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部分人都讀過《三國演義》這部小說,在三國演義中出場的武將眾多,但我認為如果要評一個最完美武將的話,就非趙雲莫屬了。在三國演義中,趙雲武功高強、智勇雙全,對劉備忠心耿耿,而且膽大心細,屢屢負責保護重要人物。長坂坡一戰,趙雲一人在曹軍中殺了個七進七出,救出甘夫人和幼主阿斗,立下大功。在蜀魏漢中爭奪戰中,趙雲又布疑兵陣嚇退曹操,被劉備贊為“一身是膽”。在蜀國的武將當中,趙雲的資歷僅次於關羽、張飛。而關羽雖然出色,卻過於驕傲;張飛勇猛,卻脾氣暴躁。相比較之下,趙雲不僅智勇足匹關、張,而且為人正直、謙虛謹慎,並且屢屢表現出長遠的政治眼光。劉備稱漢中王后,封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為“五虎大將”,趙雲排名第三,還在馬超、黃忠之前。而且,在民間傳說和各種戲曲當中,趙雲往往是以“白袍小將”的身份出現,是典型的“偶像派”,這也為趙雲贏得了更多的“粉絲”。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趙雲早年跟隨公孫瓚,當時袁紹的勢力強大,河北豪強大多去投奔袁紹。趙雲帶著部從來投奔公孫瓚,倒讓公孫瓚感到意外,他問趙雲:“聽說你們冀州的人大多去投奔袁紹了,怎麼你就來投奔我呢?”趙雲義正詞嚴地回答:“如今天下紛亂,百姓有倒懸之厄。我們大家都認為,我們應該追隨行仁政的名主,而並非有意忽視袁紹,也不是更重視將軍您。”此後,趙雲就跟隨公孫瓚東征西討。一直到公孫瓚被袁紹擊敗,引火自焚後,才加入了劉備的陣營。
從此以後,趙雲為劉備出生入死,屢立大功。其中長坂坡一戰,無疑是趙雲對劉備集團最大的貢獻。公元208年,曹操大軍南下攻打荊州,劉琮不戰而降,劉備無奈之下只好捨棄新野,前往樊城暫避。途中劉備的家眷又失散在亂軍之中。趙雲不顧自己人單勢孤,單人匹馬闖進曹軍陣中,搜尋劉備的兩位夫人和幼主阿斗。經過一番苦戰,趙雲終於把甘夫人和阿斗救了出來。此後,無論是劉備還是諸葛亮,都喜歡讓趙雲擔任保衛工作。諸葛亮出使東吳,安排趙雲在“借東風”之後來接;劉備到東吳招親,也是安排趙雲隨行護衛;劉備把孫權的妹妹娶回來後,東吳方面設計讓孫夫人帶著阿斗回孃家探親,想以阿斗來要挾劉備,又是趙雲在關鍵時刻截下了阿斗。
在漢中爭奪戰中,一次劉備命令黃忠和趙雲一起去搶奪曹軍糧草。黃、趙兩位將軍商定,黃忠前去劫營,趙雲接應。可是黃忠不慎身陷敵陣,無法突圍。這個時候趙雲又拿出長坂坡之勇,率軍闖入重圍,左衝右突,殺散曹軍,把黃忠救了出來,退回自己的營寨。曹軍尾隨而至,敵眾我寡、難以抵擋,有人建議趙雲緊閉營門、組織防禦。趙雲卻反其道而行之,讓營門大開,偃旗息鼓,並在營門前的壕溝裡埋伏下弓弩手。曹軍趕到,只見趙雲單槍匹馬立於營門前,臉上毫無懼色,就懷疑這是誘敵之計。曹操趕到,催促士兵攻擊。曹軍攻到營前,見趙雲巋然不動,就退了回去。這時趙雲命令壕溝中的弓弩手萬箭齊發,營中喊聲大振、鼓角齊鳴。其時天色已經昏暗,曹軍不知有多少蜀兵,只得扭頭逃走。在漢水河邊,曹軍自相踐踏,死傷無數。第二天,劉備來到趙雲軍營,詢問破敵經過,不禁讚歎趙雲:“子龍一身都是膽啊。”
蜀漢政權建立以後,趙雲依然深得劉備、諸葛亮信任。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讓趙雲、鄧芝率疑兵出斜谷,迷惑魏軍。在蜀軍敗退之後,各部編制混亂、兵將失散。只有趙雲這支部隊,由於主將親自斷後,使得行伍整齊,沒有潰散,而且還保住了不少輜重。
可以說,小說中的趙雲,是一個幾乎沒有缺點的人物。趙雲無論執行什麼任務,都能完成的很好,從沒讓領導失望過。在劉備陣營中,論能力、地位,趙雲是僅次於關、張的大將,也是諸葛亮最為倚重的一位將軍。尤其可貴的是,趙雲也是五虎大將中活得最久、為蜀漢政權效力時間最長的一個,民間傳說他壽高七十六歲,在武將當中也是頗為特別。趙雲一生征戰無數,卻從無敗績,人稱“常勝將軍”。
趙雲的文學形象,已經深入人心了,可是歷史上的趙雲,似乎並不是那麼耀眼。
“五虎大將”,其實是一個由史書中來,卻被民間加以發揮的說法。《三國志》中,把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一起列在一個傳記當中,後人遂有五虎之稱。事實上,劉備自立為漢中王后,就封了四員大將,分別是前將軍關羽、左將軍馬超、右將軍張飛、後將軍黃忠。此時趙雲的官職只是翊軍將軍,屬於雜號將軍的一種,地位不高,遠遠比不了另外四人。劉備死後,趙雲升任鎮東將軍、鎮南將軍,才真正算是步入了高級將領的行列,與魏延地位相同。
趙雲追隨劉備的時間很長,雖然比不了關羽、張飛,但是至少也在黃忠、馬超之前。論起趙雲的功勞,也不算少。蜀漢的歷次重大軍事行動,都有趙雲參加,而且趙雲一生確實是少有敗績。相比之下,趙雲的地位卻與他的功績、資歷很不相稱。這是什麼原因呢?
