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嬌被淘汰出局,你缺的不是舞臺,是公平

李少紅導演組的《快樂家族》贏了趙薇導演組的《手機狂響》,但作為勝出組一員的阿嬌卻輸了。

她分到了10票,最終直接助她離開了《演員請就位》的舞臺。當鏡頭頻頻掃向她的時候,她眼裡的期待和落寞一覽無餘。

阿嬌被淘汰出局,你缺的不是舞臺,是公平

陳凱歌說:“阿嬌,你並不需要這兒的名次。”原來最懂她的還是陳凱歌導演,如果你留下來了,那麼你值得這兒所有的肯定與讚美;但如果你走了,只因你的優秀本就不需要這些名次的證明。

這是最高級的讚美,也是阿嬌等來的一句遲到的“公平”。


01

在李少紅版的《快樂家族》裡,阿嬌的表現確實不夠好,她扮演的是主人公尚萬(周奇飾)的媽媽。

尚萬在一場車禍中失去了記憶,也產生了幻覺,他總是可以看到三個奇怪的人跟隨著自己。其實他們是尚萬逝去的爸爸(明道飾)、媽媽(阿嬌飾)和哥哥(于小彤飾),他們都希望尚萬能幫自己完成一個心願,而這些心願正是尚萬小時候的心願。

阿嬌的戲份和臺詞都很少,能夠發揮的空間也不多,更何況她還有兩個那麼大的“兒子”。而排練期間看到的戲份在成片中也沒有看到,估計是被剪輯掉了。

阿嬌被淘汰出局,你缺的不是舞臺,是公平

演一個不適合自己的角色就像穿一雙不合腳的鞋,怎麼騰挪都不舒服,但阿嬌沒得選。

從阿嬌的表情特寫來看,她已經在極力融入這個角色了,但是肢體語言卻顯得那麼手足無措,整個角色也變得尷尬而無足輕重。

阿嬌被淘汰出局,你缺的不是舞臺,是公平

有網友說“感覺阿嬌這個人物存在感特別低,幾乎是小透明

”。這段表演,把所有的光都給了年輕演員周奇。

周奇的角色一直都是兒子、弟弟,從《請回答1988》到《孔雀》再到《快樂家族》,他扮演的兒子無可挑剔,更別說他的成名作——《小歡喜》裡的方一凡了。

楊迪說周奇不用刻意去演孩子,他本身就很孩子。李少紅導演確實是為之計深遠,這幾部戲都成功凸顯了周奇的優勢和主角光環。

阿嬌被淘汰出局,你缺的不是舞臺,是公平

在這個短短的片段裡,周奇有多閃亮耀眼,就顯得阿嬌有多麼暗淡無光。你可以說一個優秀的演員是應該有駕馭不同角色、挑戰不同風格的潛能的,她不該只能演好她適合演的角色,還要能演出千人千面來。

