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聽了那麼多道理,你卻依舊買不到房子?

經常會遇到這樣一種現象——很多買房的朋友嚷嚷著買房好多年,也看過很多的房子,結果一直沒有下手,每次看完房子,不是這套感覺不行,就是感覺那套缺點什麼,終於看到個還不錯的,沒有房源了。自己從房產小白變成了行家,遇到其他購房者還能給出許多購房建議,自己卻依舊買不到好房子。

為什麼聽了那麼多道理,你卻依舊買不到房子?

網絡圖

面對這樣的剛需買房的朋友,我想說懂得取捨很重要!我們聽到的買房建議就像是理論知識,只有和實踐(買房)相結合,才能買到屬於自己的好房子。

今天,我們就來針對剛需買房的朋友,重新梳理了下買房理論和實踐之間要取捨的地方,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 01 買房,地段,地段,還是地段?

李嘉誠先生曾道:決定房地產價值的因素,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還是地段。被無數房地產界的人奉為金科玉律。

然而對於剛需購房者來說,地段固然重要,但是你的工作和習慣生活區域在哪才更重要。


為什麼聽了那麼多道理,你卻依舊買不到房子?

網絡圖

比如說,一個長期在東寶工作的人,你不可能告訴他現在掇刀發展很好,他應該去那裡買房。雖然,荊門這座城市並沒有多大,但是從實際出發,如果選擇與工作區域較遠的區域買房,想想每天上下班面臨的各種堵車實在讓人頭疼,長期下來,花費的時間成本挺大的。

所以,買房子,沒必要滿城區的去找,找到你工作或者生活的區域附近的板塊就可以了,然後在這裡找到你能買得起的房子,再進行下一步的篩選。

買房,沒有絕對的好地段,只有相對的好地段。


- 02 -交通、醫療、商業、教育,沒有缺一不可,但至少要佔一樣。

房子周邊區域配套如何,這是非常現實的問題。我們總是希望買房的時候,交通、醫療、商業、教育等缺一不可,但是這些房子都有大部分人錢包無法承受的價格。

所以,對於剛需買房的朋友而言,我們在選房的時候,只能根據自己錢包的能力,以及自己的需求做取捨。比如,如果家裡的孩子已經讀完中學,而家中還有老人,這個時候,醫療的選擇可能就比較重要。又或者家裡還沒有小孩,父母又不同住,那選擇一個比較好的小學學區就比較重要。如果資金緊張,對於配套要求不高,那選擇一個價格合適,戶型好一點的就比較重要。

為什麼聽了那麼多道理,你卻依舊買不到房子?

網絡圖片

就拿現在荊門掇刀區為例,十年前的掇刀區各方面配套設施可謂是相當匱乏,完全不在購房者的考慮之列,現如今,隨著發展,交通、教育、醫療、商業……各種配套都在不斷完善,很多當初看完沒買的人都後悔了。兜兜轉轉再來看,價格與之前不可同日而語了。


為什麼聽了那麼多道理,你卻依舊買不到房子?

掇刀區實景圖

所以在有限資金下,還是要根據自己的需求,排列輕重緩急,然後做取捨,先滿足當前或者近階段的需要。

一般情況下,只要入住率有所提升,商業配套都會後續跟上,所以,商業的配套大可不必急於一時。而交通,甚至要排在商業的前面,只要有交通,就有人氣,有人氣,就會有商業,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 03 -對於房子的痛點,不要過於吹毛求疵!

每個房子都有痛點。如果只是看看,相信大部分房子都會被人喜歡。但你只要是要付錢的心理去看,就會找到很多的痛點。但是,不要過分的吹毛求疵,只要不會影響到你生活。

比如,有的購房者,在看完一個樓盤的房之後,大方向上都非常滿意,比如區位、交通、物業、小區環境等都很好,結果聽到朋友分析戶型有點不太好,於是猶猶豫豫,結果在猶豫之間,房子就賣完了。


- 04 -一套房子能夠達到70分,就可以下手了。

任何一套房子,都沒有十全十美的,如果按照區域、配套、交通、品牌、小區物業、環境、戶型等綜合評分下來。

萬科的王石曾經說過,房子只要超過70分,就可以下手買。

價格與配套是相匹配的!

如果一套房子,各項配套資源都是完美的,那麼貴,就是它唯一的缺點。

如果你準備買房,那麼你就要不停地去看房,除了幫助你理論落地之外,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從幻想落地現實。

那些選不到房的根本原因就是:想要的太多,而錢太少。

最重要的是根據自己的需求,學會取捨!


- 05 -最後的最後,我再囉嗦一句。

此文,針對剛需給到買房的建議。對於這群人,房子未來漲跌,其實都沒有太大關係,所以,用平常心看待,不要過於斤斤計較,往往計較之間,會揀了芝麻丟了西瓜。只要承受能力範圍之內,自己需求之間,看好,就買吧!


點擊瞭解最新房產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