一、趙雲的功勞雖然不少,但是突出的戰功不多。尤其是與前、後、左、右四將軍對比,趙雲劣勢明顯。關羽是劉備集團地位最高的大將,這點毫無疑問,何況關羽鎮守荊州,是一方大員,自然位列諸將之首;張飛的地位僅次於關羽,又有在漢中大敗張郃的功勞。黃忠在漢中之戰力斬夏侯淵,為劉備奪取漢中立下汗馬功勞;馬超雖然是勢窮投奔劉備的,沒有立下什麼功勞,可是畢竟馬超是涼州軍閥,曾經也是一路諸侯,而且馬超還是劉備集團中由漢朝中央政府冊封的官職最高的人,劉備給朝廷上的自立漢中王的奏表中,馬超是眾臣中第一個署名的,而諸葛亮只能署名在第五位,關羽則在第六位,可見拉攏馬超在政治上的意義重大。比起他們,趙雲只能按部就班地打一些意義不是很大的戰役,所以地位低也是自然的。
二、趙雲在劉備集團中的地位比較孤立。我們可以把劉備集團的政治人物大致分為三個派別:元老功勳派、荊襄派和益州派。元老功勳派是指劉備起兵以來一直追隨他轉戰中原的那部分人,比如關羽、張飛;荊襄派則是劉備在落腳荊州投奔他的當地名士,代表人物就是諸葛亮,除此之外還有馬良、伊籍、黃忠、魏延等人;益州派則是劉備收服益州之後,著意籠絡的當地人才,這部分人是否認可劉備,是蜀漢政權能否穩固的基礎,所以他們雖然對劉備的貢獻最小,但是地位最重要。在這三派當中,趙雲很顯然是屬於第一派:元老功勳派。可是元老功勳派又可以分為兩大支脈,一個是最早跟隨劉備的關羽、張飛,另一個則是劉備在徐州期間招攬的孫乾、糜竺、簡雍等人。趙雲不屬於這兩者中的任何一方。在公孫瓚敗亡之前,趙雲雖然經常在劉備手下做事,但是從身份上來說,他還是公孫瓚的人。史書上,趙雲正式追隨,還是在官渡之戰前,劉備依附於袁紹之時。所以,趙雲在元老功勳派中,是資歷最淺而且勢力最孤單的一個。
在劉備入川之前,趙雲的官職雖略低於關羽、張飛,但是沒有質的差別。因為那個時候劉備集團還屬於進取期,最重視軍功。但是平定益州、劉備稱王之後,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如何平衡各派勢力了。這個時候,基本上算是無門無派的趙雲,就會吃大虧了。
從趙雲的一生履歷中,我們可以看出,這個人非常謹慎,而且與人為善,和各派勢力之間都沒有什麼大矛盾。但是這樣誰也不得罪的人,往往也不會被任何一派認可。在“不怕做錯事,就怕站錯隊”的古代政治環境下,趙雲雖然沒有站錯隊,但前提是哪一隊都沒他的份,這樣他的前途就可想而知了。
趙雲的為人正直,公而忘私。但趙雲的這些優點,也會給他帶來一些負面效果,那就是不得罪人則已,一旦得罪人,就是所有人一塊得罪。比如劉備入川之後,因為戰亂,成都附近出現了不少無主的田宅,劉備打算把這些產業都分賜給有功人員。但是趙雲提出,當年霍去病說過,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現在天下未定,還不是將領們安定的時候。待將來天下太平,我們都可以回到自己的家鄉。我們現在應該把這些田產都還給益州百姓,這樣可以安撫民心,穩定局面。劉備覺得有道理,就聽從了趙雲的建議。
趙雲的這一條建議,雖然有利於劉備集團的長遠發展,但是在現實中,他得罪了除劉備之外的所有人。那些為劉備征戰的將士,因為趙雲的幾句話,本來應該到手的房產土地都沒有了,他們能高興嗎?趙雲這個打擊面極大的建議,無疑會使他更加孤立。綜合這些因素,看來以趙雲的條件,能夠混到和關、張、馬、黃同列一傳,已經是非常不容易了。
史書中的趙雲,固然沒有小說中描寫的那樣完美,可是也確實沒有什麼大的缺點。與沒有缺點相對應的,就是優點也不是很突出。他在蜀漢政權中的地位,遠沒有小說中描寫的那麼高。只是因為《三國志》中有《關張馬黃趙》列傳,才使趙雲成為民間的“五虎上將”之一,並且在排名上也逐漸超過馬超、黃忠,最終躍升至第三位。而民間的趙雲武功高強、智勇雙全的完美形象,是人們對勇敢、正直、忠誠、謹慎、睿智等品質的一種寄託,也是人們對超越現實的完美形象的一種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