但演員和角色之間是互相成就的,無論他們看起來有多不像,他們之間總該有一種隱秘的兼容性,或許是年齡、外形,或許是性格、神態,又或許是閱歷、風格。

而這些阿嬌都沒有在尚萬媽媽身上找到,她的演技被擱錯了地方,像一顆小小的瑪瑙被嵌在了不起眼的角落。

02

臺詞少、戲份少的小配角,阿嬌不是沒演好過。在2016年上映的《羅曼蒂克消亡史》中,阿嬌就飾演了劇中不起眼的五姨太小五。

在動盪不安、暗流湧動的上世紀20年代的上海,小五流落風塵得黑幫大佬陸先生搭救娶回家中做了姨太太,卻一直備受冷落,但始終忠心不悔。

寥寥的幾句臺詞和出場戲份,卻被阿嬌生生演出了一個悲情女子的情深義重和果決剛烈。


阿嬌被淘汰出局,你缺的不是舞臺,是公平

最後一場戲,只因陸先生的一句交代,小五便濃妝裹裘,以最悽美的姿態舉槍復仇、以命相博、毅然決然。

阿嬌的小五雖不至驚豔,卻是妥帖的、獨一份的,不動聲色卻萬般曲折,不多一言,卻收放自如。

同樣地,還有節目中陳凱歌導演的一段《盲人》片段,取材於電影《推拿》的一部分,阿嬌扮演盲人都紅,和牛駿峰扮演的盲人小馬相依相伴。

當都紅有能力做手術復明的時候,為了和小馬共同進退,她心甘情願放棄這個機會。

阿嬌被淘汰出局,你缺的不是舞臺,是公平

這段表演,最難的地方在於無法進行眼神交流,失去了視覺的感知,舉止和表情既要符合盲人的狀態,又要表達出人物內心的遺憾、滿足和憧憬。所以在導戲的時候,陳凱歌導演說:“你是心靈在交換。”

阿嬌被淘汰出局,你缺的不是舞臺,是公平

阿嬌找到了那種感覺,在虛虛實實中感受人物內心的慌亂與踏實。站在小馬身邊,她安靜美麗、柔弱堅定,對所愛之人滿含深情。

阿嬌被淘汰出局,你缺的不是舞臺,是公平

陳凱歌導演總能看到阿嬌的長處,並且知道如何指導她更好地發揮。

在某一刻,你會覺得阿嬌就是劇裡的那個角色,不太重要,不太出彩,卻總是牢牢地抓住那僅剩的一點點機會,不怨不怒,不氣不餒,竭盡全力,綻放出極致的美。


03

在節目中,阿嬌表演的第一個片段,就是陳凱歌導演的《阮玲玉》,可以說這部劇是為阿嬌量身定做的。

作為中國影史上鼎鼎有名的一代影后,阮玲玉卻在感情上屢屢遇人不淑,身處浮華圈,受到輿論攻擊的壓力,不得不選擇自殺,自此一代影后香消玉殞。

同樣,經歷過2008年的風波後,原本處於事業巔峰期的阿嬌瞬間折戟谷底,飽受世俗偏見、傳統文化壓迫和輿論攻擊,從此進入冰封期。

她說:“我完全能感受她那個時候不能面對輿論壓力,在我最困難的時候,人生最低谷的時候,也是沒有辦法去面對很多的人,人言可畏。”

她演的是阮玲玉,但更像是在演她自己,一出場,便驚豔了四方。一回眸一凝神,一轉身一抬頭,都飽含著深意。

阿嬌被淘汰出局,你缺的不是舞臺,是公平

當預知的死亡迫近,儘管內心裡已是風起雲湧,有不甘和渴求,也有逃避和絕望,但都隱於神色變換之中,又不失極力剋制的悲劇美。

陳凱歌這樣評價:

我覺得阿嬌的表演,最好的地方,全在眼神的微妙,她接受或者不接受,面對或者決定不面對,都是通過眼睛來表達的。

藉由這個角色,或許阿嬌可以坦坦蕩蕩地為自己說一句話,哪怕只是一場無聲的自白。這十年間,她失去的是無數個這樣的舞臺和角色,連同一起失去的也是那份難得的自信。

她說自己從小到大都沒什麼自信,演戲才讓她找回那份自信。人情冷暖、歲月滄桑並沒有磨滅掉她的那一份堅守,沉澱下來的是不斷打磨的演技。

阿嬌被淘汰出局,你缺的不是舞臺,是公平

被世俗傷害過,卻依然能一笑泯過往,被忽視的那些歲月,在她的世界裡從未因此而失去它們該有的分量和價值,重新站上這個舞臺的,是“入行十八年、戲齡十八年”的演員鍾欣潼。

正如陳凱歌導演所說,阿嬌不需要這個舞臺,因為她已經是一個非常成功且非常好的演員。

但是她來了,有勇氣去面對自己。她缺的不是舞臺,而是一個公平。然而這世間很多事情又哪有什麼公平可言呢?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