是,“找個近近的,彼此知根知底,往後也方便!”

交通很便利、網絡通訊很發達,但依舊有絕大多數遠嫁之人一年最多回一兩次家,甚至兩年難回一次家。

一個女孩兒拋開所有條件遠離故土親人,這代價真的不小!

而讓她做出這樣決定的,無非是:我很愛他!

參加完婚禮,一個人靜下來,我重蹈覆轍地陷入沉思。

算上這次,是我第四次當伴娘......

“自由和落寞之間怎麼換算,我獨自看著天空找不到答案......我想我會一直孤單,這樣孤單一輩子!”

劉若英的《一輩子的孤單》忽然迴響在耳邊。

繼而,想到了這首歌的影視劇《粉紅女郎》。

粉紅女郎早看過,至今才懂“結婚狂”

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粉紅女郎》熱播,那時候不懂愛情,只是看個熱鬧。

萬人迷、結婚狂、男人婆、哈妹,四個性格迥異的女孩兒,每天都在上演好戲。

陳好飾演的“萬人迷”和劉若英飾演的“結婚狂”,形成了鮮明對比。

“萬人迷”風情萬種,一開口就是金句,一心想嫁個又帥又有品的有錢人,甩了一個又一個臭男人,戀愛寶典始終在續寫狀態。

劇中,萬人迷說過一句話,“優秀的女人,從來不需要男人,但身邊也從來不缺男人!”

再看看“結婚狂”!

結婚狂不是長得有多醜,只是土裡土氣加傻里傻氣,除了同住一起的那三個死黨,其餘的女人們都把她當笑柄,男人們更是少有正眼瞧過她的。

結婚狂出場就是在結婚,新郎大寶卻在結婚當天逃跑了。

後來的結婚狂,先後遇見了她認為會是真命天子的男人:只會玩羅曼蒂克的“羅密歐”、紳士風度卻無關愛情的日本警察“江口”、假裝回頭卻只是再次欺騙利用的逃婚渣男“大寶”、把眼前人錯認為是心上人的夢中情人“白玉堂。

每一個人出現,結婚狂都恨不能傾其所有地去愛對方,帶著些卑微和討好,只要對方高興!

她的自愈能力很強,被甩一次又一次,但也只是玩笑般地說上一句“我失戀了”,往後,還如不曾愛過以及不曾被傷過那樣。

粉紅女郎早看過,至今才懂“結婚狂”

結婚狂做夢都想結婚,擇偶標準就是我們玩笑中的:男的!活的!

她也是見一個愛一個,不同的是,每一個她都真心。

尋常的戀人是,先有愛情感,再有戀愛。

結婚狂卻是,在戀愛裡通過付出而尋找愛情。

她遇到一個又一個渣男和騙子,她自己本身也並不是真的不知道,只是不肯承認。

她想賭一把,用自己的真心去交換一個“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的大歡喜!

因為沒有被人好好愛過,所以分不清什麼是愛,什麼是不愛。

而作為她自己,帶著些樂觀卻沉沉自卑感的女人,好似自己唯一能得到愛情的資本就是先努力去愛別人!

那時候看結婚狂,只看到她的搞笑:兩個長長的牙齒、搖頭晃腦的傻笑、毫無美感的打扮、洋相百出的行為。

偶有一個認真的畫面,就是印象裡那個明明不開心卻還努力微笑的樣子,心底的落寞有九分,表現出的不在意是十分。

現在再去看這個人物,“結婚狂”,是以最喜的角兒,演最悲的劇。

“萬人迷”風情,卻始終知道自己要什麼。

“男人婆”冷淡,卻牢牢守住自我的真心。

“哈妹”天真,不過問情是何物。

只有結婚狂,在愛情的道路上明明還沒有學會站,卻滾了一圈又一圈,滾完了一場馬拉松。

走不進愛情的人,又如何走進婚姻呢?

無名指的那個戒指、民政局的那個紅本本、婚禮上的那句我願意,都是婚姻的形式,而最好,也是愛情的印記!

聽身邊好多人說,

“結了婚,各種雞毛蒜皮的事兒都出來了!和誰結婚都一樣!”

“現在你覺得要找一個情投意合的,再過幾年等你快三十了,你就不這麼想了!”

“這年頭兒說‘愛情’虛了點兒,條件合適就行了!”

大概是,愛情裡沒吃到葡萄的人,總覺得葡萄是甜的!

我也一直相信著我的相信!

婚姻,不是純粹的搭夥過日子,卻有搭夥過日子的默契;不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卻有一日三餐的煙火氣;不是沒有雞毛蒜皮,卻有彼此共同收拾殘局的意向;不是沒有磕磕絆絆,卻有互相包容體諒的情意......

身邊人說,“別總一個人單著,該談就談個,不合適了到時候再分!”

一個人什麼時候談戀愛最合適——有獨立人格的時候!

你有獨立的能力,也有獨立的空間,不是找一根救命稻草,不是在寂寞的荒原裡找綠洲,只是遇到一個人,你自己很好,也能夠很好地去愛對方!

用兩個人的狂歡來拯救一個人的孤單,無異於以毒攻毒,或許可以冒險一試,但終究不是長遠之道。

在遇見愛情之前,首先需要不斷邂逅一個獨立的自我!

而我,還在路上......

——枕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